史威登堡神学著作
10121.出埃及记29:36-46.每天要献一只赎罪的小公牛为挽回祭。你在坛上作挽回祭的时候,要在坛上从罪中清洁;且要用膏抹坛,使坛分别成圣。要在坛上作挽回祭七天,使它分别成圣,坛就成为至圣。凡触着坛的都成为圣。这就是你每天所要献在坛上的:每天两只一岁的羔羊,不断地献上。早晨要献这一只羔羊,傍晚之间要献那一只羔羊。和第一只羔羊同献的,要用细面一伊法的十分之一,调和捣成的油一欣四分之一,又用四分之一欣酒作为奠祭。傍晚之间你要献第二只羔羊;要照着早晨的素祭和同献的奠祭办理,作为安息的气味,就是献给耶和华的火祭。这要在耶和华面前,帐幕门口,作你们世世代代常献的燔祭。我要在那里与你们相会,在那里和你们说话。我要在那里与以色列人相会,它就要因我的荣耀成为圣。我要使会幕和坛分别为圣,也要使亚伦和他的儿子分别为圣,给我供祭司的职分。我要住在以色列人中间,作他们的神。他们必知道我是耶和华他们的神,是将他们从埃及地领出来的,为要住在他们中间。我是耶和华他们的神。
“每天要献一只赎罪的小公牛为挽回祭”表通过来自主的纯真之良善对属世人中的邪恶和衍生虚假的不断移走。“你要在坛上从罪中清洁”表在天堂和教会中,从邪恶中洁净。“在坛上作挽回祭的时候”表由此产生的接受来自主的良善的能力。“且要用膏抹坛”表祝圣以代表来自存在于天堂和教会中的主的爱之神性良善。“使坛分别成圣”表因而那里的主。“要在坛上作挽回祭七天”表进入天堂和教会的流注的完整性。“使它分别成圣”表为了接受主。“坛就成为至圣”表属天国度,就是主在爱之良善中同在的地方。“凡触着坛的都成为圣”表凡接受主之神性的人。“这就是你每天所要献在坛上的”表在天堂和教会中,总体上涉及对主的接受之物。”每天两只一岁的羔羊”表在每个状态下的纯真之良善。“不断地献上”表在一切神性敬拜里面。“早晨要献这一只羔羊”表在内在人中爱和随之而来的光之状态下,通过来自主的纯真之良善移走邪恶。“傍晚之间要献那一只羔羊”表在外在人中光和爱的状态下对邪恶的一种类似移走。“要用细面一伊法的十分之一,调和捣成的油一欣四分之一”表源于属天良善的属灵良善,量足够结合所需。“又用四分之一欣酒作为奠祭”表属灵真理,量足够结合所需。“和第一只羔羊同献的”表内在人中的这良善和真理。“傍晚之间你要献第二只羔羊”表在外在人中爱和随之而来的光之状态下,通过来自主的纯真之良善而对邪恶的移走。“要照着早晨的素祭和同献的奠祭办理”表源于属天良善的属灵良善及其真理,量足够结合所需。“作为安息的气味”表对平安的感知。“就是献给耶和华的火祭”表源于主的神性之爱。“作常献的燔祭”表总体上的一切神性敬拜。“你们世世代代”表教会里的永恒之物。“帐幕门口”表良善与真理的结合。“这要在耶和华面前”表来自主。“我要在那里与你们相会,在那里和你们说话”表祂的同在和流注。“我要在那里与以色列人相会”表主在教会里的同在。“它就要因我的荣耀成为圣”表对来自主的神性真理的接受。“我要使会幕分别为圣”表在低层天堂对主的接受。“和坛”表在高层天堂对来自主的神性的接受。“也要使亚伦和他的儿子分别为圣,给我供祭司的职分”表就拯救的工作而言,在这两层天堂中的主的一个代表。“我要住在以色列人中间”表在天堂和教会中,主的同在,以及祂经由良善而来的流注。“作他们的神”表在教会里主的同在,以及祂进入真理的流注。“他们必知道我是耶和华他们的神”表对主是一切良善和一切真理的源头的觉察,或说对一切良善和一切真理皆来自主的觉察。“是将他们从埃及地领出来的”表被主从地狱中拯救出来。“为要住在他们中间”表主的神性,这神性是天堂和教会全部中的全部。“我是耶和华他们的神”表一切爱之良善和信之真理的源头。
