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威登堡神学著作
1571.“牧养亚伯兰牲畜的人和牧养罗得牲畜的人就起了纷争”表示内在人与外在人不一致。这从“牧养牲畜的人”的含义清楚可知:“牧养牲畜的人”,即“牧人”是指那些施行教导的人,因而是指与敬拜有关的事物,谁都能知道这一点,所以无需从圣言来证实。这些话与前一节(13:5)被称为“帐棚”的事物有关;那里(1566节)指出,这些事物表示敬拜。紧接着13:6中的话则与13:5中被称为“羊群、牛群”的事物有关;那里(1565节)也指出,这些事物是指财物或获得物。由于此处论述的主题是敬拜,即内在人的敬拜和外在人的敬拜,并且两者不再一致,所以经上在此说牧人之间“起了纷争”;因为亚伯兰代表内在人,罗得代表外在人。内在人与外在人之间的不一致的存在和性质尤其在敬拜中,甚至在敬拜的每一个细节中能够看出来。当在敬拜中,内在人想以神的国为目的,外在人想以世界为目的时,由此就会产生分歧,也就是不一致;这种分歧就表现在敬拜中,并且如此明显,以至于哪怕最小的分歧都能在天上被发现。这就是“牧养亚伯兰牲畜的人和牧养罗得牲畜的人就起了纷争”所表示的。还有一个原因需要补充一下,即:“当时迦南人与比利洗人住在那地”。
4625.不过,构成整个天堂,也就是大人的社群非常众多;有的更普遍,有的不怎么普遍。更普遍的,是与一个完整的肢体、器官或内脏相对应的社群;不怎么普遍的,是与它们的各个部分,或部分的部分相对应的社群。每个社群都是整体的一个形像,因为一个和谐的整体,是由和所构成的部分一样多的它自身的形像构成的。更普遍的社群因是大人的形像,故拥有以同样的方式相对应的个体社群在里面。我有时与那些在我被差往的社群,属于肺、心、脸、舌、耳、眼等区域的人交谈,也与那些属于鼻孔区域的人交谈。我由此得以知道他们是哪种人,也就是说,他们是“觉知”;因为他们都拥有对发生在他们社群的一切事的一种总体觉知,只是在细节上不那么像那些在眼睛区域之人的。这是因为,在眼睛区域的人会辨别并仔细检查那些属于觉知的事物。我还蒙允许观察前者的觉知能力如何照着他们所在社群的总体状态变化而变化。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