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威登堡神学著作
2157.“我若在你眼前蒙恩”表示当主注意到那感知时,对祂状态的尊重。这从这句话本身,以及接下来的话,即“求你不要越过你的仆人”所包含的谦卑情感可以看出来,后一句话同样意味着一种谦卑的状态。圣言的每一个部分都有情感和主题在里面。属天天使感知诸如存在于内义中的圣言的情感;而属灵天使感知诸如存在于内义中的圣言的主题。那些感知内义上的圣言的情感之人根本不关注属于主题的词句,而是出于情感和该情感的一系列细节为自己形成各种观念,并以无穷的多样性而如此行。以此处这句话为例,即:“我若在你眼前蒙恩,求你不要越过你的仆人”,他们感知到的是在人身或人性中的主的谦卑状态,但仅仅是谦卑的情感。他们从这种情感以一种方式、多样性和无以言表的丰富为自己形成属天观念;这种属天观念几乎不能被称为观念,确切地说,应该被称为由情感和感知产生的如此多的“光”;这些“光”照着对包含在正被阅读的圣言中的事物的一系列情感而按着连续序列相继出现。
这表明属天天使的感知、思维和言语比属灵天使的更难以形容、更丰富得多,因为后者照着所用的一系列表达而局限于主题(关于属天天使的言语具有这种性质,可参看第一卷,1647节)。这解释了为何“我若在你眼前蒙恩”这句话在属天意义上表示当主注意到那感知时,对祂状态的尊重。此外,“在你眼前蒙恩”是用来表达尊重的一种习惯用语,这从拉班对雅各的尊重可以看出来:
拉班对他说,我若在你眼前蒙恩。(创世记30:27)
也可从雅各对以扫的尊重看出来:
雅各说,不然,我若在你眼前蒙恩。(创世记33:10)
类似例子也出现在圣言的其它地方。
9399.“摩西就取了血来,将血洒在百姓身上”表使人适合接受它。这从“祭物的血”和“洒在百姓身上”的含义清楚可知:“祭物的血”是指从主发出的神性真理,如前所述(9393节);“洒在百姓身上”是指使人适合接受它,因为“洒”表示流入,因而表示适合。从主发出的神性真理不断流入一个人,并形成他的理解力;事实上,若你愿意相信,没有从主发出的神之真理的不断流入,人什么也看不见、什么也学不到。因为从主发出的神性真理就是那光照人类心智并构成内在视觉,也就是理解力的光。这光因不断流入,故使每个人适合接受它。然而,那些接受它的人是过着一种良善生活的人,而那些不接受它的人是过着一种邪恶生活的人。即便如此,和前者一样,后者仍拥有看见并学习神性真理的能力,而且只要他们远离邪恶的行径,还拥有接受它的能力。这就是摩西洒在百姓身上的那一半血所表示的。
从主发出的神性真理就是那光照人类心智,并构成其内在视觉,也就是理解力的光(参看2776, 3167, 3195, 3636, 3643, 3993, 4405, 5400, 8644, 8707节)。在约翰福音中所表示的,也是这神性真理:
那光是真光,照亮一切进入世上的人。祂在世界,世界也是藉着祂造的,世界却不认识祂。(约翰福音1:9, 10)
此处论述的主题是圣言,也就是从主发出的神性真理。
凡心智健全的世人都有学习神之真理的能力,因而只要他远离邪恶的行径,还有接受它的能力,正如大量经历使我知道的那样。因为在来世,所有人,无论恶人还是善人,无一例外,都能学习并明白何为真理,何为虚假,以及何为良善,何为邪恶。但恶人虽能明白何为真理和良善,却不想去明白;因为他们的意愿和那里的邪恶会对抗,觉得厌恶。因此,当独自一人时,他们就又陷入其邪恶的虚假,并憎恶他们所明白的真理和良善。这同样适用于那些在世上虽明白真理,却弃绝它们的人。我由此清楚看出,从主发出的神性真理不断流入人类心智,使它们适合接受它;事实上,人们远离爱自己爱世界的邪恶行径到何种程度,它就在何种程度上被接受。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