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威登堡神学著作
1799.“看哪,我家中的儿子才是我的继承人”表示主的国度将只有外在之物,这从“继承人”和“继承”的含义清楚可知。成为一个继承人或继承表示主国度中的永生。凡在主国度中的人都是继承人,因为他们生命的源头是主的生命,或说他们靠主的生命活着,而主的生命是相爱的生命,他们由此被称为“儿子”。凡拥有主的生命在里面的人都是主的儿子或继承人,因为他们的生命来自主,他们是从主生的,也就是被主重生。那些从某人而生的人就是这个人的继承人;所有正在被主重生的人也是如此,因为在这种情况下,他们正接受主的生命。
主的国度有外在的人,相对内在的人和内在的人。住在第一层天堂的善灵是外在的,住在第二层天堂的天使灵是相对内在的,而住在第三层天堂的天使是内在的。那些外在的人与主的关系不像那些相对内在的人那样亲密或接近,而那些相对内在的人与主的关系又不像那些内在的人那样亲密或接近。主出于神性之爱或怜悯愿意所有人都接近祂自己,甚至不愿他们站在门口,也就是在第一层天堂,而是愿意他们都在第三层天堂;倘若可能,不仅与祂自己同在,而且还在祂自己里面。这就是神性之爱或主的爱。但由于那时教会仅处于外在,所以祂用这些话来表达不满,说:“看哪,我家中的儿子才是我的继承人”,以此表示祂的国度将只有外在之物。但安慰和关于内在之物的应许随之而来,如接下来的几节所描述的(1800-1810节)。
至于何为教会的外在,这在前面已经阐明(参看1083, 1098, 1100, 1151, 1153节)。教义本身并不构成外在,更不构成内在,如前所述。就主而言,使得教会彼此有别且相互分离的并不是它的教义,而是照着教义的生活。所有教义只要是纯正的,就都视仁爱为它们的基本原则。教义除了教导人们应当成为哪种人,或应当如何生活外,还能教导什么呢?
在基督教界,正是教义使得教会不同且分离。人们基于教义而自称天主教徒、路德宗信徒、加尔文教徒,改革宗教徒(或新教教徒)和福音派教徒,以及其它名称。这些名称仅仅是从教义生出来的;如果我们视对主之爱和对邻之仁为信仰的首要原则,那么这种情况永远不会出现。在这种情况下,这些教义仅仅是关于信之秘密的不同观点。真正的基督徒会让每个人照着自己的良心持守这些观点,并从心里说,一个作为一个基督徒生活,也就是照着主的教导生活的人才是一个真正的基督徒。倘若如此,那么所有不同教会将成为一个教会,而唯独从教义出来的一切纷争都将消失。事实上,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一切仇恨都将顷刻间烟消云散,而主的国会降临在地上。
大洪水之后随即出现的古教会就具有这种性质,尽管它分散在许多国家当中;也就是说,人们虽在教义问题上彼此分歧很大,但仍使得仁爱成为首要事物。而且他们不是从属于信的教义的角度,而是从属于生活的仁爱的角度来看待敬拜。这就是他们都有“一种语言和一样的话”(创世记11:1)的意思(对此,参看1285节)。
6207.天使的流注主要进入人的良知,良知里面有一个他们能进入其中进行运作的层面。该层面就存在于人的内层里面。良知是双重的,即内在和外在的。内在良知涉及属灵的良善与真理;外在良知涉及公义与公平。如今,这后一种良知存在于许多人中间;但内在良知只存在于极少数人中间。即便如此,那些具有外在良知的人在来世仍会得救;因为他们是这种人:他们若违背良善与真理,或公义与公平行事,就会感到内心的痛苦和折磨。他们有这种感受,不是因为这样做丧失了地位、利益或名声,而是因为违背了良善与真理,或公义与公平。不过,哪里没有这两种良知存在,哪里就有某种低劣的其它东西有时假装良知。也就是说,假装良知会使得人们去行真理与良善、公义与公平,但不是出于对它们的爱,而是为了自我、为了地位和个人利益。当不利的事临到这些人身上时,他们也会感到痛苦和折磨。但这种良知根本不是良知,因为它属于对自我和世界的爱,里面没有任何爱神爱邻之物。因此在来世,它便看不到了。
像这样的人也能履行重要职责,和那些具有真正良知的人一样;因为就外在形式而言,他们做的事都是一样的;但他们做这些事是为了自己的地位和名声。因此,他们越是害怕丧失这些东西,就越能更好地履行有利于邻舍和国家的公共职责。而那些不害怕丧失这些东西的人则是国家中完全可有可无的成员。那些具有虚假良知的人甚至不知道何为良知,当从别人那里听说何为良知时,他们还会嘲笑它,认为它是简单或精神错乱的产物。说这些话是为了叫人们知道这种流注的性质,也就是说,良知是天使能流入其中的层面,天使甚至能流入那里对良善与真理、公义与公平的情感;他们以这种方式在不拿走此人自由的情况下来约束他。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