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威登堡神学著作
10276.“要把它们分别为圣,好成为至圣”表以这种方式在代表性教会的敬拜里面的主的流注和同在。这从“分别为圣”和“至圣”的含义清楚可知。“分别为圣”是指代表神性人身方面的主,以及对来自祂的神性良善和神性真理的接受;因为唯独主是神圣的,因而唯独从祂发出的东西是神圣的;由此明显可知,“分别为圣”也表示代表性教会的敬拜里面的主的流注和同在;“分别为圣”表示代表神性人身方面的主(参看9956, 9988, 10069节);也表示对来自主的神性良善和神性真理的接受(8806, 9820, 10128节);唯独主是神圣的,唯独从祂发出的东西是神圣的(9229, 9479, 9680, 9818节);因此,以色列和犹太民族当中的神圣事物以一种代表方式而为神圣的(10149节)。“至圣”是指属天的神性良善(10129节)。
由此明显可知,所有那些被膏抹的事物凭主的神性人身的流注和同在而被称为“至圣”。主以一种直接的途径,并在低层天堂通过属天良善,也就是至内层天堂的良善而以一种间接的途径流入并同在。因此,低层天堂的良善在何等程度上包含属天良善,也就是对主之爱的良善,并它们储存在自己里面,就在何等程度上是真正的良善。这就是为何那些被膏抹的事物被称为“至圣”。关于主的直接和间接流注,可参看9682, 9683节提到的地方。
但为叫人们知道此处是何情形,有必要知道何为代表,何为一个代表性教会。至于它们是什么,这在前面有大量说明(参看9229, 9280, 10030节提到的地方);但由于如今很少有人知道它们是什么,所以让我们进一步说一说这个主题。在至内层天堂,对源于主的良善和真理的情感构成那里的天使的生命和幸福。在最低层天堂,这些情感显现在无数千变万化的外在形式里面;凡他们在那里用眼睛看到的东西都来自这个源头。这些形式是内层事物或更内在事物的代表,这些事物就是对良善和真理的情感,被称为属天和属灵事物。
作为主体存在的善灵感知在这些代表形式里面的天堂的神圣事物,拥有被它们激发的内在感觉。例如,他们看见有无数种类的树木和果实的花园或园子,以及玫瑰园、草坪、庄稼地、房屋、宫殿和许多其它景象。这一切都与对源于主并存在于高层天堂中的良善和真理的情感相对应。代表形式也存在于这些高层天堂中,但它们在完美、愉悦和狂喜方面远远优于在最低层天堂中的这类形式。“眼未曾看见”这类事物的说法就是指这些代表形式;如果给予它们一点描述,这将超越人类的信仰。
由此可见何为代表。建立在以色列民族当中的一切代表与最低层天堂中的代表很相似,只是不那么完美,因为它们存在于自然界。这类形式构成会幕和上面放有脸饼或陈设饼的桌子,灯台和灯台上的灯盏并香坛;还有亚伦和他儿子的衣服,以及后来的圣殿和其中包含上面有施恩座和基路伯的柜子的圣所,铜海、洗濯盆和其它类似物体。
然而,无数更多事物出现在最低层天堂;但这些事物拥有更大的优越性和完美性。主在西乃山上指示给摩西并建立在以色列民族当中的事物就出自该天堂(参看出埃及记25:40; 26:30; 27:8)。不过,摩西看见这些事物不是用肉眼,乃是用灵眼。
代表的性质可从先知所看见的事物进一步看出来,如但以理,写启示录的约翰,以及其他先知。他们所看见的一切事物都隐藏着神性属灵和属天的事物在里面。若没有解释它们的内义,这些异象是无法理解的,谁都能认识到这一点。
由此再次明显可知何为一个代表性教会。这个教会建立在迦南地主要是为了圣言,是为了用具有灵义的代表性形式和物体,因而用诸如存在于这个民族当中,他们的教会和土地上的那类事物来写圣言。因为自上古时代起,迦南地的所有地方,以及那里所有的山、河都代表诸如存在于天堂中的那类事物(参看3686, 4240, 4447, 4454, 5136, 6516节);后来的产业、支派和其它一切事物也是如此。旧约圣言的字义就是由这类事物构成的,以便有一个基础能使得内层事物终止于其中,并立于其上,就像一座建筑立于其地基之上那样(参看9360, 9824, 10044节)。
