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威登堡神学著作

属天的奥秘 #1083

1083.前面(97

1083.前面(975, 1062节)已经说明,“闪”表示内在教会,“雅弗”表示与它相对应的外在教会。哪里有教会,哪里必有内在之物和外在之物;因为作为教会的人既是内在的,也是外在的。人在成为一个教会,也就是重生之前,处于外在。但当他正经历重生时,就被引离外在,确切地说,通过外在事物被引向内在事物,如前面所阐述和说明的。后来,一旦他重生了,属于内在人的一切事物就都包含在外在事物中。因此,每个教会都必须是内在和外在的,如古教会和今天的基督教会。
古教会的内在包括属于仁和源于仁之信的一切事物,一切谦卑,出于仁爱对主的一切敬拜,对邻舍的一切良善情感和其它类似事物。古教会的外在包括祭祀、奠祭和其它许多事物,这一切都通过代表指向主,并关注祂。因此,内在事物存在于外在事物中,它们构成一个教会。基督教会的内在与古教会的内在完全相同,但接管的外在却不同;也就是说,基督教会的圣礼取代了祭祀等等,圣礼以同样的方式关注主。所以在基督教会,内在事物与外在事物也构成一体。
古教会与基督教会在内在特征上没有丝毫区别,仅在外在特征上有区别。源于仁爱的对主的敬拜不可能不同,无论外在如何不同。由于没有内在之物和外在之物,就不可能有教会,如前所述,所以没有外在的内在将是某种没有终止的事物,除非它终止于某种外在事物。人类大多是这样,他不知道什么是内在人和属于内在人的东西。因此,没有外在敬拜,人类根本就不知道何为神圣。
只要这些人有仁爱,因而有良心,他们就拥有外在敬拜中的内在敬拜在自己里面。因为与他们同住的主在仁爱和良心中作工,使他们的一切敬拜都带有内在之物。而那些没有仁爱,因而没有良心的人则不然。事实上,他们可能有外在上的敬拜,但这敬拜与内在敬拜分离,如同他们的信与仁分离。这种敬拜被称为“迦南”,这种信被称为“含”。由于这种敬拜是由分离之信产生的,所以含被称为“迦南的父亲”。

属天的奥秘 #8094

8094.“虽然那里

8094.“虽然那里近”表虽然它首先出现。这从“近”的含义清楚可知,当论及分离之信时,“近”是指它首先出现。有必要简单解释一下当如何理解关于分离之信或唯信首先出现这个观点。生活的邪恶伴随着它自己的虚假,这虚假就隐藏在陷入生活邪恶的人里面,有时他意识不到虚假在他里面;不过,一旦他思想教会的真理,尤其当他思想得救时,这虚假就会出现,并清楚显明自己;他若不能否认真理本身,就是真理的一般方面,就会以适合自己邪恶的方式来解释它,从而歪曲它。因此,当他思想信和仁,也就是教会和得救的两个必不可缺的要素时,信立刻出现,但仁不会,因为仁反对生活的邪恶。结果,他也将仁抛到一边,只选择信。由此明显可知,信之真理是“近”的,但信之良善不近;也就是说,首先出现的是前者,而不是后者。
许多虚假和错误的观点都是从这个错误和虚假的起点或原则接踵而来的,如:善行丝毫无助于得救;人的生活死后不会跟随他;那时人唯独凭恩典通过信得救,无论他在世上过着怎样的生活;最坏的罪犯也能在生命的最后一刻凭信得救;邪恶能在一瞬间被抹除。这些和其它类似观念就是进入人的思维,并通过这虚假的起点或原则所确立的观念;它们以一个连续的链条从它延伸。但是,如果仁和生活是起点或第一个原则,那么看待这些观念的方式就会完全不同。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