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威登堡神学著作

属天的奥秘 #1594

1594.“他们,就

1594.“他们,就是人与他的弟兄,便分离了”表示这些事物导致分离,这从刚才的阐述可推知。前面(13:8;1578节)已经说明“为弟兄的人”表示什么,即表示结合;因此,“人与他的弟兄分离”表示分离。人并不知道是什么将外在人与内在人分离,其原因有很多:一个是他没有意识到,或即便听说也不相信内在人的存在;另一个是他没有意识到,或即便听说也不相信,是对自己的爱及其欲望造成了这种分离;对世界的爱及其欲望也造成分离,只是不如爱自己。人之所以没有意识到,或即便听说也不相信内在人的存在,是因为他的生活就沉浸在肉体和感官事物中,这些事物永远看不到任何内层之物;内层事物能看到外层之物,但外层事物却无法看到内层之物。以视觉为例:内在视觉能看到何为外在视觉,而外在视觉却看不到何为内在视觉。或以理解力和理性为例:理解力和理性能感知何为记忆知识或事实知识及其性质,反过来却不行。人没有意识到或不相信内在人的存在,其进一步的原因是,他不相信死亡时与肉体分离的灵的存在,几乎不相信被称为灵魂的内在生命的存在。事实上,当感官肉体人思想与肉体分离的灵时,他觉得这是不可能的事,因为他将肉体视为生命的居所,并从以下事实确认这种观念,即:动物也有生命,但死后却没有继续活着,此外还有其它许多考虑。这一切都是他活在肉体和感官事物中的结果;就本身而言,这种生活与动物的生活差不多。唯一区别在于,人能思考并推理凡他所遇到的事;但他甚至不去反思这种动物所不具备,或说将他置于动物之上的能力。然而,这并不是将外在人与内在人分离的主要原因,因为大多数人都屈服于这种不信,学识渊博的人比简单人更甚。造成这种分离的主要原因是爱自己;爱世界也造成分离,但不如爱自己。人之所以没有意识到这一点,是因为他的生活缺乏仁爱;当他的生活缺乏仁爱时,他怎能看到对自己的爱及其欲望的生活如此违背天堂之爱呢?此外,对自己的爱及其欲望里面还有一种产生快乐的燃烧火焰,这种快乐如此触动一个人的生命,以至于他几乎不相信它并不构成永恒的幸福本身。因此,许多人也认为永恒的幸福在于肉身生活结束后成为大的,被其他人,甚至被天使服侍;而他们自己却不愿服侍任何人,除非为了隐藏的动机,即服侍他们自己。在这种时候,他们声称他们只愿服侍主是一个谎言,因为那些以爱自己为动机的人甚至想要主也服侍他们,并且这种事越不发生,他们就越退离。因此,他们心里怀有成为主人自己并统治整个宇宙的渴望。当大多数人,甚至所有人都是这个样时,不难想象这将是一种怎样的统治!这岂不是地狱的统治?因为在地狱,每个人都爱自己胜过他人。这就是隐藏在爱自己里面的东西,或说是爱自己的内在特征。由此可见爱自己是何性质,我们也可从以下事实看出这一点,即:它里面隐藏着对所有不像奴隶那样顺服它之人的仇恨。它因隐藏着仇恨,故也隐藏着报复、残忍、欺骗和其它许多难以启齿的邪恶。然而,相爱是唯一的天堂之爱。相爱在于一个人不仅说,还承认并相信他完全不配,是卑鄙污秽的东西,主以其无限怜悯不断把他从地狱拉回并扣留,尽管他总是试图,甚至渴望一头扎进地狱。他之所以需要承认并相信这一点,是因为这是真的。不是主或天使为了获得他的臣服而想叫他承认并相信这一点,而是为了防止他高抬自己,或因骄傲而膨胀,尽管他本来就是这样。这就像听到粪便自称是纯金,或粪堆上的苍蝇自称是天堂鸟。因此,一个人越承认并相信自己本来的样子,就越退离对自己的爱及其欲望,并憎恶自己。他越这样做,就越从主接受天堂之爱,也就是相爱;这爱就在于愿意服侍所有人。他们就是“最小的”所指的人,这些人在主的国里会成为最大的(参看马太福音20:26-28; 路加福音9:46-48)。这些考虑表明是什么将外在人与内在人分离,主要是对自己的爱;而将外在人与内在人结合在一起的,主要是相爱;这爱永远不可能获得,除非对自己的爱退离,因为两者是完全对立的。内在人仅仅是相爱。