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威登堡神学著作
10655.“你要守无酵饼的节”表对主的敬拜,以及由于从邪恶和邪恶的虚假中得释放的感恩。这从“节”是指敬拜和感恩(参看7093, 9286, 9287节);“无酵饼”是指邪恶和邪恶的虚假中洁净的事物(参看9992节)。因此,“无酵饼的节”表示敬拜,以及由于从邪恶和邪恶的虚假中得释放的感恩。这就是这节日的含义(参看9286-9292节)。
关于这个节日,要知道,主之人身的荣耀,因而对这荣耀的纪念,以及由于它的感恩,是它的正确意义。人类通过主之人身的荣耀和祂对地狱的征服而从邪恶中得释放,并获得拯救。因为主通过与地狱的争战,同时不断战胜它们而荣耀祂的人身。最后的争战和胜利是在十字架上;因此,这时祂完全荣耀祂自己,祂也在这些经文中也教导了这一点:
犹大既出去,耶稣就说,如今人子得了荣耀,神在祂身上也得了荣耀。如果神因祂得荣耀,神也因要自己荣耀祂,并且要快快地荣耀祂。(约翰福音13:31, 32)
约翰福音:
耶稣就举目望天说,父啊,时候到了,愿你荣耀你的儿子,使儿子也荣耀你;父啊,现在求你以你自己的自我荣耀我,就是在未有世界以前,我同你享有的荣耀。(约翰福音17:1, 5)
路加福音:
基督这样受害,又进入祂的荣耀,岂不是应当的吗?(路加福音24:26)
“荣耀人子”表示将人身变成神性。这些话都论及祂的十字架受难,这是显而易见的。
通过这最后的争战,就是十字架的受难,祂完全征服了地狱。主在约翰福音中也教导了这一点:
耶稣说,人子得荣耀的时候到了。现在我的灵魂烦乱。祂说,父啊,愿你荣耀你的名。于是就有响声从天上来说,我已经荣耀了它,还要再荣耀它。耶稣说,现在是这世界的审判,现在这世界的首领要被赶出去。至于我,我若从地上被举起来,就要吸引众民来归我。耶稣这话原是指着自己将要怎样死说的。(约翰福音12:23, 27, 28, 31-33)
整体上的地狱就是“这世界的首领”或魔鬼所指的。由此明显可知,主通过十字架受难不仅战胜并征服地狱,还完全荣耀祂的人身。拯救由此来到人类这里,主也由于这个原因而降世,祂同样在约翰福音(12:27)中教导了这一点。正是为了纪念这一点,首先建立了无酵饼的节日;这就是为何主在这个节日复活。
之所以也表示由于从邪恶和邪恶的虚假中得释放,是因为一切从邪恶中的释放都是通过主征服地狱,以及祂的人身的荣耀实现的;没有这些就没有释放。因为一主通过来自地狱的灵人和来自天堂的天使掌管一个人。因此,除非地狱被完全征服,除非主的人身与神性本身完全合一,并由此也变成神性,否则没有人能从地狱中被释放并得救;地狱总是占上风,因为人已经变成这样:他凭自己只思想属于地狱的东西。由此明显可知为何这个节日表示由于从邪恶和邪恶的虚假中得释放的敬拜和感恩。
3518.“你快到羊群里去”表示到还没有与神性理性结合的家生的属世良善那里去。这从“羊群”的含义清楚可知,“羊群”是指良善(343, 415, 1565节),在此是指属世良善,因为这话是向雅各说的。事实上,所表示的是家生的良善,因为它在家里;而给以扫(他表示属世层的良善,3500, 3508节)提供野味的田野表示非家生的良善。在圣言的其它地方,“羊群”论及理性层的良善;但在这种情况下,“牛群”论及属世层的良善(参看2566节)。家生的属世良善是指人从父母那里获得的良善,或他与生俱来的良善;这种良善与从主流入的属世层的良善截然不同。关于属世良善的定义和性质,可参看前文(3470, 3471节)。因此,为了区分这两种良善,第一种良善被称为属世层的良善,第二种良善被称为属世良善。此外,每个人都从自己的父亲和母亲那里获得家生的良善,这两种良善本身也不同。从父亲那里获得的良善是内层,从母亲那里获得的良善是外层。对主来说,这两种良善最为不同,因为祂从父所拥有的良善是神性,但祂从母所拥有的良善因遗传之恶而被玷污。主从父所拥有的属世层里面的良善是祂自己的,因为这良善是祂的生命本身,由“以扫”来代表。而主从母所拥有的属世良善因遗传之恶而被玷污,故本身是邪恶;这良善就是“家生的良善”所表示的。然而,尽管被玷污了,但家生的良善仍可为属世层的改造服务。不过,一旦完成服务,它就被弃绝。
每一个正在重生的人都是这种情况。他从主,如同从一个新父亲那里接受的良善是内层,而从他的父母那里获得的良善是外层。他从主那里接受的良善被称为属灵良善,而他从父母那里获得的良善被称为属世良善。一个人从他的父母那里获得的良善首先为他的改造服务,因为记忆知识或事实,以及之后真理的知识或认知,正是通过这良善,如同通过愉悦和快乐之物被引进来。不过,一旦它作为一种手段实现了这个目的或功用,就会被分离出去,然后属灵良善出来并显现。这一点从大量经历清楚看出来,仅举一例:当一个孩子首先开始学习时,他被求知欲驱动,起初不是为了他自己所看到的任何目的,只是出于他与生俱来的某种愉悦和快乐,以及其它激励。后来,随着他渐渐长大,他为了某种目的而被求知欲驱动,如为了战胜别人或他的竞争对手;再后来他仍为了某种世俗目的而被求知欲驱动。但当他即将重生时,他受真理的快乐和愉悦影响,或说他的求知欲源于真理的快乐和愉悦;当他正在重生时(这发生在成年时期),他的求知欲源于对真理的爱,后来则源于对良善的爱。这时,之前的目的及其快乐就一点点地被分离出去,被来自主并在他的情感中显现的内层良善所取代。由此明显可知,之前表面上看似良善的快乐充当了手段。诸如此类的一系列手段不断出现,或说新的手段不断以这种方式相互取代。
此处的情形好比一棵树。树在初期或初春开枝散叶,之后随着树龄的增长或春天的进展,这树便以鲜花装点它们;然后到了夏天,它产生果实的萌芽;这萌芽继续生长,成为果实;最后它在果实里面产生种子,这些种子就包含类似它自己的新树在里面,实际上还潜藏着整片果园或花园;如果这些种子被播下去,这片果园或花园就成为现实。这些相似性或对比就存在于自然界中。它们也是代表,因为整个自然界就是代表主在天上的国度,因而代表主在地上的国度,也就是教会,进而代表祂在每个重生的人里面的国度的一个舞台。由此明显可知,属世良善或家生良善虽是一种纯外在的快乐,事实上是一种世俗的快乐,但仍可作为手段而为产生可与理性层的良善结合,从而变成重生的良善或属灵良善,也就是来自主的良善的属世层良善服务。这些就是本章“以扫和雅各”所代表和表示的事。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