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威登堡神学著作
1603.“罗得与亚伯兰分离以后”表示当外在人的欲望被移除,以至于不再碍事时。这从“罗得”代表外在人,以及关于他的分离,也就是那些将造成阻碍的事物被分离出去的阐述清楚可知。这些被移除后,内在人或耶和华就与外在人,即主的人性或人身本质行如一体。前面所说的不一致的外在事物,就是那阻碍内在人在作用于外在人时使外在人与它自己成为一体的(1547, 1563:2, 1568, 1581, 1594节)。外在人只是一种工具或器官,本身根本没有任何生命。然而,它能从内在人那里接受生命,这时就看似外在人从自己拥有生命。
但对主来说,祂逐出遗传之恶,从而洁净祂的人性或人身本质的器官元素后,这些也接受生命,好叫在内在人方面已经是生命的主也在外在人方面成为生命。这就是约翰福音中“荣耀”所表示的:
耶稣就说,如今人子得了荣耀,神在祂身上也得了荣耀。如果神在祂身上得了荣耀,那么神也要因自己荣耀祂,并且要快快地荣耀祂。(约翰福音13:31-32)
同一福音书:
父啊,时辰到了。愿你荣耀你的儿子,使儿子也荣耀你。父啊,现在求你用你自己的自我,用未有世界以先,我与你同享的荣耀荣耀我。(约翰福音17:1, 5)
又:
耶稣说,父啊,愿你荣耀你的名。当时就有声音从天上来,我已经荣耀了它,还要再荣耀。(约翰福音12:28)
10131.“这就是你每天所要献在坛上的”表在天堂和教会中,总体上涉及对主的接受之物。这从“这就是你每天所要献在坛上的”的含义清楚可知,“这就是你每天所要献在坛上的”是指在天堂中,总体上涉及对主的接受之物。因为“坛”表示天堂里的主之神性(参看10129节),因而也指对祂的接受;而“这就是你所要献在坛上的”表示总体上涉及它之物。因为接下来的话论及要每天献上的羔羊燔祭,这些供物代表总体上涉及对主的接受之物。“羔羊”表示纯真之良善,纯真之良善是唯一接受主的东西,因为没有纯真之良善,对主的爱是不可能存在的,对邻之仁,以及凡含有生命在里面的信也是不可能存在的,总体上凡含有神性之物在里面的良善同样不可能存在(参看10021节提到的地方)。这就是为何“这就是你每天所要献在坛上的”表示在天堂和教会中,总体上涉及对主的接受之物。当说到“天堂”时,也是指教会,因为主在地上的天堂就是教会;教会在谁里面,天堂也在谁里面;因为主在他里面;主在哪里,天堂就在哪里。此外,教会与天堂构成一体,因为它们联结在一起,不可分割,彼此依赖。将它们联结在一起的,是圣言;圣言有主在里面,主就是圣言(约翰福音1:1ff)。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