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威登堡神学著作

属天的奥秘 #2689

2689.“放声大哭

2689.“放声大哭”表示更高层面的悲伤。这从“放声大哭”的含义清楚可知,“放声大哭”是指悲伤的顶点,因为放声大哭不是别的。本节描述了那些正变得属灵的人所经历的真理荒凉和远离真理的状态。有必要简短地解释一下当如何理解这些事。那些不能被改造的人根本不知道什么叫丧失真理的悲伤,因为他们以为没有人会由于这种事而感到一丝忧虑。他们认为,唯独丧失肉体和世俗的好处,如健康、地位、名声、财富和生命,才有可能造成这种忧虑。但那些能被改造的人完全不这样看待。主把这些人保持在对良善的情感和对真理的思维中;因此,当丧失这种思维和情感时,他们就开始感到忧虑。
众所周知,所有的忧虑和悲伤都是由于丧失触动人的内心或情感,也就是他所爱的东西导致的。那些只对肉体和世俗事物充满情感,也就是只爱这些事物的人,在失去它们时就会感到悲伤;而那些对属灵的良善和真理充满情感,热爱它们的人,在失去它们时同样会感到悲伤。每个人的生命都只是情感或爱,不是别的。由此可见,那些在触动他们情感或他们所爱的良善和真理方面荒凉的人,或说那些依恋或热爱良善和真理,并失去它们的人,其状态是何性质,即:他们悲伤的状态因更内在而更严重;在丧失良善和真理时,他们不在乎肉体的死亡,因为他们不担心这种死亡,他们担心的是永恒的死亡。此处描述的,正是他们的状态。
为叫人们还可以了解哪些人能被主保持在对良善和真理的情感中,因而能被改造,并变得属灵,哪些人不能,这一点也必须简要解释一下。在童年时期,当每个人第一次被赋予良善和真理时,主总是把他保持在肯定态度中,即肯定凡父母和老师所说或所教的,都是对的。对那些能变成属灵人的人来说,这种肯定态度会通过知识或事实和认知得到强化,因为凡他们后来所学的相关内容都会添加到他们的肯定态度中,并强化它;他们越来越走向对它的情感,或说越来越吸收它,直到他们对它产生情感。他们就是那些照着他们所信仰的真理本质而变成属灵人,并在试探中得胜的人。而那些不能变成属灵人的人则截然不同。尽管在童年时期,他们也处于肯定态度;然而,随着他们长大,他们却发展出怀疑,或说允许怀疑进驻,从而摧毁对良善和真理的肯定态度。成年后,他们又允许否定进入,甚至允许对虚假的情感进驻。如果这些人真的被引入试探,他们就会彻底屈服。因此,他们被免于试探。
但他们允许怀疑,后来又允许否定进驻的真正原因,可追溯到他们的邪恶生活。那些过着邪恶生活的人,不能不持有这种态度,因为如前所述,每个人的生命就是他的情感或爱;情感或爱如何,思维就如何,或说情感或爱的性质决定了思维的性质。对邪恶的情感和对真理的思维永远不会结合在一起。在有些情况下,它们看似结合在一起了,其实并未结合在一起,因为对真理的思维缺乏对真理的情感。因此,对那些试图将两者结合起来的人来说,真理并不是真理,只是远离他们内心的空洞噪音,或挂在嘴上的东西。甚至就连最坏的人也能知道这种真理,有时知道得比其他人更清楚。有些人还被真理如此强烈地说服,以至于没有人能看到别的,只知道这真理是纯正的。然而,如果没有良善的生活,它并不是纯正的真理。正是爱自己或爱世界的情感造成了真理的这种说服,他们甚至以激烈的表面热情来捍卫它。事实上,他们甚至谴责那些不接受它,或不像他们那样相信的人。然而,这种真理因人而异,取决于他的基本思维方式:对自己或世界的爱越强烈,这种真理就越强烈。诚然,它与邪恶相伴而生,但并未与它结合,所以在来世会被根除。那些过着良善生活的人则迥然不同。纯正的真理本身会在他们里面找到自己的土地、心脏或生长的能力,并从主那里获得自己的生命。

属天的奥秘 #2333

2333.“清早起来

2333.“清早起来再赶路”表示以这种方式在良善和真理上被强化,这从“清早起来”和“再赶路”的含义清楚可知。在圣言中,“清早或早晨”表示主的国度和凡属主国度之物,因而主要表示爱与仁的良善,这可从圣言(19:5)得以证实;而“路”表示真理(参看627节)。由此可推知,他们在他家里过夜后(这表示他们住在与他同在的仁之良善中),要“清早起来赶路”(这表示他们以这种方式在良善和真理上被强化)。
从这些话,如同从其它话一样清楚看出,内义,尤其圣言历史部分的内义,距离字义何等遥远,因而如何难以看见。内义无法清楚显现,除非每个词的含义都照其在圣言中的一贯含义被解释出来。因此,当字义完全占据我们的思维或观念时,内义只显现为某种完全模糊而黑暗的东西。而另一方面,当内义完全占据我们的思维或观念时,字义同样显得模糊,事实上在天使看来如同没有。因为天使不再像世人那样拥有世俗和肉体的思维或观念,而是拥有属灵和属天的思维或观念。当世人所阅读的圣言上升到天使所在的气场,也就是上升到天堂时,字义上的这些话就会奇迹般地转变为属灵和属天的思维或观念。这种转变取决于属灵事物与世俗事物并属天事物与肉体事物的对应关系。这种对应关系是最恒定不变的,但其性质要等到圣言中的这些词、名字和数字的内义被解释出来时才能被揭示出来。
为了解这种对应关系的性质,换句话说,了解当世俗和肉体的思维或观念被提升到天堂时,它们如何过渡为相对应的属灵和属天的思维或观念,以“清早”和“路”为例。当世人读到“清早或早晨”,如此处“清早起来”这个短语时,天使不会形成一天当中的任何早晨的概念,而是形成灵义上的早晨的概念。这种概念类似下面这些话,撒母耳记:
以色列的磐石,祂必像日出的晨光,如无云的清晨。(撒母耳记下23:3-4)
但以理书:
圣者对我说,到二千三百个晚上和早晨。(但以理书8:14, 26)
因此,天使感知到的是主,或祂的国度,或爱与仁的属天事物,而不是“早晨”;事实上,他们的感知照着一个人所读的圣言中的故事情节或一系列事物而呈现多样化。
同样,当一个人读到“路(经上或译为道)”这个词,如此处“赶路”时,他们无法形成路的任何概念,而是形成另一种属灵或属天的概念,也就是说,就像约翰福音书中的路,在那里主说:
我就是道路,真理。(约翰福音14:6)
诗篇:
耶和华啊,将你使我认识你的路,求你以你的真理引导我的路。(诗篇25:4-5)
以赛亚书:
使祂认识领悟之道。(以赛亚书40:14)
天使感知到的是真理,而非“路或道”,无论在圣言的历史部分还是预言部分,都是如此。事实上,天使不再关心历史细节,因为这类细节与他们的思维或观念完全不相容。因此,取而代之的是,他们感知到诸如属于主及其国度的那类事物,这些事物在内义上以美妙的阵列和优雅的顺序一个紧跟着一个。为此,为叫天使也能从圣言中受益,其中的一切历史细节都具有代表性,每个词都表示这类事物。这种特征是圣言所独有的,使得圣言不同于或胜过其它一切著作。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