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威登堡神学著作

属天的奥秘 #10559

10559.“摩西对

10559.“摩西对耶和华说”表对神性,因而教会本身不与他们同住的恼怒。这从“说”的含义清楚可知。“说”在此是指恼怒,因为“说”包括接下来的事,这些事就是他实际所说的;接下来的事是表达了一种恼怒,因为神性不愿与他们同住。既然如此,那么教会就不会与他们同住,从而无法使他们比地面上的所有人都更显赫,这从接下来的16节经文明显看出来。摩西对耶和华所说的这些话之所以表达了由此而来的恼怒,是因为摩西在此代表以色列民族的首领(参看10556节);因此,他代表自己和这个民族说话,因为他说“我和百姓”(33:16)。由于他现在作为首领而代表这个民族,“摩西对耶和华说”表示恼怒,因为凡具有像这个民族那样的性质之人,若不能实现自己的愿望,都会恼怒神。
  凡兴趣在于没有内在之物的外在事物的人都是这样行的,因为如果他们敬畏神,敬拜神,似乎也爱祂,那也是为他们自己,而非神自己的缘故。他们唯一的愿望就是超越他人的显赫和超越他人的财富。促使他们敬拜敬畏神,敬拜神,似乎也爱祂的,就是这种燃烧的愿望。但是,他们若得不到他们想要的东西,就会抛弃神。这个民族就具有这种秉性,这一事实从圣言的历史很明显地看出来。雅各所说的话就具有这种含义:
  雅各立下一个誓言,说,神若与我同在,在我所行的路上保佑我,又给我食物吃、衣服穿。使我平平安安地回到我父亲的家,耶和华必作我的神。(创世记28:20, 21)
  这些话的意思是,他若得到这些东西,就会承认耶和华为他的神;若得不到,就不会承认祂。这个民族作为他的后代,也具有这种思想。这解释了为何这个民族频频抛弃祂,敬拜别神,直到最后他们由于这个原因而被逐出迦南地,先是以色列民族被逐出,然后是犹太民族。
  显然,上面提到的这种恼怒的原因是,如果耶和华不与他们同去,他们就不会比全世界所有人都要显赫。这种恼怒的另外一个原因是,教会本身不会存在于他们当中,这一点从以下事实可推知:被耶和华领进迦南地表示成为一个教会。原因在于,自上古时代起,教会就一直在迦南地,并且圣言无法在其它任何地方写成,因而只能在占据这个地方的民族当中写成;圣言所在之地就是教会所在之地。圣言无法在其它任何地方写成,是因为整个迦南地及其周围的所有地方,如大山、山谷、河流、森林等等,都成为属天和属灵事物的代表;圣言的字义,无论圣言的历史部分中的,还是先知书部分中的,都必须由这类代表事物构成。之所以必须如此,是因为属天和属灵的圣言内层必须终止于这类事物,可以说停靠于其上,如同房屋立于其地基之上。因为就其字义,也就是圣言的最末和最低层而言,圣言若不停靠于这些事物之上,就会像没有地基的房屋。事实的确如此,这一点从圣言明显看出来,因为圣言如此频繁地提到迦南地的各个地方,这些地方都成为代表,表示天堂和教会的事物。
  这一切解释了为何被领进迦南地表示教会的建立,为何摩西的恼怒与这件事有关,尽管他没有想到这一点。自上古时代起,教会就存在于迦南地,因此迦南地的所有地方都成为代表(参看3686, 4447, 4454, 4516, 4517, 5136, 6306, 6516, 8317, 9320, 9325节);由于同样的原因,在圣言中,“迦南地”表示教会(参看9325节提到的地方)。
  

属天的奥秘 #7766

7766.“我再使一

7766.“我再使一样灾殃临到法老和埃及”表荒凉的最后阶段,也就是诅咒。这从“再一样的灾殃”的含义清楚可知,“再一样的灾殃”是指荒凉的最后阶段。临到埃及的灾殃表示荒凉的相继状态,这一点从前面的解释明显看出来。最后阶段是诅咒,即对与仁分离之信的诅咒,这一点从下文可以看出来;因为在埃及杀死长子表示对这信的诅咒;“死亡”是指诅咒,“长子”是指信。当信的事物被用来支持虚假和邪恶时,就说信受到诅咒。当用来支持这些虚假和邪恶时,信的事物就投奔到它们那一边,变成认可它们的一种手段。这就是那些既在教义上,也在生活上将信与仁分离之人的情形。而事实上,这些人没有信,只有诸如对属于信的那类事物的记忆知识,他们把这种知识称为信。这就是被诅咒之信的意思。此外,信的事物与虚假并邪恶已在自己里面结合的人在经历荒凉的各个阶段之后,就会陷入诅咒。对他们的诅咒因他们所散发的腐烂、恶臭而变得可以感知,比那些不具有信之事物的人所散发出来的还要难闻。特殊和一般的情况是一样的;一般来说,如果一个恶灵靠近有仁爱存在的天堂社群,该社群的居民就会明显闻到他所散发的恶臭。他们在特殊情况下也是这样,也就是在诸如属于天堂的那类事物,就是信的事物,与诸如属于地狱的那类事物在一个人里面共存的情况下。由此明显可知,“再使一样灾殃临到法老和埃及”表示荒凉的最后阶段,也就是诅咒。因为“法老”代表那些已经成为侵扰者的人,在此代表那些正受到诅咒的人;“埃及”表示属世心智(5276, 5278, 5280, 5288, 5301, 6147, 6252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