凡聪明人都能从这一切看出,圣言是最神圣的,它的字义凭它的内义而为神圣;当与内义分离时,它就不是神圣的。因为与内义分离的字义就像与其内在或灵魂分离的一个人的外在或身体;这样的外在或身体就是一个没有生命的雕像,像里面没有任何东西,或没有内在部分的一棵树、一朵花、一个果实或一粒种子的外皮,像没有房子的地基。因此,那些唯独执守圣言字义,没有从圣言为自己获得与其内义一致的教义之人,可能会卷入各种异端。这就是为何这些人将圣言称作异端之书。取自圣言的真正教义必绝对在人们面前放光,并指示他们前进的道路;这些教义是由内义提供的,知晓它们的人就拥有圣言的内义。
由于犹太民族不承认圣言中有什么神圣事物,认为神圣事物只在纯粹的字义中,而他们将字义与内义完全分离,所以他们陷入如此的黑暗,以至于当主降世时,他们并不认识祂。如今这个民族还是那样;所以他们虽生活在基督徒当中,但仍不从圣言承认主。这个民族从一开始就对没有内在事物的外在事物感兴趣(参看9320e, 9380节提到的地方所作的说明)。因此,若非主降世打开圣言的内层事物,通过圣言与天堂的联系就会中断;如果这种联系中断,这个星球上的人类就会灭亡。因为若不靠着天堂的力量,也就是经由天堂而来的主的力量,没有人能思想任何真理或实行任何良善。打开天堂的,正是圣言。
40.有些灵人从天堂被告知,水星灵曾被应许他们会看到主。于是,我周围的灵人就问他们,他们是否记得这应许。他们说,他们的确回想起来了,但他们不知道这应许是不是以不容置疑的方式作出的。就在他们彼此议论这一点的时候,天堂的太阳向他们显现了。只有那些至内在或第三层天堂的人才能看到天堂的太阳,也就是主;其他人只能看到由此而来的光。一看到这太阳,他们说,这不是主神,因为他们没有看见祂的脸。与此同时,灵人继续彼此交谈,但我没有听见他们说的话。这时,太阳忽然又出现了,主就在它中间,被太阳的光环围绕。一看到这一幕,水星灵深深谦卑下来,并沉了下去。这时,主也从那太阳向这个星球的灵人显现,这些灵人为人时,曾在世上看到过祂。他们所有人,一个接一个,因而许多人依次承认,这是主自己;他们当着所有会众的面承认这一点。然后,主还从那太阳出来,向木星灵显现;他们大声宣称,这是主自己;当宇宙之神向他们显现时,他们曾在自己的星球看见过祂。主是天堂的太阳,是那里一切光的源头(AC 1053, 3636, 4060)。主向那些在其属天国度的人如此显现,在那里,对主的爱居于主导地位(AC 1521, 1529-1531, 1837, 4696)。祂出现在右眼层面上方的中等高度处(AC 4321, 7078)。因此,在圣言中,“太阳”表示神性之爱方面的主(AC 2495, 4060, 7083)。灵人和天使看不见尘世太阳,取而代之的是一团黑暗,这黑暗不是在前面,而是在后面,与天堂太阳,也就是主相对立(AC 9755)。
4060.因此,前面(4056节)所引用的那些话表示那时教会在良善,就是在对邻之仁和对主之爱方面的状态。这一点从它们的内义明显可知,内义如下:
“那些日子的灾难一过去”表示教会在信之真理方面的状态,如刚才所述。在圣言中,真理的荒废在各处都被称作“灾难”,“日子”是指状态(参看23, 487, 488, 493, 893, 2788, 3462, 3785节)。由此明显可知,这些话表示,一旦信不复存在,仁也就不存在了。事实上,信通向仁,因为信教导何为仁,仁从信之真理接受其品质。然而,信之真理从仁接受其本质和生命,这一点在前几卷已反复说明。
“日头就变黑了,月亮也不放光”表示对主之爱,就是“日头”;对邻之仁,就是“月亮”。“就变黑了”和“也不放光”表示那爱与仁不会出现,因而会消失。“日头”表示爱的属天种类,“月亮”表示爱的属灵种类;也就是说,“日头”表示对主之爱,“月亮”表示通过信而来的对邻之仁(参看1053, 1529, 1530, 2120, 2441, 2495节)。太阳和月亮之所以具有这样的含义,是因为在来世,主向那些处于对主之爱、被称为属天的人显为一轮太阳,向那些处于对邻之仁、被称为属灵的人显为一轮月亮(参看1053, 1521, 1529-1531, 3636, 3643节)。
