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威登堡神学著作
1299.“又拿柏油当灰泥”表示他们用源于恶欲的邪恶代替良善,这从圣言中“柏油”和“灰泥”的含义清楚可知。由于此处论述的主题是巴别塔的建造,所以所提到的材料是建筑用的那种。此处之所以提到柏油,是因为它含有硫磺,易燃;在圣言中,这类事物表示恶欲,尤表属于自我之爱的恶欲。“柏油”在此既表示源于恶欲的邪恶,也表示由此产生的虚假;这些也是建造下一节所描述的巴别塔的邪恶。所表示的是这类事物,这一点清楚可见于以赛亚书:
耶和华的报仇之日! 她的溪河要变为柏油,她的尘土要变为硫磺,她的陆地要变为燃烧的柏油。(以赛亚书34:8-9)
“柏油(或沥青)”和“硫磺”表示源于恶欲的虚假和邪恶。除此之外还有其它例子。
6495.综上所述,可以看出,来自主的流注既直接从祂而来,也间接经由天堂而来。但从主而来的流注是天堂之爱、因而对邻之爱的良善。主就存在于这爱中,因为祂爱整个人类,渴望拯救每个人,直到永远。由于这爱的良善源于祂,所以祂自己就在这爱里面,由此与处于这爱之良善的人同在。但是,当人将自己置于接受地狱流注的状态时,他就会感觉爱自己爱世界的生活是快乐的,而爱邻的生活是不快乐的,除非这种生活对他自己有某种好处。由于处于这种状态的人只渴望邪恶,对于属灵生命只思想虚假,所以为防止他照他的渴望行事、照他的想法说话,便利用他自己的爱管束他,他害怕失去这些爱。因此,他因害怕失去地位、利益、名声和生命而受到约束。主流入这些构成最低层面的约束,利用它们掌管这个人。结果,此人在行为上看似文明、道德,有时看似一位天使;他于社会无害,也不伤害他的邻舍;即便他真的造成伤害,也会有世间法律来惩罚他。但在来世,这个层面不复存在;在那里,人身处灵界,因而身处其内层所在的气场。也就是说,他内在是什么样,他在那里就是什么样,而不是如他外在所表现的样子。因为外在从他那里被拿走了;一旦这些外在被拿走,他在世上的品质,无论是魔鬼的品质还是天使的品质,就显而易见了。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