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威登堡神学著作
1054.“我看见它”表示他是能重生的那种。这从以下事实清楚可知:当论及主时,“看见”某人表示知道他是什么样,或说知道他的性质。因为主自永恒就知道所有人,没有必要去看任何人是什么样。当人是能重生的那种时,经上就会说主“看见”他,也说主向他“仰脸”。但当他不能重生时,经上就不说主看见他,或向他仰脸,而是说主向他“转眼或掩面”,尽管转离的不是主,而是人。因此,14节论述了整个人类,其中许多人是无法重生的;在这一节,经上没有说“我”看见云中之弓的时候,而是说“弓必现在云中”的时候。这适用于主“看见”,如同适用于祂“记念”一样;“记念”在内义上表示怜悯(对此,参看840, 1049; 以及626节)。
2850.“海边的沙”表示相对应的记忆知识或事实的繁多。这从“海”和“沙”的含义清楚可知:“海”是指总体上的记忆知识或事实,或一个知识体系(参看28, 2120节);“沙”是指特定或具体的记忆知识或事实。记忆知识或事实好比“沙”,因为形成沙子的石头颗粒在内义上表示记忆知识或事实(643, 1298节)。此处说,它们必繁多,“如同天上的星”,还如同“海边的沙”,因为“星”,或知识、认知属于理性人;“沙”,或记忆知识、事实属于属世人。当属于理性人的事物,即存在于知识或认知中的良善和真理,与属于属世人的事物,即记忆知识或事实相一致,以至于构成一体,或彼此确认、支持时,在这种情况下,它们是相对应的。当主使人重生,也就是使他变得属灵时,便将他的理性概念和属世事物或形像带入这种对应状态。正是由于这个原因,此处才提到“天上的星”和“海边的沙”这两个短语;否则,只提其中一个短语就足够了。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