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威登堡神学著作
创世记10:1-32
1.这些是从挪亚的儿子出生的,就是闪、含、雅弗;洪水以后,他们都生了儿子。
2.雅弗的儿子是歌篾、玛各、玛代、雅完、土巴、米设、提拉。
3.歌篾的儿子是亚实基拿、利法、陀迦玛。
4.雅完的儿子是以利沙、他施、基提、多单。
5.各族的海岛就从这些人散布在他们的陆地上,各随各的舌头、宗族、民族。
6.含的儿子是古实、麦西、弗、迦南。
7.古实的儿子是西巴、哈腓拉、撒弗他、拉玛、撒弗提迦。拉玛的儿子是示巴、底但。
8.古实又生宁录。他开始成为地上的勇士。
9.他在耶和华面前勇于猎取;所以有话说,像宁录在耶和华面前勇于猎取。
10.他国的起头是巴别、以力、亚甲、甲尼,都在示拿地。
11.亚述从那地出来,建造尼尼微、利河伯城、迦拉,
12.和尼尼微与迦拉之间的利鲜;这就是那大城。
13.麦西生路低人、亚拿米人、利哈比人、拿弗土希人、
14.帕斯鲁细人、迦斯路希人(从他们出来的有非利士人)、迦斐托人。
15.迦南生长子西顿,又生赫
16.和耶布斯人、亚摩利人、革迦撒人、
17.希未人、亚基人、西尼人、
18.亚瓦底人、洗玛利人、哈马人。后来迦南的宗族分散了。
19.迦南的边界是从西顿伸向基拉耳,直到迦萨;又伸向所多玛、蛾摩拉、押玛、洗扁,直到拉沙。
20.这些是含的儿子,各随他们的宗族、舌头、陆地、民族。
21.闪也生了儿子;他是希伯众子之父;是雅弗的哥哥。
22.闪的儿子是以拦、亚述、亚法撒、路德、亚兰。
23.亚兰的儿子是乌斯、户勒、基帖、玛施。
24.亚法撒生沙拉;沙拉生希伯。
25.希伯生了两个儿子;一个名叫法勒,因为在他的日子,地分裂了;他的兄弟名叫约坍。
26.约坍生亚摩答、沙列、哈萨玛非、耶拉,
27.哈多兰、乌萨、德拉、
28.俄巴路、亚比玛利、示巴、
29.阿斐、哈腓拉、约巴。这些都是约坍的儿子。
30.他们所住的地方是从米沙伸向西发,到东边的山。
31.这些是闪的儿子,各随他们的宗族、舌头、陆地、民族。
32.这些都是挪亚儿子的宗族,按着他们的出生立族;洪水以后,列族就从他们散布在地上。
概览
1130.这一整章论述的主题是古教会及其传播(1节)。
八、星空中的诸星球
123.天堂里的人不仅能与来自这个太阳系星球的天使和灵人对话和交谈,还能与来自这个太阳系之外的其它宇宙星球的天使和灵人对话和交谈;而且,既能与那里的灵人并天使交谈,也能与居民本身交谈,不过,只能与那些内层打开的居民交谈;因此,这些居民能听到诸如天上来的那些话。人活在世上就能做到这一点,只要主允许他与灵人并天使交谈。因为就其内层而言,人就是一个灵。他在世时四处携带的肉体只是为了在这个终极气场,就是属世或尘世气场发挥功能而服务于他。不过,没有人被允许作为一个灵与灵人并天使交谈,除非他在信与爱方面能与天使相联;这种联系是不可能的,除非他拥有对主的信与爱。人正是凭对主的信与爱,也就是凭出自祂的教义真理和生活良善而与主联结。他只有被如此联结,才能免受地狱恶灵的攻击。其他人的内层则没有被打开到这种程度,因为他们不在主里面。这就是为何如今很少有人蒙允许与天使对话和交谈的原因。另一个明显证据是以下事实:如今几乎没有人相信灵人和天使的存在,更没有人相信他们与每个人同在,人通过他们与天堂相联,通过天堂与主相联。人们尤其不相信当人的肉体死亡后,他的灵继续活着,并且具有和以前一样的人形。
5270.“都是七个荒年”表随之而来的真理的缺乏和看似剥夺。这从“(饥)荒”的含义清楚可知。“(饥)荒”是指认知的缺乏(参看1460, 3364节),因而是指真理的剥夺。因为虚假会将真理驱逐到它们似乎不复存在的地步,这一点由“这干瘦又丑陋的母牛吃尽了那以先的七只肥母牛;它们全吞了下去,竟不知道它们吞了下去”,以及“细弱的穗子吞了那七个佳美的穗子”(41:4, 7, 20, 21, 24;参看5206, 5207, 5217节)来表示。这一切的含义,即一开始,真理会在属世层的这两个部分增多,但后来真理的缺乏如此之大,以至于好像它几乎不存在,是一个无人知道的奥秘,除非他被允许知道人的改造和重生是何性质。由于这是接下来的几节在内义上所论述的主题,故有必要三言两语前阐述一下。、
在人的改造过程中,他首先从圣言或教义学习真理,并将它们存在记忆中。无法被改造的人以为,一旦他学到真理,并将它们存在记忆中,就万事大吉了,没有什么可做的了;但他大错特错了。他所获得的真理必须被引入并联结于良善;但只要自我之爱和尘世之爱的邪恶仍留在属世人中,它们就无法被引入并联结于良善。一开始,这两种爱能起到引入这类真理的作用;但这些真理绝无可能与它们联结。因此,为了能实现与良善的联结,由这些爱所引入并保留在那里的真理必须先被驱逐,尽管它们实际上并未被驱逐,只是退到里面,结果看似不存在;这就是为何我们说“真理的看似剥夺”。一旦这一切发生,属世层就从里面接受光明,自我之爱和尘世之爱的邪恶则让步;并且它们在何等程度上让步,真理就在何等程度上得以恢复,被储存起来并联结于良善。在圣言中,人似乎被剥夺真理时的状态被称为“荒凉”,还被比作“晚上”,就是人在进入早晨之前所处的晚上;这就是为何在代表性教会,白天始于晚上(883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