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威登堡神学著作
2343.“他们就吃了”表示变成人自己的。这从“吃”的含义清楚可知,“吃”是指交流或分享和结合,因而是指变成人自己的(参看2187节)。从这句话和刚才的解释清楚可知,前一节和本节的内容在内义上是如何被排列和联结在一起的,即:“(那两个)天使”表示主的神性人身和神圣活动;“转向他”表示同住;“来到他家里”是指在良善上被确认或强化;“办筵席”是指住在一起;“烤无酵饼”表示被洁净;“吃”表示变成人自己的。由此明显可知内义上的整个思路是何性质,尽管这内义丝毫没有出现在历史意义中。
圣言的所有部分都包含这种秩序和系列或思路;但当每个词被分别单独解释时,实际的系列或思路本身不能揭示它自己的真正性质,因为这种解释会使得这些词语显得不连贯,并破坏意义的连续性。只有当我们将所有单独的细节一起放在一个完整的观念里面去看,或把它们作为一个完整的心理画面来感知时,这个系列或思路才会揭示它自己,如那些拥有内义,同时住在来自主的天堂之光中的人所行的那样。这些人在这些话里面得以看到那些正在变成教会成员的人(他们在此由罗得来代表)改造和重生的整个过程。具体地说,他们首先感觉到某种程度的试探;但当他们坚持下来并得胜时,主就与他们同住,并在良善上强化他们,把他们聚集到自己这里,领进祂的国度,与祂同住,在那里洁净和完善他们,同时将良善和快乐作为他们自己的而赐给他们。祂通过其神性人身和神圣活动实现这一切。
教会里的人的确知道,一切重生或新生命,因而一切拯救都唯独来自主,但却很少有人相信,因为他们没有处于仁之良善。那些没有处于仁之良善的人就像骆驼穿过针眼一样不可能拥有这种信仰,因为仁之良善是信之种的真正土壤或苗床。真理与良善和谐一致,但真理与邪恶永远不会和谐一致。它们具有相反的性质,并彼此厌恶。因此,一个人越处于良善,就越能看见真理;换句话说,越处于仁,就越能处于信,尤其处于信的这一要点:一切拯救皆来自主。
圣言中的许多经文表明,这是信的要点。如约翰福音:
神这样地爱世人,甚至赐下祂的独生子,叫一切信祂的,不至灭亡,反得永生。(约翰福音3:16)
又:
信子的人有永生。不信子的人不得见永生,神的震怒停留在他身上。(约翰福音3:36)
又:
信父所差来的,这就是神的工。(约翰福音6:29)
又:
这是那差我来的那一位的旨意,叫一切见子而信祂的人得永生,并且在末日我要叫他复活。(约翰福音6:40)
又:
你们若不信我永在,必要死在罪中。(约翰福音8:24)
又:
我就是复活,就是生命。信我的人,即使死了,也必活过来。凡活着信我的人,必永远不死。(约翰福音11:25-26)
没有人能信主,除非他处于良善;也就是说,没有人能拥有信,除非他处于仁,这一点也清楚可见于约翰福音:
凡接待祂的,就是信祂名的人,祂就赐他们权柄,作神的儿子。这等人不是从血生的,不是从肉欲生的,也不是从人意生的,乃是从神生的。(约翰福音1:12-13)
又:
我是葡萄树,你们是枝子;住在我里面的,我也住在他里面,这人就多结果子。因为离了我,你们就不能做什么。人若不住在我里面,就像枝子丢在外面枯干。正如父爱我,我也爱你们;你们要住在我的爱里。你们要彼此相爱,像我爱你们一样,这就是我的诫命。(约翰福音15:5-6, 9, 12)
这些经文表明,对主之爱和对邻之仁就是信的生命。但那些沉浸于邪恶,也就是过着邪恶生活的人决不能相信一切拯救皆来自主,我从那些从基督教界进入来世的人,以及那些活在肉身时按照信之教义口头上承认,甚至教导没有主,就没有救恩,却过着邪恶生活的人身上清楚看到这一点。一提到主的名,这些人就立即以一次又一次的毁谤或反对充满周围的气场。因为在来世,灵人只是在思考的东西就能被其他人感知到,这些思维发出一种气场,并显示出他们拥有什么样的信(参看1394节)。
