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威登堡神学著作

属天的奥秘 #10438

10438.“祂领他

10438.“祂领他们出去,是要降祸,把他们杀在山中”表那些处于良善的人将被毁灭。这从“领出去杀”和“山”的含义清楚可知:“领出去杀”是指毁灭,但当论及耶和华时,是指被他们自己的邪恶毁灭,因为耶和华从不毁灭任何人;“山”是指天堂,因而是指爱之良善。“山”表示天堂来源于来世的代表。大山、小山、岩石、山谷,以及其它许多物体出现在那里,和地上一样;那些住在属天之爱中的人在大山上,那些住在属灵之爱中的人住在小山上,那些住在信中的人在岩石上,那些尚未被提升到爱与信之良善的人在山谷中。
  正因如此,“大山”表示那些处于属天之爱的良善,因而住在至内层天堂的人,在抽象意义上表示属天之爱的良善,因而表示住在这爱中的天堂;“小山”表示那些处于属灵之爱的良善,因而住在中间天堂的人,在抽象意义上表示这爱的良善和住在这爱中的天堂;“岩石”表示那些处于信之良善并由此住在最低层天堂的人,在抽象意义上表示这种良善和这种天堂;“山谷”表示那些尚未被提升到这些良善,因而被提升到天堂的人。这类物体因出现在来世,并因此表示这类真实事物,故在圣言中具有同样的含义,如迦南地的大山、小山、岩石和山谷,这地因此代表整体上的天堂。
  “大山或山”表示属天之爱的良善所在的天堂,这一点从圣言中的许多经文明显看出来,如下列经文,以赛亚书:
  在末后的日子,耶和华的山必在诸山之顶,高举过于万岭。(以赛亚书2:2; 弥迦书4:1)
  诗篇:
  大山小山都要因公义带来平安。(诗篇72:3)
  又:
  大山和一切小山都当赞美耶和华!(诗篇148:8, 12)
  又:
  神的山是巴珊的山;诸岭的山是巴珊的山。诸山哪,诸山的诸岭,你们为何跳跃呢?神愿住在这山上;是的,耶和华必住这山,直到永远!(诗篇68:15, 16)
  申命记:
  论到东方诸山初熟的果子和永恒山岭的宝物,愿它们都都临到约瑟头上。(申命记33:15, 16)
  除此之外还有其它地方(参看795, 6435, 8327, 8658, 8758, 9422, 9434节)。这一切解释了为何主降临到西乃山;为何大卫的城建在一座山上,这山被称为“西乃山”,表示至内层天堂;又为何古人在大山小山举行神圣的敬拜仪式(参看2722节)。
  

属天的奥秘 #8944

8944.世人以为,

8944.世人以为,人单凭自然之光,因而无需启示就能认识属于宗教的大多数事物,如:相信有一位神,祂要受到敬拜,以及要被热爱,另外人死后还会活着,以及其它依赖于这些的许多事。然而,这些事都是自我聪明的产物。我通过大量经历被指教,若没有启示,人凭自己对神性事物,对属于属天、属灵生命的事物一无所知。因为人生在爱自己爱世界的邪恶中,这些邪恶具有这样的性质:它们封闭来自天堂的流注,打开来自地狱的流注。因此,它们将一个人弄瞎,使他倾向于否认有一个神性,有一个天堂和一个地狱,还有一个死后的生命。这一点从世上有学问的人那里非常明显地看出来,他们凭借知识使自己的自然之光高于其他人的光。因为众所周知,这些人比其他人更否认神性,承认自然,而不是神性;而且,当他们从心里,而不从教义说话时,就否认死后的生命,还否认天堂和地狱,进而否认信的一切,他们将信的一切称为对普遍百姓的束缚。由此明显可知,没有启示的自然之光是何性质。我还被指示,在来世,许多曾写过自然神学,凭他们的自然之光巧妙证实了其教会的教义之人,比任何人都更从心里否认这些事,还否认圣言本身,他们试图彻底摧毁圣言。因为在来世,是人们的心在说话。我又被指示,这些人不能接受来自天堂的任何流注,只能接受来自地狱的流注。这一切清楚表明,没有启示的自然之光是何性质,因而由人自己的聪明或说自我聪明所产生的东西是何性质。
但有两种现象可能会心智在这个问题上产生怀疑。第一,古时的外邦人仍知道有一位神,祂当受敬拜,一个人就灵魂而言,是不朽的;第二,如今许多民族也知道这些事,它们当中并没有任何启示。不过,就古人而言,他们并不是从自己的自然之光,而是从启示知道这些事的,这启示从教会甚至传到他们那里。因为主的教会自上古时代起就一直在迦南地(参看3686, 4447, 4454, 4516, 4517, 5136, 6516节)。诸如属于敬拜神的那类事物从这个源头传至周围的各个民族,同样传至邻近的希腊人,又从希腊人传至意大利人或罗马人。所有这些民族,包括希腊人和罗马人,都是从教会获得关于至高无上的神和灵魂不朽的知识,这些也是他们的学者所写的。
至于如今那些也知道一位神的存在和死后生命的民族,这些民族也不是从自己的自然之光,而是从自古时传给他们的宗教信仰而拥有这种知识的,他们的宗教信仰便建立在诸如以各种方式从拥有启示的教会那里传来的那类事物之上。这一切是按照主的圣治或天命发生的。此外,他们当中那些出于其宗教信仰承认有一位高于一切的神,并出于其宗教信仰去做仁爱要求他们为自己的邻舍所做的事之人,当在来世接受教导时,就会接受信之真理并得救(参看2589-2604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