4211.“叫自己的弟兄来吃饭”表(邀请)将出自主的神性属世层的良善变成他们自己的。这从“弟兄”、“吃”和“饭”的含义清楚可知:“弟兄”是指那些现即将凭约,也就是凭友谊联结的人,在内义上是指那些处于良善与真理的人,因为这种人被称为“兄弟或弟兄”(参看367, 2360, 3303, 3459, 3803, 3815, 4121, 4191节);“吃”是指变成自己的(3168, 3513e, 3832节),因为在古人当中,聚餐和筵席表示通过爱和仁变成自己的,并结合起来(3596节);“饭或饼”(bread)是指爱之良善(276, 680, 1798, 3478, 3735节),在至高意义上是指主(2165, 2177, 3478, 3813节)。“饭或饼”因在至高意义上表示主,故表示出自祂的一切神圣事物,也就是一切良善与真理。由于除了爱与仁之良善外,本为良善的其它良善并不存在,故“饭或饼”表示爱与仁。古代的祭物并不表示其它事物,因此它们用一个单词“饼”(bread,或译饭)来称呼(2165节)。他们也吃一些祭肉,这是为了能代表天上的筵席,也就是藉由爱与仁所流出的良善的结合。这就是现在的圣餐所表示的,因为圣餐取代了祭物和祭物的筵席。圣餐是教会含有内在在里面的外在,并通过这内在将处于爱和仁的人与天堂,然后通过天堂与主联结起来。因为在圣餐中,“吃”也表示变成人自己的,“饼”是指属天之爱,“酒”是指属灵之爱,以至于当人在神圣状态下吃圣餐时,在天上觉察不到别的。
之所以用“将出自主的神性属世层的良善变成他们自己的”这样的说法,是因为所论述的主题是外邦人当中的良善,而拉班现在就代表这种良善(4189节)。人与主的结合并非与祂的至高神性本身的结合,而是与祂的神性人身的结合;因为人根本无法对主的至高神性形成任何概念,这至高神性远远超出他的想象,以至于完全消失、化归乌有。但他能对祂的神性人身形成某种概念。因为人皆通过思维和情感与他对其有某种概念的人结合,却无法与他没有任何概念的人结合。人若在思想主的人身时,拥有圣洁在他的观念中,也会想到出于主并充满天堂的圣洁,同时想到天堂;因为天堂整体上对应于一个完整的人,这种对应关系来源于主(684, 1276, 2996, 2998, 3624-3649节)。这解释了为何与主的至高神性结合是不可能的,只能与祂的神性人身结合,通过这神性人身与祂的至高神性结合。因此,约翰福音中有这样的话:除了独生子,从来没有人看见神(约翰福音1:18);若非藉着祂,没有人能到父那里去;因此祂又被称为中保。这一切的真相从以下事实清楚可知:在教会,凡声称信一位至高无上的存在,却又无视主的,都是那些根本什么都不信,甚至不信天堂或地狱的存在,并拜自然界的人。而且,这种人若愿意通过经历被教导,就会发现恶人,甚至最坏的人都会宣称这种信仰。
人对主的神性人身的想法各不相同,这个人的想法不同于另一个人的,或这个人的想法比另一个人的更神圣。教会之内的人能想到祂人身是神性,并且照主自己所说的,祂与父为一,父在祂里面,祂在父里面。但教会之外的人想不到这一切,既因为他们对主一无所知,还因为他们除了通过他们亲眼所看到的形像,和亲手所摸到的偶像外,对神性没有任何概念。然而,主仍通过他们出于仁爱所行的良善,以及他们对祂的粗俗观念中的顺从而与他们结合。这就是为何此处说这种人“将出自主的神性属世层的良善变成他们自己的”。因为主与人的结合取决于他的思维和随之情感的状态。那些拥有对主的最神圣的观念,同时拥有对良善与真理的纯正知识和情感的人(如那些在教会之内的人就能拥有)就与主的神性理性层结合。而那些对祂没有神圣观念,也没有这种内在观念和情感,但仍处于仁之良善的人,与主的神性属世层结合。那些圣洁还要粗糙的人则与主的神性感官层结合。这最后一种结合就是“铜蛇”所代表的;凡被蛇咬的,一望这铜蛇就好了(民数记 21:9)。这就是外邦人当中那些虽拜偶像,但仍照着自己的宗教信仰过着仁爱生活的人所拥有的那种结合。综上所述,明显可知“叫自己的弟兄来吃饭”所表示的“将出自主的神性属世层的良善变成他们自己的”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