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威登堡神学著作

属天的奥秘 #1799

1799.“看哪,我

1799.“看哪,我家中的儿子才是我的继承人”表示主的国度将只有外在之物,这从“继承人”和“继承”的含义清楚可知。成为一个继承人或继承表示主国度中的永生。凡在主国度中的人都是继承人,因为他们生命的源头是主的生命,或说他们靠主的生命活着,而主的生命是相爱的生命,他们由此被称为“儿子”。凡拥有主的生命在里面的人都是主的儿子或继承人,因为他们的生命来自主,他们是从主生的,也就是被主重生。那些从某人而生的人就是这个人的继承人;所有正在被主重生的人也是如此,因为在这种情况下,他们正接受主的生命。
主的国度有外在的人,相对内在的人和内在的人。住在第一层天堂的善灵是外在的,住在第二层天堂的天使灵是相对内在的,而住在第三层天堂的天使是内在的。那些外在的人与主的关系不像那些相对内在的人那样亲密或接近,而那些相对内在的人与主的关系又不像那些内在的人那样亲密或接近。主出于神性之爱或怜悯愿意所有人都接近祂自己,甚至不愿他们站在门口,也就是在第一层天堂,而是愿意他们都在第三层天堂;倘若可能,不仅与祂自己同在,而且还在祂自己里面。这就是神性之爱或主的爱。但由于那时教会仅处于外在,所以祂用这些话来表达不满,说:“看哪,我家中的儿子才是我的继承人”,以此表示祂的国度将只有外在之物。但安慰和关于内在之物的应许随之而来,如接下来的几节所描述的(1800-1810节)。
至于何为教会的外在,这在前面已经阐明(参看1083, 1098, 1100, 1151, 1153节)。教义本身并不构成外在,更不构成内在,如前所述。就主而言,使得教会彼此有别且相互分离的并不是它的教义,而是照着教义的生活。所有教义只要是纯正的,就都视仁爱为它们的基本原则。教义除了教导人们应当成为哪种人,或应当如何生活外,还能教导什么呢?
在基督教界,正是教义使得教会不同且分离。人们基于教义而自称天主教徒、路德宗信徒、加尔文教徒,改革宗教徒(或新教教徒)和福音派教徒,以及其它名称。这些名称仅仅是从教义生出来的;如果我们视对主之爱和对邻之仁为信仰的首要原则,那么这种情况永远不会出现。在这种情况下,这些教义仅仅是关于信之秘密的不同观点。真正的基督徒会让每个人照着自己的良心持守这些观点,并从心里说,一个作为一个基督徒生活,也就是照着主的教导生活的人才是一个真正的基督徒。倘若如此,那么所有不同教会将成为一个教会,而唯独从教义出来的一切纷争都将消失。事实上,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一切仇恨都将顷刻间烟消云散,而主的国会降临在地上。
大洪水之后随即出现的古教会就具有这种性质,尽管它分散在许多国家当中;也就是说,人们虽在教义问题上彼此分歧很大,但仍使得仁爱成为首要事物。而且他们不是从属于信的教义的角度,而是从属于生活的仁爱的角度来看待敬拜。这就是他们都有“一种语言和一样的话”(创世记11:1)的意思(对此,参看1285节)。

属天的奥秘 #2541

2541.“召了他的

2541.“召了他的众臣仆来”表示理性概念和记忆知识或事实知识。这从圣言中“臣仆”(即仆人)的含义清楚可知,对此,容后再述(20:14;2567节)。一个在主国度,或系主国度的人里面有属天事物、属灵事物、理性概念、记忆知识或事实知识和感官印象;这一切按一种层级结构来排列。属天事物和属灵事物占据第一位,是主的;理性概念按顺序在它们之下,并为它们服务;记忆知识或事实知识则在理性概念之下,并为它们服务;最后,感官印象在记忆知识或事实知识之下,并为它服务。凡服从,或提供服务的事物相对来说都是仆人,并在圣言中被称为“仆人”。
只根据感官印象和记忆知识或事实知识思考的人都没有意识到这种层级结构的存在,或说这些事物按它们的规定顺序存在。不过,凡对它们有所了解的人仍只有一个最模糊的观念,因为他们仍沉浸于肉体兴趣或肉体事物。然而,天使却拥有一个完美的清晰观念,因为天使所思想的成千上万、甚至数百万个单独观念向世人只呈现为一个单一的模糊观念。例如此处这些话:“亚比米勒召了他的众臣仆来,在他们耳边将这一切话都说了;这些人都非常害怕。”天使在这些话中感知到的奥秘比世人所能理解,甚至所能相信的还要深;也就是说,他们感知到主如何将理性概念和记忆知识或事实知识带入服从的状态;事实上是以这种方式带入的:主不是把理性概念和记忆知识或事实知识,而是把起来反对教义的属天和属灵事物的情感带入这种状态;因为当这些情感被带入服从的状态时,理性概念和记忆知识或事实知识也被带入服从的状态,同时被带入秩序。这些事对天使来说,只是一些最普通、最一般的事;但它们对世人来说,恐怕是一些最模糊或难以理解的事。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