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威登堡神学著作
10655.“你要守无酵饼的节”表对主的敬拜,以及由于从邪恶和邪恶的虚假中得释放的感恩。这从“节”是指敬拜和感恩(参看7093, 9286, 9287节);“无酵饼”是指邪恶和邪恶的虚假中洁净的事物(参看9992节)。因此,“无酵饼的节”表示敬拜,以及由于从邪恶和邪恶的虚假中得释放的感恩。这就是这节日的含义(参看9286-9292节)。
关于这个节日,要知道,主之人身的荣耀,因而对这荣耀的纪念,以及由于它的感恩,是它的正确意义。人类通过主之人身的荣耀和祂对地狱的征服而从邪恶中得释放,并获得拯救。因为主通过与地狱的争战,同时不断战胜它们而荣耀祂的人身。最后的争战和胜利是在十字架上;因此,这时祂完全荣耀祂自己,祂也在这些经文中也教导了这一点:
犹大既出去,耶稣就说,如今人子得了荣耀,神在祂身上也得了荣耀。如果神因祂得荣耀,神也因要自己荣耀祂,并且要快快地荣耀祂。(约翰福音13:31, 32)
约翰福音:
耶稣就举目望天说,父啊,时候到了,愿你荣耀你的儿子,使儿子也荣耀你;父啊,现在求你以你自己的自我荣耀我,就是在未有世界以前,我同你享有的荣耀。(约翰福音17:1, 5)
路加福音:
基督这样受害,又进入祂的荣耀,岂不是应当的吗?(路加福音24:26)
“荣耀人子”表示将人身变成神性。这些话都论及祂的十字架受难,这是显而易见的。
通过这最后的争战,就是十字架的受难,祂完全征服了地狱。主在约翰福音中也教导了这一点:
耶稣说,人子得荣耀的时候到了。现在我的灵魂烦乱。祂说,父啊,愿你荣耀你的名。于是就有响声从天上来说,我已经荣耀了它,还要再荣耀它。耶稣说,现在是这世界的审判,现在这世界的首领要被赶出去。至于我,我若从地上被举起来,就要吸引众民来归我。耶稣这话原是指着自己将要怎样死说的。(约翰福音12:23, 27, 28, 31-33)
整体上的地狱就是“这世界的首领”或魔鬼所指的。由此明显可知,主通过十字架受难不仅战胜并征服地狱,还完全荣耀祂的人身。拯救由此来到人类这里,主也由于这个原因而降世,祂同样在约翰福音(12:27)中教导了这一点。正是为了纪念这一点,首先建立了无酵饼的节日;这就是为何主在这个节日复活。
之所以也表示由于从邪恶和邪恶的虚假中得释放,是因为一切从邪恶中的释放都是通过主征服地狱,以及祂的人身的荣耀实现的;没有这些就没有释放。因为一主通过来自地狱的灵人和来自天堂的天使掌管一个人。因此,除非地狱被完全征服,除非主的人身与神性本身完全合一,并由此也变成神性,否则没有人能从地狱中被释放并得救;地狱总是占上风,因为人已经变成这样:他凭自己只思想属于地狱的东西。由此明显可知为何这个节日表示由于从邪恶和邪恶的虚假中得释放的敬拜和感恩。
986.“惊恐你们、惧怕你们”表示内在人的掌控,“惊恐”与邪恶有关,“惧怕”与虚假有关,这从重生之人的状态清楚可知。人在重生之前的状态是这样:属于外在人的恶欲和虚假一直掌权,由此产生争战。不过,一旦他重生了,内在人就会掌控外在人,也就是掌控他的欲望和虚假。当内在人掌权时,这个人就会对邪恶感到惊恐,对虚假感到惧怕,因为邪恶和虚假违背良心,而违背良心行事是他所憎恶的。
然而,惊恐邪恶、惧怕虚假的,不是内在人,而是外在人;所以此处说:“使地上一切的走兽和空中一切的飞鸟都惊恐你们、惧怕你们”,也就是此处“走兽”所表示的一切恶欲和“空中的飞鸟”所表示的一切虚假在惊恐和惧怕。这种惊恐和这种惧怕似乎是这个人自己的,但真相是这样:如前所述(697节),每个人都至少有两位天使和两个恶灵与其同在,他通过天使与天堂相联,通过恶灵与地狱相联。当天使掌权时,如重生之人的情形,在场的恶灵不敢做违背良善和真理的事,因为这时他们受到束缚。当他们试图做任何恶事或说假话,也就是激活它时,某种地狱般的惊恐和惧怕就立刻临到他们。这种惊恐和惧怕就是人内心对违背良心之事的感觉。这也是为何一旦做了或说了违背良心的任何事,他就会陷入试探和良心的折磨,也就是陷入一种地狱般的折磨。
至于“惊恐”与邪恶有关,“惧怕”与虚假有关,情况是这样:与人同在的灵人与其说害怕做恶事,倒不如说害怕说假话,因为人通过信之真理重生并获得良心,因此灵人不允许激活虚假。事实上,这些灵人当中的每一个都是纯粹的邪恶,所以他们活在邪恶中;他们的整个本性和由此而来的整个努力都是邪恶;由于他们活在邪恶中,他们自己的生命就在于邪恶,所以当他们发挥某种功用时,他们所行的邪恶就被忽略了。但他们不允许说任何假话,这是为了让他们学习真理,由此尽可能得到纠正,以便他们能发挥某种低级的功用,或说提供某种低劣的服务。关于这些问题,蒙主的神性怜悯,详情容后再述(5846-5865, 5976-5993节)。重生之人的情形也一样,因为他的良心是由信之真理形成的。因此,他的良心关注的是正确性。对他来说,人所犯的邪恶实际上是虚假,或说生活的邪恶在于虚假,因为虚假违反了信之真理,或说是信之真理的反面。但上古教会成员不是这种情况,因为他拥有感知。他感觉生活的邪恶就是邪恶,信仰的虚假就是虚假。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