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威登堡神学著作
2323.“晚上”是指察罚的时间,这从“晚上”的含义清楚可知。在圣言中,教会的状态被比作一年四季和一日四时:一年四季是指夏、秋、冬、春;一日四时是指午、晚、夜、晨,因为两者之间的确存在这种相似性。被称为“晚上”的教会状态是指当仁不复存在,结果信也开始消失,因而教会不复存在时的一种状态。这就是“夜”随之而来的“晚上”(参看22节)。当仁发光,信也相应地发光,因而教会兴起时,也有一个“晚上”;这个“晚上”是早晨之前的曙光(参看883节)。因此,“晚上”表示这两种状态,因为主规定,当一个教会不复存在时,一个新教会就兴起,并且这两个过程是同时进行的,因为如果没有一个教会存在于世界上的某个地方,人类就不能持续存在,因为它没有与天堂的结合,如前所示(468, 637, 931, 2054节)。
本章论述了教会的这两种状态,即:“罗得”所代表的一个新教会的兴起,以及“所多玛和蛾摩拉”所表示的旧教会的毁灭;这从概览可以看出来。这就是为何此处说那两个天使“晚上”到了所多玛;这也是为何经上提到晚上发生的事(19:1-3),夜里发生的事(19:4-14),早晨或曙光升起时发生的事(19:15-22),以及太阳升起后发生的事(19:23-26)。
“晚上”因表示教会的这些状态,故也表示审判之前的察罚,因为当审判,也就是对有信者的拯救和对不信者的定罪,逼近时,察罚(察罚是对他们品质的检查,也就是察看是否还有任何仁和信)就会发生。这种察罚出现在“晚上”,这也是为何察罚(visit,经上或译为眷顾)本身被称为“晚上”,如西番雅书:
海洋地带的居民、基利提族有祸了!迦南,非利士人之地啊,耶和华的话与你反对,我必毁灭你,以致无人居住。犹大家剩下的人必在亚实基伦的家里牧放,晚上必躺卧,因为耶和华他们的神必眷顾他们,使他们被掳的人归回。(西番雅书2:5, 7)
2590.我以多种方式被教导,那些过着道德生活,服从法律,过着彼此仁爱的生活,并照自己的宗教信仰获得某种良心的外邦人或非基督徒,在来世都被接纳。在那里,天使怀着急切的渴望悉心教导他们信之良善和真理。而在接受教导的时候,他们表现得谦逊、聪明和智慧,很容易学习并接受教导,因为他们没有给自己形成任何违背信之真理、需要被驱散的观念,更没有形成任何反对主的绊脚石,不像许多过着邪恶生活的基督徒。此外,这样的外邦人或非基督徒不仇恨别人,不因受到伤害而寻求报复,或盘算阴谋诡计。相反,他们会祝愿基督徒;而另一方面,基督徒却看不起他们,甚至尽可能地向他们施暴。但主会把他们从那些基督徒的无情对待中解救出来,并保护他们。
基督徒和外邦人或非基督徒在来世的情况是这样:承认信之真理,同时过着良善生活的基督徒会优先于外邦人或非基督徒被接纳;但如今这样的基督徒寥寥无几。而那些彼此过着顺服和仁爱生活的外邦人或非基督徒会优先于那些没有过着如此良善生活的基督徒被接纳。事实上,主以其怜悯接受并拯救全世界所有过着良善生活的人,因为接受真理的,是良善本身。良善的生活就是播种种子,也就是播种真理的土壤本身;而邪恶的生活决不能接受它。即便你以上千种不同方式教导那些沉浸于邪恶的人,哪怕他们成为那里接受教育最好的人,信之真理仍旧止于他们的记忆,不再向前一步渗透到他们从心里所拥有的情感中。因此,在来世,他们记忆里的真理会消散,不复存在。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