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威登堡神学著作
2504.“寄居在基拉耳”表示由此而来的在信之属灵事物上的教导。这从“寄居”和“基拉耳”的含义清楚可知:“寄居”是指接受教导(参看1463, 2025节);“基拉耳”是指信的属灵之物。创世记的几个地方(如10:19, 26:1, 6, 17, 20, 26)提到基拉耳,它在这些地方表示信。原因在于,基拉耳在非利士境内,而“非利士”表示信之认知的纯记忆知识,或说宗教概念的知识(参看1197, 1198节)。基拉耳也是非利士王所住的地方,这就是为何“基拉耳”表示信本身(1209节)。“基拉耳王”表示信之真理本身,因为“王”在内义上是指真理(1672, 2015, 2069节)。因此,“亚比米勒”表示信之教义,如下文所论述的(2509-2510节)。
一般来说,有信的直觉事物,信的理性事物和信的记忆知识或事实事物,或说有我们通过更高直觉所明白的信之事物,我们理性理解的信之事物,和只是知道的信之事物。三者按照它们从内层到外层的顺序行进。信的至内在事物或方面被称为直觉的;从它们或从那里传下来或发展出来的事物是信的理性事物;从理性事物传下来或发展出来的事物是信的记忆知识或事实事物。用学术术语来说,它们彼此的关系犹如在先之于在后,或也可说,高之于低,或内层之于外层。诚然,在人看来,似乎信的记忆知识或事实知识是首先的,然后理性从该知识中生长出来,最后直觉从理性中出来,因为人自童年时期起就是这么发展的。而事实上,更高的直觉不断流入理性,理性不断流入认识的官能或事实层面,尽管人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在童年时期,这种流注是模糊的;在成年时期,会更明显;最后,当这个人重生时,它就非常清楚了。一旦他重生,这种顺序就非常明显了,在来世则更明显(参看1495节)。这一切事物都被称为“属灵事物”,它们以这种方式分为各个层级,并按这种顺序彼此跟随。信的属灵事物就是源于良善,也就是源于一个属天源头的一切真理。凡从属天之物分支出来的,都是信的一个属灵事物或元素。
33.后来,我给他们看了各种鸟的图片,既有大的也有小的,都是我们地球上所见的那种。因为在来世,这类事物能栩栩如生地呈现出来。一看到所展现的这些鸟,他们一开始想改变它们,但后来却以它们为乐,感到满意。这是因为鸟表示事物,一种他们凭着那时所感受到的流注而觉察到的事物的知识。所以他们不再使之变形以避免把它们带入记忆。再后来,我被允许在他们面前展现一个最漂亮的花园,里面挂满灯台和灯笼。于是,他们停顿下来,并将注意力集中起来,因为灯台和灯笼表示因良善而发光的真理。这清楚表明,他们能集中注意力观察物质事物,只要这些事物在属灵意义上的含义同时被暗示出来。事实上,属灵意义所传达的事物并非完全抽象,因为属灵意义要由这些物体来代表。鸟表示理性、聪明、思维、观念和认知的事物(AC 40, 745, 776, 778, 866, 988, 993, 5149, 7441)。这些照鸟的属和种而各不相同(AC 3219)。灯台和灯笼表示因良善而发光的真理(AC 4638, 9548, 9783)。
5146.“最上面的筐子里”表意愿部分的至内层。这从“筐子”和“最上面”的含义清楚可知:“筐子”是指意愿部分或意愿层级,如前所述(5144节);“最上面”是指至内层或至内在部分(2148,3084,4599节)。“最上面”之所以表示至内层或至内在部分,是因为对身处空间的世人来说,内层事物看似高层事物,外层事物看似低层事物。但当抛弃空间的观念时,如在天堂,以及人的内层思维里的情形,高低或高度与深度的观念也被抛弃了;因为高度与深度属于空间观念。事实上,在内层天堂,甚至连对内层事物和外层事物的观念也没有,因为即便这种观念也有空间元素附着在上面。确切地说,内层天堂里有对更完美或不怎么完美的状态的观念;内层事物所处的状态比外层事物的更完美,因为内层事物离神性更近,外层事物离神性更远。这就是为何最上面的或最高的表示最内在的。
然而,没有人能理解内层与外层的关系,除非他了解层级(对此,参看3691,4154,5114,5145节)。人对内层,因而更完美的东西没有其它概念,只是以为它是某种纯度不断增加的事物,能被分解得更细。但是,纯净和粗糙有可能同时存在于同一个层级,这不仅是由于它的扩张和收缩,还由于它的限制,以及相似或不相似元素的引入。对于诸如关于人之内层的这种观念,人绝无可能避免这样的观点:外层与内层连续一致,因而与它们完全行如一体。然而,如果关于层级的正确观念得以形成,人就有可能明白内层与外层如何彼此不同而又互相分离,并且它们如此不同,以致内层离开外层也能存在并持续存在,而外层绝离不开内层。人也能明白内层与外层的对应关系的性质,以及外层如何代表内层。这解释了为何除了假设之外,学者们无法探究关于灵魂与身体的相互作用的问题。事实上,这也解释了为何他们当中有许多人认为生命属于身体,因此当他们的身体死亡时,他们的内层也会死亡,因为这些人与身体紧密贴合起来。而事实上,唯独外层会死亡,内层依然存活,并继续生活下去。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