人的灵本身或灵魂是死后活着的内层人。它是器官性的,因为只要人活在这个世界上,它就与肉体结合。这内层人,也就是他的灵魂或灵,不是内在人(译注:内在人英文是internal man;内层人英文是 interior man);但当内层人有相爱在里面时,这内在人就在这内层人里面。属于内在人的事物是主的,以至于可以说内在人就是主。但只要一位天使或一个世人过着相爱的生活,主就会赐予他天堂的自我,以致他只感觉他凭自己行善,所以内在人被归于人,就好像是他自己的。然而,那些彼此相爱的人都承认并相信一切良善和真理都不是他们的,而是主的。他们承认并相信他们爱人如己的能力(尤其如果他们像天使,他们爱人胜己的能力)是主的恩赐;他们越不承认这恩赐是主的,就越远离这恩赐及其幸福。

属天的奥秘 #3863

3863.“因为她说

3863.“因为她说,耶和华看见”在至高意义上表预见,在内在意义上表信,在内层意义上表理解,在外在意义上表看见,在此表从主所接受的信。这从“看见”的含义清楚可知,如下文所述。前面的阐述表明,以雅各十二个儿子命名的十二支派表示真理与良善,或信与爱的全部事物,因而表示教会的全部事物;还表明,每个支派表示某种普遍划分,因而十二支派表示囊括和包含凡属教会的一切具体事物在里面的普遍划分,在普遍意义上表示属于主国度的一切事物。“流便”所表示的普遍划分是指,信是第一个普遍划分,这是因为人正在重生或变成教会时,他必须首先学习并吸收信,也就是属灵真理的事物,他正是藉着信或真理的教义被引入重生。因为人具有这样的性质,他凭自己不知道何为天上的良善,而是必须通过教义,也就是所谓的信之教义学习它。信的一切教义皆视生命为目的,并且它因拥有生命,故也拥有良善,因为良善是生命的总括和实质。
古人争论的焦点就是谁是教会头生的,是信之真理还是爱之良善。那些认为信之真理是头生的之人通过外在表象争论,并确定这种真理是头生的,因为它是并应是首先要学习的,还因为人通过它被引入良善。但他们不知道,良善本质上是头生的,它被主通过内在人被注入,以便内在人能采纳并接受通过外在人被引入的真理。他们也没有意识到,良善含有来自主的生命在里面,或真理若不经由良善而来,就没有任何生命可言,以至于良善就是真理的灵魂,并将真理归为己有,以真理为衣,如同灵魂以身体为衣。由此可见,在人重生期间,从外在表象上看,真理占据第一位,可以说是头生的;尽管本质上良善占据第一位,是头生的,并且一旦人重生了,它就实实在在地占据第一位。这就是真相(参看3539, 3548, 3556, 3563, 3570, 3576, 3603, 3701节)。
本章和此前几章所论述的主题是属世层的重生,此处的主题是它的第一个状态,也就是通过真理被引入良善的状态,故雅各的头生子,或流便以“耶和华看见”为名,“耶和华看见”在内在意义上表示源于主的信。就本身而言,信包括理解中的信和意愿中的信。知道并理解信之真理被称作认知中的信,而意愿真理则被称作意愿中的信。前者,就是认知中的信就是“流便”所表示的信,而后者,就是意愿中的信,则是“西缅”所表示的信。谁都能看出,认知中的信,或理解真理的能力先于意愿中的信,或实际意愿真理而来。因为当一个人不知道诸如天上良善之类的事物时,他必须首先知道它的存在,然后在能意愿它之前理解它是什么。
“看见”在外在意义上表示看见,这是显而易见的,无需解释。“看见”在内层意义上表示理解,这同样是显而易见的,因为内在人的看见无非是理解,这也是为何在日常用语中,理解被称作内视,并且光这个词就用来论及它,以及外视,并被称作智性之光(intellectual light)。“看见”在内在意义上表示从主所接受的信,这一点从以下事实清楚看出来:内层认知除了以真理与良善为目标外,并没有其它目标,因为这些是信的目标。以信之真理为目标的这种内层认知或内视,并不像以涉及文明道德生活的真理为目标的认知那样显明自身,因为它存在于后者里面,居于天堂之光。只要人居于尘世之光,这天堂之光就处在模糊的状态。然而,它仍向那些重生之人揭示它自己,尤其藉着良知来揭示。“看见”在至高意义上明显表示预见,因为论及主的智慧是一种无限的智慧,这种智慧无非是预见。“流便”以之为名的“看见”在内在意义上表示从主所接受的信,这一点从圣言中的许多经文明显看出来。对此,引用以下经文:
