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威登堡神学著作
1143.尽管这些是构成古教会的那些民族的名字,但它们在内义上仍表示具体事物,也就是敬拜的类型或敬拜本身。天堂居民对名字、领土、民族等等一无所知;他们对这类事物没有任何概念,只有它们所表示的真实事物的概念。主的圣言凭内义而活。这内义或内在意义就像灵魂,其身体可以说是外在意义。正如当人的肉体死亡时,灵魂继续活着,当灵魂活着时,他不再知道属肉体的东西,同样,当来到天使中间时,他不知道圣言的字义是什么,只知道它的灵魂是什么。上古教会成员是这样:他若今天还活着,并阅读圣言,根本就不会执着于字义,可以说不看字义,只看从文字抽象出来的内义。事实上,文字仿佛不存在;因此,他会住在圣言的生命或灵魂中。这适用于圣言的每一部分,包括圣言的历史部分,其中历史事件完全按所记载的那样发生了。然而,就内义而言,那里的每一个词都无不包含深层秘密,只是这些秘密从未显现给那些头脑局限于历史背景的人。因此,本章出现的这些名字在字义或历史意义上是指构成古教会的人民,但在内义上是指他们的教义。
2768.“神试验亚伯拉罕”表示主的最严厉和最内在的试探,这从下文清楚可知。“亚伯拉罕”在内义上代表并表示主,这一点从目前为止关于亚伯拉罕的一切论述明显看出来。本章在内义上描述了主经历了最严厉和最内在的试探,这一点将变得显而易见。但“神试验”这句话是照着字义来说的;根据字义,试探和其它许多东西都被归因于神。但根据内义,神不试探任何人。相反,在试探期间,祂尽可能地,或只要释放不造成伤害,就不断将人从试探中释放出来,并且祂不断关注祂将正在经历试探的人所引向的良善,因为神从不以其它任何方式同意试探。
尽管论到祂,经上说,祂允许我们受试探,但这不是按着人对允许所持的那种观念,即祂既允许就是同意的观念。人只能以这种方式来理解:凡允许的人也愿意;但正是人里面的邪恶造成试探,甚至把他引入试探。其原因不在神那里,就像当一个人作恶并为此受到惩罚时,原因不在国王或法官那里一样。因为凡离弃神性秩序的律法(这一切律法都来自良善,并由此来自真理,或说都是良善的律法,并由此是真理的律法)之人,都让自己服从反对神性秩序的律法,也就是邪恶和虚假的律法,并由此服从惩罚和折磨的律法。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