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威登堡神学著作

属天的奥秘 #1834

1834.“有鸷鸟下

1834.“有鸷鸟下来落在这些尸体上”表示邪恶和由此衍生的虚假,它们试图毁灭(属天和属灵之物)。这从“鸷鸟”的含义清楚可知,“鸷鸟”是指虚假。在圣言中,鸷鸟(即猛禽或捕食鸟)表示真理(如前所示,776-777, 986, 988, 1826节),在反面意义上也表示虚假;在圣言中,这类事物几乎都有正反两方面的意义。前面说明(778, 866, 988节),鸷鸟(即猛禽或捕食鸟)也表示虚假。谁都能看出,这个细节表示某个奥秘,否则不值一提。至于这个奥秘是什么,这在前面也已说明,并且从内义上的思路明显可知,即:它涉及教会的状态。
当主兴起一个教会时,它一开始是无可挑剔的。那时,每个人都爱别人如同自己的弟兄姊妹,这从主降临后的初期教会清楚可知。在那些日子,所有教会成员都如弟兄姊妹般生活在一起,也称呼彼此为弟兄姊妹,并彼此相爱。但随着时间推移,仁爱逐渐冷淡并消失,并且随着它消失,邪恶取而代之,虚假连同这些邪恶一起钻进来。分裂和异端便由此产生,如果仁爱继续掌权,并兴盛起来,这种情况永远不会出现,因为那时,他们甚至不会将分裂称为分裂,也不会将异端称为异端,而是称为符合各人信仰的教义。他们会把这种教义留给每个人的良心来决定,只要它不否认基本原则,也就是主,永生和圣言,并且不违背神性秩序,也就是十诫。
当仁爱消失时,在教会取代仁爱的邪恶和由此产生的虚假就是此处被亚伯兰赶走,也就是被亚伯兰在此所代表的主赶跑的“鸷鸟”所表示的。亚伯兰只是赶走了鸷鸟,根本没有赶走任何邪恶和虚假。天堂也不认识亚伯拉罕,而是看他和看其他任何人一样,凭自己都完全无能为力。天堂只承认主,唯独主拥有成就万事的能力,正如以赛亚书所说的:
你是我们的父,因为亚伯拉罕不认识我们,以色列也不承认我们。耶和华啊,你是我们的父,我们的救赎主;你的名从万古而来。(以赛亚书63:16)

属天的奥秘 #10683

10683.“因为我

10683.“因为我是按这话与你和以色列立约的”表通过这些真理而与那些处于外在和内在敬拜的人结合。这从“按这话”、“立约”和“以色列”的含义,以及“摩西”的代表清楚可知:“按这话”是指通过这些要遵守的首要真理,如前所述(10682节);“立约”是指结合(665, 666, 1023, 1038, 1864, 1996, 2003, 2021, 6804, 8767, 8778节);“摩西”,经上说约就是与他和以色列立的,是指圣言、教会和敬拜的外在形式,这外在形式含有内在之物在里面(10563, 10571, 10607, 10614节);“以色列”是指教会和敬拜的内在(4286, 4292, 4570, 6426节)。这解释了为何经上说约是与摩西和以色列立的。经上并没有说“与以色列人”立约,因为在本章和前一章,“以色列人”都表示那些对没有内在之物的教会、敬拜和圣言的外在感兴趣的人(10454-10457, 10461, 10498, 10549-10551, 10570, 10575, 10629节)。  在此必须简要说明,什么叫圣言、教会和敬拜的内在;什么叫含有内在之物在里面的它们的外在;什么叫没有内在之物的外在。如果人们为了真理本身的缘故,出于一种内在情感,因而出于属灵情感而喜欢实行真理,那么他们所遵守的,就是圣言、教会和敬拜的内在。如果人们为了真理本身的缘故,出于一种外在情感,因而出于属世情感而喜欢真理,那么他们所遵守的,就是含有内在之物在里面的它们的外在。后一种人是教会的外在成员,而前一种人是教会的内在成员;因为每个教会都有内在成员和外在成员。但那些处于没有内在之物的外在敬拜的人不是为了真理本身的缘故,而是为了世上的利益而喜欢真理;因此,他们若不是为了自己的利益,或是为了让别人看到,就不喜欢实行真理。这些人不在教会之内,而是在教会之外。  当那些为了真理本身的缘故,出于一种内在或属灵的情感而喜欢实行真理的人听见真理时,他们就感到欣喜,并思想当如何照之生活。但当那些为了真理本身的缘故,出于一种外在或属世的情感而喜欢真理的人听见真理时,他们也感到欣喜,但不会思想当如何照之生活,尽管他们没有意识到一种来自内在源头的流注会促使他们去过这样一种生活。然而,那些为了世上的利益而喜欢真理的人不会思想当如何生活;他们也不接受来自一个内在源头的任何流注。他们只是将真理交付记忆,以便能谈论它们。  那些为了真理本身的缘故而喜欢实行真理的人是爱主的,因为真理来自主,主通过他们意愿并实行真理而使得真理成为良善,从而使得真理成为一个人生命的一部分。因为真理在进入一个人的意愿之前,不会成为他生命的一部分。它在其意愿中的存在从以下事实可以得知并被发觉,即:此人实行真理;尤其这一事实:他喜欢实行真理;因为一个人意愿真理到何等程度,他就喜欢真理到何等程度。  主在马太福音中是如此描述为了真理本身的缘故,并为了照之生活而喜欢真理:  接待你们的,就是接待我;接待我的,就是接待那差我来的。人因为先知的名接待先知,必得先知的赏赐;人因为义人的名接待义人,必得义人的赏赐。无论何人,因为门徒的名,只把一杯凉水给这小子里的一个喝,我实在告诉你们,这人决失不了他的赏赐。(马太福音10:40-42)  人若不了解圣言的内义,不可能知道“因为先知的名接待先知,因为义人的名接待义人,因为门徒的名接待主的门徒”表示什么,也不知道这些人将照着接待而得赏赐这句话是什么意思。没有内义,谁知道因别人的名而接待他表示什么呢?  但那些熟悉内义的人不会关注人,只关注这个人所表示的事物,因而不会关注一个门徒或先知,而是关注门徒和先知所表示的事物。就内义而言,“门徒”表示在生活中所实践的真理;“先知”表示教义的真理;“因某人的名”表示由于他的品性。由此明显可知主说的这些话表示什么,即:那些为了真理本身的缘故而喜欢真理的人,和那些为了真理本身的缘故而喜欢实行真理的人是爱主的,并将天堂接入到自己里面;因为主所赋予的赏赐就是为了真理的缘故而对真理的情感,为了真理的缘故而对真理的情感就含有天堂在里面。  “门徒”表示整体上爱和信的一切,因而具体地表示那些被主引导的人(可参看3488, 3858e, 6397节);“先知”表示教义的真理(2534, 7269节);“名”表示品性或本质(144, 145, 1896, 2009, 2724, 6674, 9310节);“赏赐”表示对真理和良善的一种情感(3956, 6388节);对一个人的观念在内义上会转化为对某种事物的观念(5225, 5287, 5434, 8343, 8985, 9007, 10282节);为了真理本身的缘故而实行真理就是爱主(10336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