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威登堡神学著作
1368.“迦勒底的吾珥”表示包含虚假的外在敬拜,这从圣言中“迦勒底”的含义清楚可知。前面(11:9;1326节)说明,“巴别或巴比伦”表示内在包含邪恶的敬拜,而“迦勒底”表示内在包含虚假的敬拜。因此,巴别或巴比伦表示内在无一丝良善的敬拜,迦勒底表示内在无一丝真理的敬拜。内在无一丝良善,也无一丝真理的敬拜是内在包含亵渎和偶像崇拜的敬拜。在圣言中,这种敬拜由“迦勒底”来表示,这一点从以下经文清楚看出来。以赛亚书:
看哪,迦勒底人的地!这民已不在;亚述在tziim(译注:或tsiyim,其含义不确定,史威登堡认为它们是某种鸟)中间发现这地;他们要筑起他们的瞭望塔,抬高他们的宫殿;他(亚述)必使它成为一片废墟。(以赛亚书23:13)
不是一民的“迦勒底人的地”表示虚假;“发现这地的亚述”表示推理;“瞭望塔”表示幻想。同一先知书:
耶和华你们的救赎主,以色列的圣者如此说,因你们的缘故,我已经打发人到巴比伦去,打断一切门闩,推倒坐欢呼船的迦勒底人。(以赛亚书43:14)
“巴比伦或巴别”表示内在包含邪恶的敬拜;“迦勒底人”表示内在包含虚假的敬拜;“船”表示已经败坏或被歪曲的真理的知识或认知。
又:
迦勒底的女儿啊,你要静静坐下,进入黑暗中,因为你不再称为列国的主母。我向我的百姓发怒,使我的产业被亵渎,将他们交在你手中。丧子、寡居这两件事必在一日忽然临到你;这两件事必全然临到你身上,因你多行邪术、广施符咒。(以赛亚书47:5-6, 9)
此处很明显,“迦勒底”是指对真理的亵渎,被称为“邪术”和“符咒”。又:
你们要从巴比伦出来,从迦勒底人中逃脱。(以赛亚书48:20)
这表示逃避敬拜中对良善和真理的亵渎。以西结书:
人子啊,你要使耶路撒冷知道她的可憎之事。你父亲是亚摩利人,你母亲是赫人。你和埃及人行淫。你又与亚述人行淫。因此,你增多你的淫乱,直到迦勒底之地。(以西结书16:2-3, 26, 28-29)
这尤其论及犹太教会;“埃及人”表示记忆知识或事实;“亚述人”表示推理;“她增多她的淫乱,直到迦勒底之地”表示对真理的亵渎。谁都能看出,埃及、亚述和迦勒底不是指国家,所论及的也不是其它淫乱。
同一先知书:
阿荷拉行邪淫,贪恋所爱的人,就是她的邻舍亚述人。自从在埃及的时候,她就没有放弃淫乱。她又加增淫行,她看见人像画在墙上,就是用丹色所画迦勒底人的像:腰间束着腰带,头上有下垂的染色的裹头巾,都是领袖的样子,巴比伦人、迦勒底人的形像,就在他们的出生地。她一眼看见就贪恋他们,打发使者往迦勒底他们那里去。巴比伦人以他们的淫行玷污了她。(以西结书23:5, 8, 14-17)
此处“迦勒底人”被称为“巴比伦人”,表示敬拜中被亵渎的真理。“阿荷拉”表示被称为“撒玛利亚”的属灵教会。
哈巴谷书:
我必兴起迦勒底人,就是那苦愤、急促的民族,遍行宽广之地,占据那不属自己的住处。这民族恐怖可怕,判断和势力任从自己发出。它的马比豹更快,它的眼比晚上的豺狼更锐利。它的马兵四散,它的马兵都从远方而来;他们飞跑如鹰急速吞食;整个民族都为行强暴而来,它脸上喘息的欲望朝向东方。(哈巴谷书1:6-9)
经上在此通过许多代表来描述“迦勒底民族”,这些代表表示敬拜中对真理的亵渎。
此外,耶利米书用两个整章(50和51章)来描述巴比伦和迦勒底,从那里明显看出它们各自表示什么,即:巴比伦表示敬拜中对属天事物的亵渎,迦勒底表示敬拜中对属灵事物的亵渎。由此明显可知“迦勒底的吾珥”表示什么,即:它是指内在包含亵渎和偶像崇拜的外在敬拜。我也被允许从这些人自己那里获知,迦勒底人的敬拜实际上就是这个样子。
