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威登堡神学著作
2033.“你要谨守我的约”表示更紧密的合一。这从“约”的含义清楚可知,“约”是指合一和结合,如前所述(17:2, 4, 7;以及第一卷665, 666, 1023, 1038节)。此处重复提到的前面频繁提及的“约”是指一种更紧密的合一。就与亚伯拉罕有关的历史意义而言,经上只是说他要守约;但就论述主的内义而言,历史方面,或历史的东西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能论及主的事物,这些事物涉及更紧密的合一。主的人身或人性本质和祂的神性本质的合一不是立刻实现的,而是逐渐贯穿于祂的整个生命历程,从童年早期直到祂在世生命的结束。因此,祂不停地向荣耀,也就是合一攀升,正如约翰福音所说的:
耶稣说,父啊,愿你荣耀你的名。当时就有声音从天上来,我已经荣耀了它,还要再荣耀。(约翰福音12:28)
可参看前面的阐述(1690, 1864节)。
1838.“亚伯兰沉睡了”表示那时教会处于黑暗,这从“沉睡”的含义清楚可知。相对于“清醒”,“沉睡”是指一种黑暗的状态;该状态在此被归于亚伯兰所代表的主。沉睡或一种黑暗的状态不是临到了主,而是临到了教会。这种情形和来世的一样;在来世,主始终是太阳,即光本身;但在那里的恶人面前,祂显为黑暗,因为主照着各人的状态显现。因此,本节谈论的是处于一种黑暗状态之时的教会。
以荒废、惩罚和定罪为例:在圣言的许多经文中,它们都被归于主;而事实上,它们都属于教会成员,是他自我荒废、惩罚和定罪。在人看来,似乎是主在使人荒废,惩罚和定罪;由于表象是这样,所以经上照着表象这样说。人若不通过表象被教导,就根本不允许自己被教导。凡违背表象的东西,他既不相信也不明白,除非等到以后他拥有判断力,并被赋予仁之信的时候。
这同样适用于教会。当它处于黑暗状态时,主在教会成员眼里如此模糊,以至于他们看不见祂,也就是说,不承认祂。然而,变得模糊的,根本不是主,而是人,尽管主渴望在人里面并与他同在。尽管如此,模糊仍被归于主。这里的“沉睡”也是如此,它表示教会的一种黑暗状态。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