在这些人当中,仅仅一提到爱或仁,我就感觉到从他们身上发出的某种可以说充满黑暗,同时又充满灰尘的东西。这种东西是某种污秽之爱的产物,具有这种性质:它会扼杀、窒息并败坏我感知对主之爱和对邻之仁的一切能力。这就是今天的信仰,他们声称,这信无需仁之良善就会拯救人。
这些人也被问及他们拥有什么样的信,因为他们没有他们活在肉身时所宣称的信。由于在来世,没有人能隐瞒自己的想法,所以他们说,他们信神,宇宙的创造者。但当他们接受检查,以查看这是不是真的时,却发现他们不信任何神,反而认为一切事物都是自然界的产物,关于永生所说的一切都是空的,毫无价值。在教会,凡不信主,却声称信神,宇宙创造者的人都具有这种信。因为真理只能从主,不能从其它任何源头流入;并且真理的种子只能播种在源于主的良善中。
从圣餐上的话,即“这是我的身体;这是我的血”(马太福音26:26, 28; 马可福音14:22, 24; 路加福音22:19)清楚可知,主的神性人身和神圣活动是生命和拯救的方法和源头。身体和血就是主的神性人身,这显然是一切神圣的源头。无论你说祂的神性人身,还是说祂的身体,祂的肉,或饼,或神性之爱,都是一样的,因为主的神性人身是纯粹的爱,神圣只在于爱,而信的神圣就来自爱。
9216.“使他可以在里头睡觉”表停靠在它们上面。这从“睡觉”的含义清楚可知。“睡觉”是指休息,在此是指停靠在“衣服”所表示的外在感官层上(参看9212节);因为经上说“他可以在衣服里头睡觉”。有必要说明当如何理解这一解释,即:内层事物停靠在感官层上。感官层是人生命的最末和最低层,如前所示。这最低层包含一切内层事物,是它们所共有的,因为它们终止于它,并相应地停靠在它上面。例如,这就像皮肤,皮肤是身体最外在的覆盖物。身体和身体里的一切事物都终止于皮肤,因为皮肤包含它们,它们相应地停靠在皮肤上。这同样像体内的腹膜;由于它包含腹部器官,所以这些器官停靠在它上面,还与它有全方位的联系。它又像胸膜与胸部器官的关系。
构成人的真正生命的一切事物都存在这种情感。如与人的理解力有关的事物,以及与他的意愿有关的事物。这些也按照从内层事物到外层事物的次序而彼此跟随。外层事物是记忆知识及其快乐,而最外层的事物是感官事物,这些事物通过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触觉与世界相联。内层事物就停靠在它们上面,因为内层事物终止于它们。这些就是“遮盖物”,或“他可以在里头睡觉的衣服”在灵义上所表示的事物。感官事物由“衣服”或“遮盖物”来表示的原因在于对应关系;因为如前所述(9212节),灵人和天使照着他们的信之真理而身穿衣服;那些处于源于良善的真理之人穿着放光的衣服,如在主坟墓旁的天使(路加福音24:4; 马太福音28:3);有的穿着白色细麻衣,如启示录(19:14)提到的天使;有的穿着各种颜色的衣服。
此外,要知道,一切事物,无一例外,都按照连续阶段从它们的最初或至内层行进到它们的最末和最低层,并停靠在它们上面。每一个在先或内层事物都依次与最低层的终止之物有自己的联系。因此,如果最低层的事物被驱散,那么内层事物也会被驱散。这也解释了为何天堂有三层;至内层或第三层天堂流入中间或第二层天堂;中间或第二层天堂流入第一或最低层天堂,该层天堂又流入人类并与人同住。所以,人类构成秩序的最低层;天堂便终止于人类,并停靠在它上面。正因如此,主出于其神性的爱和关怀,始终规定人类当中应有一个教会,神所揭示的真理存在于这教会中,在我们地球,这真理就是圣言。人类与天堂通过圣言有一个持续的联结。这就是为何圣言的每一个细节都有一个为天堂而存在的内义在里面,这内义具有这样的性质:它用一根纽带将天使的心智与人类的心智如此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以致他们行如一体。这一切又一次清楚表明内层事物停靠在最低层的事物上是怎么回事。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