35.一些水星灵被其他灵人派来拜访我,要听听发生在我周围的事。我们地球的一个灵人对他们说,他们可以告诉派他们来的那些人,除了真理什么也不要说,也别照他们的习惯通过讲述反面来回答问题。因为若有我们地球的灵人这样做,他必受击打。但从远处派出这些灵人的那群人立刻答复说,若值得被击打,他们必一起受击打,因为他们习惯这样做,以至于停不下来。他们说,他们与自己星球的人交谈时,也是这样做的,但不是有意欺骗他们,而是为了激发求知欲。因为当他们提出反面,以某种方式隐藏事物时,求知欲就被激发出来,记忆通过努力寻找它而得以完善。我曾在别的场合和他们谈论这个话题,我因知道他们与自己星球的人交谈,于是就问他们如何教导他们的居民。他们说,他们不会指教他们事情的来龙去脉,不过,仍会给出一点提示,以便培养并增强他们发现、知道事实的渴望。因为如果他们回答了所有问题,这种渴望就会消失。他们又补充说,他们讲述反面的另一个原因是,真理可以显得更清晰,因为一切真理在与其反面进行对照时显得最清晰。
10133.“不断地献上”表在一切神性敬拜里面。这从“不断地”的含义清楚可知,“不断地”当论及诸如属于神性敬拜的那类事物时,是指一切和在一切里面。因为所论述的主题是通过纯真的良善从邪恶和虚假中洁净,这良善由“绵羊羔或羔羊”来表示;从邪恶和衍生虚假中的洁净由它们的燔祭来表示。这一切之所以被称为“不断地”,是因为它必须存在于一切神性敬拜里面。也正因如此,每天要早、晚献上它两次;一早一晚献上的东西总体上代表一切敬拜,以及必须存在于一切敬拜里面的东西。纯真的良善必须在一切良善里面,并由此在一切真理里面,好叫它们能成为拥有来自神性的生命在里面的良善和真理;因此,它必须在一切敬拜里面。因为一切敬拜若要成为敬拜,就必须源于爱之良善和信之真理。教会和天堂的一切良善都拥有纯真在里面,没有纯真的良善不是良善,因此敬拜不是敬拜(参看2736, 2780, 6013, 7840, 7887, 9262节);至于何为纯真,可参看前文(3994, 4001, 4797, 5236, 6107, 6765, 7902, 9262, 9936节,以及10021e节提到的地方)。
“不断地”表示一切和在一切里面,也就是说,敬拜的一切和一切敬拜里面,是因为这个术语具有时间的含义,而在天堂,圣言不是以属世的意义,而是以属灵的意义来理解的,那里的人没有时间的概念。他们不是理解为时间段,而是理解为诸如属于状态的那类事物。因此,他们将此处“不断地”理解为在敬拜里面的一种永恒状态,因而理解为敬拜的一切和在一切敬拜里面。这同样适用于圣言中具有时间含义的其它一切术语,如昨日,今日,明日或次日,两天,三天,一天,一七,一月,一年,以及一天当中的四个时段和一年四季,即早、午、晚、夜,春、夏、秋、冬。因此,若要理解圣言的属灵意义,就必须抛弃从圣言的属世意义中所获得的涉及时间的任何观念,以及涉及地方的任何观念,同样必须抛弃涉及人的任何观念,而必须思想事物的状态。由此可以看出内义上的圣言何等纯粹、完美,从而看出天上的天使对它的觉察何等纯粹、完美,进而看出天使的智慧和聪明比世人的聪明和智慧何等地优越,仅从属世的视角来思想的世人把目光集中在了这个世界和星球的绝对有限的事物上。关于天堂里的时间段是指状态,可参看前文(1274, 1382, 2625, 2788, 2837, 3254, 3356, 3404, 3827, 4814, 4882, 4901, 4916, 6110, 7218, 7381, 8070节);以及何谓状态(参看4850节)。
由此明显可知,不断献上的羔羊燔祭表示什么,因而别处的“不断”和“不断地”(经上或译为常、常常)又表示什么;如在坛上必有常常烧着的火(利未记6:13);桌子上必有常设的饼(民数记4:7)。“火”和“饼”在此表示从主获得并回献给主的爱之良善。因为“火”具有这种含义(参看4906, 5215, 6314, 6832, 6834, 6849, 7324, 7852, 10055节);“饼”也具有这种含义(2165, 2177, 3478, 3735, 3813, 4211, 4217, 4735, 4976, 9323, 9545节)。另外,此处“不断”还表示,这良善必须存在于一切敬拜里面;这良善就是源头,信之真理必从它,如同从它的火焰中那样发光,这一事实由“使灯常常点着”来表示(出埃及记27:20)。“灯”是指信之真理和良善(参看9548, 9783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