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威登堡神学著作
10178.“要用皂荚木来造”表出于系神性的爱。这从“皂荚木”的含义清楚可知,“皂荚木”是指唯独属于主的功德和公义的良善(参看9472, 9486, 9715节)。它之所以也表示爱,是因为主在世时,出于神性之爱与所有地狱争战,并征服它们,由此拯救人类,因此唯独祂获得功德,并变成公义(9486, 9715, 9809, 10019, 10152节);所以主的功德之良善是祂的神性之爱。“皂荚木”之所以如此深远、重大的意义,是因为存在于地上的三个国度,即动物界、植物界和矿物界中的一切事物都用来表示属灵和属天的事物,或它们的对立面;因为整个自然界是代表主国度的一个舞台(参看9280节提到的地方);“木”一般表示爱之良善,尤表功德的良善(2784, 2812, 3720, 4943, 8354, 8740节)。正因如此,就至高意义而言,“木”表示神性良善;因为在内义上表示诸如属于教会和天堂的那类事物的一切事物,在至高意义上都表示神性事物。
3078.“她是亚伯拉罕的兄弟拿鹤妻子密迦的儿子彼土利所生的”表示该情感的整个起源,这从“彼土利”、“密迦和拿鹤”,以及“亚伯拉罕”的代表清楚可知。至于他们每个人都具体代表什么,这是无法阐述和解释明白的,原因在于:主对真理的最初情感的确追溯到祂在属世人里面所获得的神性事物(3019节);但祂的属世人仍拥有母亲的遗传元素,这些元素无法在一瞬间被分离出去,这也是祂情感的一个源头。这情感在其起源上的性质在内义上以“利百加是亚伯拉罕的兄弟拿鹤妻子密迦的儿子彼土利所生的”这句话来描述。
每一种情感尽管看上去很简单,就是一个简单实体;然而,它却包含如此数不胜数,以至于无法以任何概念来理解,更无法描述的细节在里面。因为每一种情感都含有一个人从婴孩直到这情感在他里面活跃时的生命阶段所获得的整个生命在里面。事实上,它甚至包含更多,因为它包括他因遗传而从父母、祖父母、曾祖父母那里获得的东西。实际上,情感就是像他那样的整个人。在来世,一个人的情感有时会显现并呈现出他的模样。这种情感会表明他怀有多少对自我的爱和对世界的爱,多少对良善原则的爱,以及他拥有什么样的目的和功用。它会揭示出他有多少对良善和真理的爱,这良善和真理又是何性质,以及它们如何被组织起来,也就是说,它们是紧密结合,是松散结合,还是分离。所以它会表明这良善和真理与天上的秩序有多么一致或不一致。如刚才所述,这一切事物都能通过情感的显现被看到,因为情感就是整个人。这一事实对世人来说似乎难以置信,但却是真的。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