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威登堡神学著作

属天的奥秘 #2520

2520.“他说,主

2520.“他说,主啊,连公义的民族你也要杀害吗”表示教义的良善和真理会被除灭吗?这从“民族”的含义清楚可知,“民族”是指良善(参看1259, 1260, 1416节)。由于“公义的民族”论及亚比米勒的民族,而“亚比米勒”表示信之教义,所以“公义的民族”在此表示良善和真理,因为教义教导这两者。
显而易见,这些话是出于对全人类的情感或爱的热情来说的,或说这些话反映了对全人类的情感或爱的热情。甚至当主还没有脱去从母亲那里遗传来的人性时,这爱就指导祂的思维。尽管主从神性感知到,信之教义只来自一个属天源头,但祂仍想满足人类的需求。由于人类不接受任何东西,除非能在自己的理性心智或理性思维中对这种东西形成某种观念,所以经上说“连公义的民族你也要杀害吗”,意思是,教义的良善和真理会被除灭吗?人不接受任何东西,除非他能在他的理性心智或理性思维中对它形成某种观念,这一点从人对神性奥秘所怀有的想法明显看出来。源于世俗事物或类似世俗事物的东西的一些观念总是粘附在这些想法上;它们通过这些观念被保留在记忆中,并在思考的时候重现。因为没有源于世俗事物的某种观念,人就不能进行思考。因此,来自一个神性源头的真理若赤裸裸地呈现出来,就永远不会被接受,因为它们完全超出人的理解范畴,因此完全超出他的信仰;对那些处于外在敬拜的人来说,尤其如此。
以下面的例子来说明这一点:神性本身只能住在神性中,因而只能住在主的神性人身或人性中,并通过祂的人身或人性而与人同在。如果请教理性,理性会说,神性本身能住在任何人的人性中。再说,任何事物若不来自主,因而来自那为一的神性,都不神圣。如果请教理性,理性会说,神圣之物也可以来自其它源头。
又:人不从自己活着、行善、相信真理,甚至不从自己思考。相反,良善和真理来自主,而邪恶和虚假来自地狱。此外,就连地狱,确切地说,那些在地狱里的人也不从自己思考,而是和世人一样接受主的良善和真理。如果请教理性,理性会拒绝这一切观念,因为它不明白。它同样会拒绝以下观念:没有人会因他所行的良善和所教导的真理而得赏赐或回报;外在之物无关紧要,只有内在之物是重要的,或说外在之物毫无贡献,只有内在之物才能成就事情;重要的是,行善时有多少对良善的情感,教导真理时有多少来自良善的对真理的情感,做这些事有多少是为了自己。这样的例子我还能举出上千个。
正因人类理性具有这种性质,所以圣言照着人的理解能力,以及他固有的性情来说话。这解释了为何圣言的内义不同于它的字义。这一点从旧约圣言很清楚地看出来,旧约中的绝大多数事物是照着生活在那些时代的人的理解能力和固有的性情来写的。这解释了为何关于死后生活,永恒救赎和内在人,经上说得如此之少,几乎什么也没说。因为那时,有教会存在于其中的犹太和以色列人具有这种性质:如果这些事向他们披露了,他们不仅不明白,还会加以嘲笑。如果向他们披露,弥赛亚或基督要来永远拯救他们的灵魂,情况也一样:他们也会把它当作无关紧要的事而加以弃绝,这也可从现在这个民族明显看出来。即便是现在,如果你向他们提内在之物或属灵之物,或告诉他们,弥赛亚不会是世上最大的君王,他们也会嘲笑。
这就是为何主有时像先知那样说话,其余的话则用比喻来说,如祂自己在马太福音所说的:
耶稣说,我用比喻对他们讲话,是因为看见的人看不见,听见的人听不见,他们也不明白。(马太福音13:13)
“看见的人”和“听见的人”是指教会中那些虽看见、听见,却仍不明白的人。约翰福音:
主叫他们瞎了眼,硬了心,免得他们眼睛看见,心里明白,回转过来, 我就医治他们。(约翰福音12:40)
他们“回转过来”并得“医治”暗示,他们后来仍会弃绝祂的话,从而亵渎它们,而亵渎必带来永恒的诅咒(参看301-303, 582, 1008, 1010, 1059, 1327, 1328, 2051, 2426节)。然而,主在许多地方披露了圣言的内层事物,但仅为智者披露。

