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威登堡神学著作
1921.“在你眼里怎样好,你就怎样待她吧”表示绝对掌控。这是显而易见的,无需解释。就内义而言,这句话代表和表示主凭自己的能力战胜、征服并逐出潜入这第一理性的遗传之恶。因为如我所说的(1893, 1895节),主的理性心智从作为父亲的内在人,也就是耶和华成孕,从作为母亲的外在人出生。凡从外在人出生的东西都拥有遗传元素在里面,因而也带有邪恶。这种东西就是主凭自己的能力战胜、征服并逐出,最后变成神性的东西。祂凭自己的能力如此行,这一点从本节经文的每一个细节清楚看出来,如经上说“你的婢女在你手中”,这表示祂将这理性置于祂的掌控权之下;现在说“在你眼里怎样好,你就怎样待她吧”,这表示对它的绝对掌控;接下来又说“撒莱羞辱她”,这表示征服。
这些话是对代表直觉真理的撒莱说的,主自己拥有直觉真理,并基于直觉真理思考,如前所述(1904, 1914节)。这真理赋予祂对理性心智,以及对作为外在人一部分的属世心智的绝对掌控。一个基于直觉真理思考,并从神性良善感知(这良善也是祂的,因为它是父的,祂没有其它灵魂)的人,必然凭自己的能力行事。祂因凭自己的能力征服并逐出祂的遗传之恶,故也凭自己的能力将人身或人性本质与神性本质合一,因为一个是另一个的结果。
从耶和华成孕的那一位除了耶和华之外,没有其它内在,也就是没有其它灵魂;因此,就其真正的生命而言,主就是耶和华自己。耶和华,或神性本质无法像使后代成孕的人父的灵魂那样被分割。这后代越远离父亲的形像,就越远离父亲,并随着年龄增长而越来越远离。这就是为何父亲对孩子的爱会随着孩子长大而减弱。但主不是这种情况。随着祂长大,就人身或人性本质而言,祂不是远离,而是不断接近,直到实现完美的合一。由此清楚可知,祂与耶和华父是一样的,如祂自己所清楚教导的(约翰福音14:6, 8-11)。
10309.“人若作与它类似的,为要制造它的气味”表源于自我的一种模仿,就是模仿通过对真理和良善的情感所表达的对神的敬拜。这从“作与它类似的”和“制造气味”的含义清楚可知:“作与它类似的”是指模仿对神的敬拜,因为“作”表示模仿,这话所论及的“香”表示对神的敬拜,如前所述;“制造气味”是指产生愉悦之物。由于这一切是通过对真理和良善的情感来实现的,故这些情感就是这种愉悦所表示的;因为“气味”表示对某种宜人之物的感知,因而表示愉悦之物(参看10292节)。显然,对它的任何模仿都是源于自我,或人自己的东西,因为经上说:“这人要从他民中剪除”。凡来自渴望真理和良善的一种情感的努力,若不是为了真理和良善的缘故,而是为了自我,都源于自我或人自己的东西;为了自我而做事就是为了作为目的的个人利益、重要地位和名声,而不是为了邻舍的拯救或福祉和主的荣耀而做的。因此,这种努力源于邪恶,而非源于良善;或也可说,它源于地狱,而非源于主。所以,这就是“人若作与它类似的,为要制造它的气味”所表示的源于自我的一种模仿,就是模仿通过对真理和良善的情感所表达的对神的敬拜的意思。因此,如此行的,是那些爱世界胜过天堂,爱自己胜过神的人。此外,当这种人暗自在心里思想时,他们根本不信天堂和主;但当他们公开思想时,如他们在世人面前谈论时的情形,就会出于比其他人更强烈的情感和信仰来谈论天堂和主。至于有多么强烈,则取决于他们对个人利益、重要职位和名声所充满的渴望程度。此时他们的状态是这样:他们内心是黑色的,而外表是亮白的,也就是说,他们是具有光明天使形状的魔鬼。因为他们那本应向天堂敞开的内层关闭了,向世界敞开的外层则打开。即便这时他们出于一种似乎属于爱的情感将自己的眼和手举向天堂,仍然像是精心制作以描绘这种姿势的雕像,他们也向天使显为这样的雕像。事实上,你能相信吗?地狱里就有很多这样的人,他们与类似他们的世人同在,并激动这些世人,尤其与那些出于自私的原因通过表达对真理和良善的情感而模仿对神的敬拜的传教士同在。这也是主允许的,因为与此同时,他们也履行一种功用或一种有用的功能;因为善人仍能适当地从他们那里接受圣言。他们能如此行是因为,无论圣言出自谁的口,一个人对圣言的接受都取决于主导这个人的良善的品质。但这些外在的东西纯粹是装样子,所以在来世也会被剥夺;这时,他们的灵就显为黑色,就像它在身体里时那样。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