耶和华对摩西说,你制造一条火蛇,挂在杆子上,凡被咬的,一望这蛇,就必得活。摩西便制造一条铜蛇,挂在杆子上,凡被蛇咬的,一望这铜蛇,就活了。(民数记21:8-9)
铜蛇代表主的外在感官或属世直觉(参看197节);“铜”表示属世之物(425, 1551节)。对祂的信由那些看见或望它的人活了来代表,对此,主自己在约翰福音中教导说:
摩西在旷野怎样举蛇,人子也必照样被举起来;叫一切信祂的,不至灭亡,反得永生。(约翰福音3:14-15)
以赛亚书:
主说,你去对这百姓说,你们听是要听见,却不明白;看是要看见,却不晓得。要使这百姓心蒙脂油,耳朵发沉,眼睛昏迷。恐怕眼睛看见,耳朵听见,心里明白。(以赛亚书6:9-10)
很明显,“看见,却不晓得”在此表示理解真理,却不承认它。“眼睛昏迷,恐怕眼睛看见”表示剥夺他们对真理的认知;“看见”在此表示信主,这一点从主在马太福音(13:13-14)和约翰福音(12:36-37, 39-40)中的话清楚可知。
以西结书:
人子啊,你住在悖逆的家中,他们有眼睛可以看,却看不见,有耳朵可以听,却听不见。(以西结书12:2)
“有眼睛可以看,却看不见”表示他们能理解信之真理,却不意愿,这是由于“悖逆的家”所表示的邪恶,这邪恶会给虚假带来一种不真实的光,给真理带来黑暗,如以赛亚书中的这些话:
这是悖逆的百姓、说谎的儿女,不肯听从耶和华训诲的儿女;他们对先见说;不要看;对见异象的人说,不要为我们去见正直的事,要向我们说柔和的话,看虚幻的事。(以赛亚书30:9-10)
又:
在黑暗中行走的百姓看见了大光;住在死荫之地的人有光照耀他们。(以赛亚书9:2)
“看见大光”表示接受并相信信之真理。经上说,天上的光照耀那些有信的人,因为天堂之光就是就是出自神性良善的神性真理。
又:
耶和华将沉睡的灵浇灌你们,封闭你们的眼,蒙盖你们的先知,你们的头就是先见。(以赛亚书29:10)
“封闭眼”表封闭对真理的认知,“眼”表认知(参看2701节)。“蒙盖先见”表蒙盖那些知道并教导信之真理的人。在过去,“先见”被称为“先知”,“先知”表那些施行教导的人,以及教义的真理(参看2534节)。又:
祭司和先知因浓酒犯错;他们在那些看见的人当中犯错,在审判时跌跌撞撞。(以赛亚书28:7)
此处的意思是一样的。他们跌跌撞撞所行的“审判”表示信之真理(参看2235节)。又:
那能看的人,眼不再昏迷;能听的人,耳必得听闻。(以赛亚书32:3)
又:
你的眼必见王的荣美,必见辽阔之地。(以赛亚书33:17)
“见王的荣美”表出自主并凭良善被视为荣美的信之真理。“见辽阔之地”表爱之良善。因为“王”表信之真理(参看1672, 2015, 2069, 3009, 3670节);这真理凭良善而以“荣美”来论及(553, 3080, 3821节);“地”表爱之良善(620, 636, 3368, 3379节)。马太福音:
心里洁净的人有福了,因为他们必得见神。(马太福音5:8)
此处很明显,“见神”是指相信祂,因而凭信看见祂;因为凡拥有信的人都通过信见神,因为神就在信里面,且在那构成正信之信里面。
又:
倘若你一只眼叫你跌倒,就把它剜出来;你只有一只眼进入永生,强如有两只眼被丢在火烧的地狱(希腊文:欣嫩子谷)。(马太福音18:9)
此处也很明显,“眼”不是指眼睛,也不是说眼要被剜出来,因为叫人跌倒的,不是眼睛,而是此处“眼”所表示的对真理的理解(2701节)。“只有一只眼进入永生,强如有两只眼被丢在火烧的地狱”表示不知道、理解信之真理强如知道、理解它们,却过着邪恶的生活。
同一福音书:
你们的眼睛是有福的,因为看见了;你们的耳朵也是有福的,因为听见了。我实在告诉你们:从前有许多先知和义人渴望看你们所看的,却没有看见。(马太福音13:16-17;约翰福音12:40)