属天的奥秘 #9209

9209.“你若借银

9209.“你若借银钱给我的人民,给与你同住的贫穷人”表教导那些不知道真理,却渴望学习的人。这从“银钱”、“借”、“人民”和“贫穷人”的含义清楚可知:“银钱”是指真理(参看1551, 2048, 2954, 5658, 6112, 6914, 6917, 7999, 8932节);“借”是指出于仁爱的情感交流天堂的良善(9174节),因而是指教导;“人民”是指那些拥有真理的人,在此是指那些不知道真理的人,因为这人民是指“贫穷人”,“人民”这个词用来表示那些拥有真理的人(参看1259, 1260, 2928, 3295, 3581, 7207节);“贫穷人”是指那些不知道真理,却渴望学习的人,因为他们就是有属灵需要,当被教导的人。
  圣言经常提到要帮助穷乏人。那些拥有外在真理,还没有被领进内在真理的人以为无论什么,需要什么样的帮助,都应该得到帮助,尤其自称最穷的乞丐。那些因经上如此吩咐而出于顺服如此行的人做得很好;因为他们通过这种外在行为被领进仁爱与怜悯的内在。仁爱与怜悯的内在就在于清楚看到究竟谁是那应该接受帮助的,他们有何特征,要以哪种方式给予帮助。那些最终被领进仁爱与怜悯的内在之人知道,这种内在就在于渴望内在人的幸福,并帮助内在人,因而是由诸如有益于属灵生命的那类事物组成的;而外在人则在于帮助外在人,因而是由诸如有益于肉体生命的那类事物组成的。但必须始终有这样的谨慎:当给予外在人帮助时,要确保这种帮助同时也有益于内在人;因为帮助了外在人,却伤害了内在人的人不是在施行仁爱。因此,当提供这一种帮助时,也必须关注另一种帮助。
  仁爱的外在就是圣言的外在意义或字义所描述的,经上说,要向穷乏人提供帮助;但仁爱的内在则是圣言的内义或灵义所描述的。就灵义而言,所指的是处于贫穷和需要的状态,应该得到帮助的内在人,因为就灵义而言,“贫穷有需要”的人是指那些缺乏良善,不知道真理,却渴望它们的人。圣言还在字面上教导当如何帮助这些人,尤其主在世时亲自所教导的圣言。那时,主揭示了诸如属于内在人的那类事物,这在福音书中处处显而易见。然而,祂以这样一种方式来说话:每一个细节都有一个内义,这内义既适用于天使,同时也适用于内在教会的人。因为内义包含诸如教会的纯正教义所教导的那类事物。
  举例说明这一点。施洗约翰打发门徒去问主,祂是不是那将要来的主,主回答他们说:
  你们去,把所看见所听见的事告诉约翰,就是瞎子看见,瘸子行走,长大麻疯的洁净,聋子听见,穷人有福音传给他们。(路加福音7:20-22)
  这些话既是说给外在人的,同时也是说给内在人的。给外在人说的是,这些奇迹正在发生;给内在人说的是,教会正在灵义上的瞎子、瘸子、长大麻疯的、聋子和穷人,因而在不知道良善或真理,却渴望它们的外邦人当中建立。“瞎子”描述的是那些不知道真理的人(6990节);“瘸子”描述的是那些处于良善,但由于不知道真理而处于不纯正的良善之人(4302节);“长大麻疯的”描述的是那些不洁净,却渴望被洁净的人;“聋子”描述的是那些因对信之真理没有觉知而未处于任何信之真理的人。
  但“穷人”描述的是那些没有圣言,从而对主一无所知,却渴望接受教导的人,这就为何经上说“有福音传给他们”。“困苦穷乏人”(the poor and needy)在内义上表示那些教会之外不知道真理的人,因为他们没有圣言,却仍渴望接受教导,并凭自己所知道的仍处于一点良善;以及那些教会之内由于种种原因而不知道真理,却仍凭某种良善而渴望真理的人。这一点从圣言中提及“困苦穷乏人”的经文明显看出来,如大卫诗篇:
  我是困苦穷乏的。神啊,求你速速到我这里来!耶和华啊,你是帮助我、搭救我的。(诗篇70:5)
  这些话是大卫说的,而大卫并不困苦、穷乏;由此明显可知,所指的是属灵的贫穷和需要。类似的话出现在别处:
  我是困苦穷乏的;主啊,求你记念我。你是帮助我、搭救我的。(诗篇40:17)
  诗篇:
  神要按公义审判祂的民,按公平审判祂的困苦人。因着公义,愿大山和小山都给人民带来平安。祂必为民中的困苦人伸冤,拯救穷乏之子,压碎那欺压人的。(诗篇72:2-4)
  “困苦人”在此表示那些处于属灵的需要,并因此而饥饿的人,也就是说,他们有一种在真理上接受教导的渴望。
  又:
  我全身的骨头要说,耶和华啊,谁能像你,救护困苦人脱离那比他强壮的,救护困苦穷乏人脱离那抢夺他的?(诗篇35:10)
  “骨头”是指记忆真理(8005节);“困苦人”在此表示那些几乎没有什么真理的人;“穷乏人”是指那些几乎没什么良善,被邪恶和虚假侵扰的人。由于这些侵扰,“困苦人”在原文也被称为“受苦的人”(the afflicted),因为“受苦”表示被虚假侵扰(9196节)。在以下经文中:
  恶人埋伏,要掳去困苦人;他把困苦人掳去,把他拉入自己的网中。(诗篇10:9)
  以赛亚书:
  擘饼给饥饿的人,将被赶逐的困苦人带到你家中,这岂不是禁食?(以赛亚书58:6-7)
  又:
  耶和华已经安慰祂的百姓,也要怜恤祂的困苦人。(以赛亚书49:13)
  西番雅书:
  我却要在你中间留下困苦虚弱的民,他们必指望耶和华的名。(西番雅书3:12)
  在这些经文中,“困苦人”是指那些不知道真理,渴望接受教导的人。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