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威登堡神学著作
1298.“他们就拿砖当石头”表示他们用虚假代替真理。这从刚才所说的“砖”的含义,以及“石头”的含义清楚可知:“砖”是指虚假;从广义上说,“石头”是指真理,如前所述(643节)。“石头”之所以表示真理,是因为上古之人用石头来标记边界,并立石头来证明情况就是如此,也就是说,这是真的。这一点从雅各立为柱子的石头(创世记28:22; 35:14),拉班和雅各之间所立的石柱(创世记31:46, 47, 52),以及流便人、迦得人和玛拿西半支派的人在约旦河边作为证坛所筑的祭坛(约书亚记22:10, 28, 34)清楚看出来。因此,在圣言中,“石头”表示真理,甚至不仅祭坛上的石头,就连亚伦以弗得肩上和决断胸牌上的宝石都表示爱的神圣真理。
至于祭坛,当祭祀敬拜开始在祭坛上进行时,祭坛一般表示对主的代表性敬拜;但“石头”本身代表这敬拜的神圣真理。这就是为何经上吩咐要用没有凿过的整块石头来建祭坛,并且在石头上不可动任何铁器(申命记27:5-7; 约书亚记8:31)。原因在于,凿过的石头和动过铁器的石头表示人造物,因而表示敬拜中的捏造物。也就是说,它们表示源于自我或人自己的心思意念之物,这是亵渎敬拜,如出埃及记(20:25)明确指出的。由于同样的原因,在神殿的石头上也不可动铁器(列王纪上6:7)。
镶嵌在亚伦以弗得肩上和决断胸牌上的宝石同样表示神圣真理,这在前面已经说明(114节)。这一点也清楚可见于以赛亚书:
看哪,我必将你的石头安置在彩石上,以蓝宝石立定你的根基;又用红宝石作你的太阳(窗户),以宝石造你的城门,以可爱的石头造你四围的边界。你的众子都要受耶和华的教导,你的儿子必大享平安。(以赛亚书54:11-13)
此处提到的“石头”表示神圣真理,这就是为何经上说“你的众子都要受耶和华的教导”。这也是为何启示录(21:19-20)上说圣城耶路撒冷城墙的根基是用各样宝石修饰的,还按名提到这些宝石。“圣耶路撒冷”表示主在天上和地上的国,这国的根基就是神圣真理。写有律法的诫命或十诫的石版同样表示神圣真理;这就是为何它们用石头制成,或以石头为底座(对此,参看出埃及记24:12, 31:18, 34:1; 申命记5:22; 10:1),因为十诫本身就是信之真理。
由于在古代,石头表示真理,后来当开始在柱子、祭坛上和圣殿中敬拜时,柱子、祭坛和圣殿同样表示神圣真理,所以主也被称为“石头或磐石”。摩西五经:
因雅各的大能,以色列的牧者、石头是从那里而出的。(创世记49:24)
以赛亚书:
主耶和华如此说,看哪,我在锡安放一块石头作为根基,是试验过的房角石,是稳固根基,宝贵的石头。(以赛亚书28:16)
诗篇:
建筑者所弃的石头,已成了房角的头块石头。(诗篇118:22)
砸碎尼布甲尼撒雕像的从岩石上切下来的石头(但以理书2:34-35, 45)所表相同。
“石头”表示真理,这一点也清楚可见于以赛亚书:
雅各的罪孽得赦免,这就是除掉他的罪的整个果效;就是他叫所有祭坛的石头变得如粉碎的灰石。(以赛亚书27:9)
“祭坛的石头”表示被驱散的敬拜中的真理。同一先知书:
平整百姓的路;修平修平大道;捡去石头。(以赛亚书62:10)
“路”和“石头”表示真理。耶利米书:
你这行毁灭的山哪,我与你反对。我必将你从岩石滚下去,使你成为烧毁的山。他们必不从你那里取石头作房角石,也不取石头作根基。(耶利米书51:25-26)
这论及巴别;“烧毁的山”是指自我之爱。“必不从它那里取石头”表示真理不会来自那里。
3865.“如今我的男人必爱我”表真理的良善就出自该状态。这从“爱”和“男人”的含义清楚可知,爱是指出自该状态的良善,因为一切良善都是爱的产物,因而在此由“爱”来表示;“男人”是指真理(3134节)。至于何为真理的良善,这在前面已反复解释过了,即:它是为了生活而对真理的情感;因为生活就是在真理里面被那些后来重生的人所看到的良善。没有照着真理的生活,真理与良善就不会联结起来,因而良善就无法变成人自己的。
只要注意一下那些过着邪恶生活的人和那些过着良善生活的人,谁都能非常清楚地看出这一点。检查一下那些过着邪恶生活的人就会发现,他们尽管在童年和青少年时期在教会的教义上接受过教导,却根本不相信关于主的任何事,也不信祂和教会的真理;而那些过着良善生活的人,则人人都信他们视为真理的那些真理。然而,那些像教会领袖那样教导真理,然而却过着邪恶生活的人的确声称他们相信,其实他们发自内心不信。
其中有些人具有一种说服之信,这种信是正信的仿品,只不过是所确认的纯记忆知识。他们确认这种知识不是因为它是真理,乃因声称忠于它会提升他们的地位、荣耀和利益。这种知识也就从耳朵进入记忆,再从记忆传到嘴上,而不会进入内心,并由此进入对它的承认。由此明显可知,只有生活才能表明对真理的这种承认的性质,也就是信的性质。他们还表明,脱离生活良善的信声称,一个人无论生活如何,都能凭恩典得救;并且这种信还反对这一教导:每个人的生命死后仍旧存留。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