天上的太阳和月亮,也就是主从不变黑,也不会失去它们的光,而是永远发光;因而在天上,属天天使所具有的对主之爱不会变黑,属灵天使所具有的对邻之仁也不会失去它的光;地上与这些天使同在的人,也就是那些处于爱与仁的人也不会。然而,那些没有爱与仁,而是陷入自我之爱和尘世之爱,因而陷入仇恨和报复的人就给自己招来这种“变黑”。这就像是这个世界的太阳不断发光,但当有乌云介入时,这太阳就看不见了(2441节)。
“众星要从天上坠落”表示对良善与真理的认知要灭亡。在圣言中,当提及“众星”时,它们没有其它含义(1808, 2849节)。“天势都要震动”表示教会的根基,当这些认知灭亡时,就说这些根基“震动”或“摇撼”。这是因为地上的教会就是天堂的根基;良善与真理从主经由天堂的流注最后终结于教会成员所具有的良善与真理。所以,当教会成员的状态如此败坏,以致他不再允许良善或真理流入他里面时,就说天势要“震动”。正因如此,主一直规定,教会的某种遗迹要存留下来;并且当旧教会灭亡时,一个新教会要再次兴起。
“那时,人子的兆头要显在天上”表示那时神性真理的显现;“兆头”表示显现;“人子”表示神性真理方面的主(参看2803, 2813, 3704节)。门徒们所问的,就是这种显现或“兆头”,当时他们对主说:
请告诉我们,什么时候有这些事?你降临和这世代的终结,有什么预兆呢?(马太福音24:3)
因为他们从圣言知道,当世代要终结时,主就会到来;他们从主自己得知,祂会“再来”,他们将主的“再来”理解为主第二次降世;殊不知每当教会被毁时,主都会到来,但不是以人的形式到来,如祂通过生在世上披上人身并使这人身变成神性时的情形,而是通过祂自己的显现或显明到来,如当祂在幔利向亚伯拉罕显现,在荆棘中向摩西显现,在西乃山向以色列人显现,在约书亚进入迦南地的时候向他显现时的情形;或不是如此显现,而是通过领受启示并由此给出圣言,后来则通过圣言本身显现时的情形。因为主就存在于圣言中;圣言中的一切细节都出自祂,并论及祂,这一点从直到目前的多次说明可以看出来。这后者就是此处“人子的兆头”所表示的显现,也就是本节所论述的主题。
“地上的众支派都要哀哭”表示所有处于爱之良善和信之真理的人都要悲伤。这就是“哀哭”的意思(参看撒迦利亚书12:10-14);“支派”表示良善与真理的一切事物,就是爱与信的一切事物,因而表示那些处于这些事物的人( 参看3858, 3926节)。经上之所以用“地上的支派”这个词,是因为所指的是那些在教会之内的人,“地”是指教会(参看662, 1066, 1067, 1262, 1733, 1850, 2117, 2928, 3355节)。
“他们要看见人子有能力,有大荣耀,驾着天上的云降临”表示那时圣言的内义将被揭示出来,主就存在于内义中。“人子”表示圣言里面的神性真理(2803, 2813, 3704节);“云”表示字义;“能力”论及良善,“荣耀”论及其中的真理。“看见人子驾着天上的云降临”表示这些事(参看18章的序言)。这就是此处所指的主的到来,不是字面上所说的祂要显现在云中。接下来的主题是一个新教会的建立,一旦旧教会被毁坏和抛弃,这种事就会发生。
“祂要差遣祂的使者,用号筒的大声”表示拣选,不是通过可见的天使,更不是通过号筒的大声拣选,而是通过从主经由天使而来的神圣良善与神圣真理的流注拣选;因此,在圣言中,“使者或天使”表示本质上属于主的某种事物(1925, 2821, 3039节);在此表示出于主并涉及主的事物。“号筒”和“大声”表示福音传播,和在圣言别处的一样。
“将祂的选民从四风,从天这边到天那边,都招聚了来”表示一个新教会的建立。“选民”是指那些处于爱与信之良善(3755-3900节);他们要被招聚所来的“四风”是指良善与真理的一切状态(3708节);“从天这边到天那边”表示教会的内在和外在。这些就是主的这些话所表示的事。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