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威登堡神学著作
2444.“耶和华将硫磺与火如雨般降与所多玛和蛾摩拉”表示那些陷入自我之爱的邪恶和这些邪恶所产生的虚假之人的地狱。这从“如雨般降与”、“硫磺”、“火”、“所多玛”和“蛾摩拉”的含义清楚可知:“如雨般降与”是指被定罪;“硫磺”是指自我之爱的邪恶的地狱;“火”是指稍后所论述的源于这些邪恶的虚假的地狱;“所多玛”是指自我之爱的邪恶;“蛾摩拉”是指源于这邪恶的虚假(参看2220, 2246, 2322节)。
此处还提到“蛾摩拉”,这在本章还是第一次,因为“蛾摩拉”表示来自自我之爱的邪恶的虚假。在教会(此处论述的是它的末期或审判),这种邪恶是良善的主要反对者,它所产生的虚假则是真理的主要反对者。两者如此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以至于凡屈服于这一个的人,也屈服于那一个,事实上在相同的比例和相同的程度上屈服。诚然,这一点似乎不是这样,但在来世却是显而易见的,即便在世上不明显。关于自我之爱及其性质,它所产生的邪恶之大,诸地狱就来源于它,或说是它的产物,可参看前文(693, 694, 760, 1307, 1308, 1321, 1594, 1691, 2041, 2045, 2051, 2057, 2219节)。
7693.“在埃及全地”表在属世层的各个方面上。这从“埃及地”的含义清楚可知,“埃及地”是指属世心智,因而是指属世层(参看7674节)。由于“蝗虫”,也就是此处所论述的主题,表示最外面部分,也就是人心智的感官层中的虚假,所以有必要说一说何为感官层,好叫人们知道何为心智最外面部分中的虚假。
感官人,或出于感官层思考和行事的人,就是那若非显明给外在感官,就什么也不信,并且唯独被肉体的情欲、寻欢作乐的欲望、贪婪的激情引导,而不是被理性的思维方式引导的人。凡支持此类事物的观念,他都视之为理性。这就是感官人,因此他弃绝一切内在事物,直到最后,他甚至不愿听见有人提及它。结果,他从心里弃绝凡属天堂之物。当然,他也不相信死后的生命,因为他认为生命唯独在于肉体,进而以为自己会像动物那样死去。
可以说,他在表面,也就是在最末层或最低层进行思考,完全没有意识到内在思维的存在,而内在思维就取决于对真理和良善的觉知。他之所以没有意识到这一点,甚至没有意识到内在人的存在,是因为其心智的内在部分向下看世界、肉体和地上的事物,并与它们合而为一。结果,他们不再向上看或仰望天堂,因为他们朝相反的方向观看。向上看或仰望天堂不在于思想天上的事物,而在于以这些事物为目的,也就是爱它们高于一切。因为爱转向哪个方向,人心智的内在部分就转向哪个方向,他的思维也因此转向哪个方向。由此可见人心智的感官层,或在心智最外面部分中的属世层是何性质;因为凡在感官层面进行思考的人都被称为感官的。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