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威登堡神学著作
2075.“撒拉,一个九十岁的女人,还能生育吗”表示与良善结合的真理将实现这一切。这从“撒拉”的代表和含义,以及数字“九十”或“九”的含义清楚可知,“撒拉”代表并表示与良善结合的真理,也就是神性真理。令人不能不感到惊讶的是,亚伯拉罕的年龄“一百岁”竟然表示主的人身或人性本质的理性要与神性本质合一;而撒拉的年龄“九十岁”表示与良善结合的真理将实现这一切。但由于主的圣言只包含天上的神性之物,所以即便那里的数字也含有某种天上的神性事物。第一卷已经证明,圣言中的所有数字和所有名字一样,都表示真实事物(参看482, 487, 488, 493, 575, 647, 648, 755, 813, 893, 1988节)。
数字“九”表示结合,数字“九十”更表示结合,因为“九十”是九和十的乘积,而“十”表示余剩,结合通过余剩实现,如前所示(1988e节),这一点也可从以下代表和有意义的符号或象征清楚看出来,耶和华吩咐:
七月十日是赎罪日,这日要守为圣安息日;七月九日晚上,从这一晚到次日晚上,要庆祝安息日(利未记23:27, 32)。
就内义而言,这些细节表示通过余剩结合,也就是说,“九”表示结合,“十”表示余剩。一个神性奥秘就隐藏在这些数字里面,这一点从要守为圣的一年中的月份和日子很清楚地看出来,例如:每七天是一个安息日;每七月是一个圣安息日,如刚才所述;每七年同样如此;还有每七七年是一个禧年的开始(利未记23:3, 27-32; 25:4, 8-9)。这适用于圣言中的其它一切数字,如数字“三”,它和“七”意思差不多;“十二”,它表示信的一切事物;“十”,它和“十分之一”意思一样,都表示余剩(参看576节),等等。在此处从利未记引用的经文中,除非数字“十”和“九”含有奥秘在里面,否则经上决不会规定,七月十日是圣安息日,他们要在七月九日庆祝它。主的圣言在内义上就是这样,尽管这类事物在历史意义上并不明显。
这同样适用于关于耶路撒冷的记载,耶路撒冷在西底家第九年被尼布甲尼撒围困,十一年的四月九日,这城被攻破;对此,我们在列王纪下读到:
西底家掌权的第九年十月,就是这月的初十日,巴比伦王尼布甲尼撒来攻击耶路撒冷,于是城被围困,直到西底家王十一年。四月初九日,城里的饥荒非常严重,当地的百姓都没有粮食。城被攻破。(列王纪下25:1, 3-4)
当城里有饥荒,当地的百姓都没有粮食时的“第九年”、“十月”、“十一年”、“四月初九”在内义上表示通过信与仁的事物的结合不复存在;“城里有饥荒,当地的百姓都没有粮食”表示信荡然无存,仁也荡然无存。这就是这些话的内义,这内义根本没有显现在字面上。这类事物,或这类象征从圣言的历史部分比从预言部分更难看出来,因为历史如此迷惑头脑,以致它几乎不相信有什么更深层次的东西隐藏在里面。然而,一切事件都具有代表性,用来描述它们的这些话本身处处都具有灵义或象征性。这些事虽令人难以置信,却是真的(参看1769-1772节)。
2083.“你要给他起名叫以撒”表示神性理性,这从以撒的代表,以及他的“名”在内义上的含义清楚可知。首先,从以撒的代表可知:如前面各处所说的,亚伯拉罕代表主的内在人,而以撒代表主的理性人,雅各则代表主的属世人。主的内在人就是耶和华自己。祂的理性人因从祂的内在人进入外在人对记忆知识的情感的流注成孕(参看1896, 1902, 1910节),故是祂的神性与人性合一的产物。因此,“以实玛利”所代表的第一理性是人性,但通过主变成了神性,然后由“以撒”来代表。其次,从他名字的含义可知:以撒因“笑”而得名;而“笑”在内义上表示对真理的情感,这情感属于理性,如前所示(2072节),因此,以撒这个名在此表示神性理性。
主凭自己的能力将祂自己里面的人身或人性的一切都变成神性,因而不但将理性变成神性,还将祂的内在和外在感官部分,由此将身体本身也变成神性。祂以这种方式将人身或人性与神性合一。前面已经说明,不仅理性,而且感官部分,因而整个身体也都变成神性和耶和华(1414, 1428节)。谁都能从以下事实清楚看出这一点,即:唯独祂带着身体从死里复活,以其整个神性和整个人身或人性坐在神性能力的右手边。坐在神性能力的右手边表示拥有天上地上的一切权柄。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