此处“看见”表知道并理解构成对主之信的事物,因而表示信。因为他们有福不是因为他们看见了主,看见了祂的神迹,乃因他们信。这一点从约翰福音中的这些话可以看出来:
我对你们说过,你们已经看见我,还是不信。我父的意思是叫一切见子而信的人得永生。这不是说有人看见过父,惟独与父同在的,祂看见过父。我实实在在地告诉你们:信我的人有永生。(约翰福音6:36, 40, 46-47)
“看见还是不信”表示知道信之真理还是不接受它们,“见而信”表示知道并接受它们。“不是说有人看见过父,惟独与父同在的,祂看见过父”表示神性良善若不藉着神性真理就无法得到承认。“父”是指神性良善,“子”是指神性真理(参看3704节)。因此,内义就是,没有人能拥有属天良善,除非他承认主。
同样在同一福音书:
从来没有人见过神,除了父怀里的独生子将祂表明出来。(约翰福音1:18)
又:
耶稣说,人看见我,就是看见那差我来的。我到世上来,乃是光,叫凡信我的,不住在黑暗里。(约翰福音12:45-46)
此处经上明确声称“看见”表示信,或拥有信。又:
耶稣说,你们若认识我,也就认识我的父。从今以后,你们认识祂,并且已经看见祂。人看见了我,就是看见了父。(约翰福音14:7, 9)
又:
就是真理的圣灵,乃世人不能接受的,因为不见祂,也不认识祂;我不撇下你们为孤儿,我必到你们这里来。还有不多的时候,世人不再看见我;你们却看见我,因为我活着,你们也要活着。(约翰福音14:17-19)
此处“看见”表拥有信,因为唯独通过信才能看见主。实际上,信是爱的眼睛,因为主正是被爱经由信看见,爱是信的生活。因此,经上说“你们却看见我,因为我活着,你们也要活着”。
又:
耶稣说,我为审判到这世上来,叫不能看见的,可以看见;能看见的,反瞎了眼。法利赛就说,难道我们也瞎了眼吗?耶稣对他们说,你们若瞎了眼,就没有罪了;但如今你们说,我们能看见,所以你们的罪还在。(约翰福音9:39-41)
此处“能看见的”表示那些自以为比别人更聪明的人,对于他们,经上说“反瞎了眼”,也就是不接受信。“不能看见”或“瞎了眼”论及那些处于虚假的人,以及那些无知之人(参看2383节)。路加福音:
神国的奥秘只叫你们知道;至于别人,就用比喻,叫他们看也看不见,听也听不明。(路加福音8:10)
又:
我实在告诉你们,站在这里的,有人在没尝死味以前,必看见神的国。(路加福音9:27;马可福音9:1)
“见神的国”表相信。又:
耶稣对门徒说,日子将到,你们巴不得看见人子的一个日子,却不得看见。(路加福音17:22)
这论述的是时代的终结,或教会的末期,此时信不复存在。
又:
到了同他们坐席的时候,耶稣拿起饼来,祝谢了,掰开,递给他们。他们的眼睛开了,这才认出祂来。(路加福音24:30-31)
这次事件的意思是,主通过良善,而非没有良善的真理显现,因为“饼”表示爱之良善(276, 680, 2165, 2177, 3478, 3735, 3813节)。从这些和其它经文明显可知,“看见”在内在意义上表示从主所接受的信,因为除了出自主的信外,其它信并非正信。这信能使人“看见”,也就是相信。而源于自我或人自己的东西之信并非信,因为它使人视虚假为真理,视真理为虚假;他若视真理为真理,却仍看不见,是因为他不信,因为他在它们里面看见他自己,而不是看见主。
“看见”表示拥有对主的信,这一点从前面关于天堂之光的反复说明很清楚地看出来,即天堂之光来自主,故含有聪明和智慧,因而含有对祂的信在里面,因为对主之信从内在存在于聪明和智慧里面。因此,如天使那样通过那光“看见”无非表示对主之信。主自己也在这光里面,因为这光从祂发出。这光也是在那些拥有对主的信之人的良知里面闪耀的光,尽管活在肉身时,此人并未意识到这一事实,因为那时这光被尘世之光模糊了。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