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威登堡神学著作

属天的奥秘 #2715

2715.这里有两个

2715.这里有两个奥秘:第一,与属天人的良善相比,属灵人的良善是模糊的;第二,这种模糊被主的神性人身或人性光照。关于第一个奥秘,即:与属天人的良善相比,属灵人的良善是模糊的,这个奥秘从前面(2708节)关于对比属天人和属灵人的状态的论述明显看出来。这两种状态的对比使得这种模糊变得显而易见。对属天人来说,良善本身被植入其心智的意愿部分,光从那里进入理解力部分。但对属灵人来说,整个意愿部分都被毁灭了,以致他们根本没有来自意愿的良善;因此,主才将良善植入他们心智的理解力部分(参看863, 875, 895, 927, 928, 1023, 1043, 1044, 2124, 2256节)。拥有生命的,主要是人心智的意愿部分,理解力部分则从意愿获得生命。因此,既然对属灵人来说,意愿部分已经被如此毁灭,以至于无非是邪恶,而邪恶持续不断地从意愿部分流入理解力部分,也就是流入思维,那么很明显,与属天人的良善相比,那里的良善是模糊的。
这就是为何属灵人不像属天人那样爱主,因而没有作为一切敬拜中的基本要素和良善从主流入的渠道的那种谦卑,因为一颗傲慢的心永远不能从主获得良善,唯有一颗谦卑的心才能。属灵人也不像属天人那样爱他们的邻舍,因为对自己和世界的爱不断从他们心智的意愿部分流入,模糊了那爱的良善。凡对此进行反思的人都能从以下事实清楚看到这一点:他在帮助别人时,为的是世俗的目的;因此,他可能不是有意识地这么做,却仍在思想回报,要么从他所帮助的人那里得到回报,要么在来世从主那里得到回报;他的良善就这样被邀功的思想,或欠他东西的感觉玷污了。还有一个事实能证明这一点,即:每当行了什么善事时,他若能叫人知道,从而把自己置于他人之上,就处于其生命的快乐了。但属天人爱邻胜己,从不思想回报,也不以任何方式将自己置于他人之上。
此外,与属灵人同住的良善因说服性的信仰而变得模糊;这些说服性的信仰是各种假设或原则的产物,而各种假设或原则同样来源于对自己和世界的爱。至于他们在信的问题上的说服性信仰是何性质,可参看前文(2682, 2689e节)。这也是来自其心智意愿部分的邪恶的流注的产物。
与属天人的良善相比,属灵人的良善是模糊的,这一点也可从以下事实清楚看出来:他不像属天人那样从任何感知来认识真理,而是从父母和老师的教导,以及他生来所进入的教义来认识真理。当他添加了他自己和自己想法的某种东西时,感官及其错觉并理性及其表象,或说感官印象和逻辑能力通常占上风,使他几乎不能像属天人那样承认任何纯粹的真理。尽管如此,主仍将良善植入那些看似真理的事物,即便这些真理是纯粹的错觉或真理的表象。不过,这良善会因这类真理而变得模糊,因为良善从与它结合的真理中获得自己的具体性质。这就像阳光照到物体上。接受光的物体的性质使这光在那里看上去有某种颜色。如果接受形式的性质和接受的方式是适宜和相对应的,那么颜色就是美丽的;但如果接受形式的性质和接受的方式是不适宜,因而是不相对应的,那么颜色就是丑陋的。良善本身以同样的方式从与它结合的真理中获得一种具体性质。
这个奥秘还可从以下事实明显看出来:属灵人不知道邪恶是什么。他几乎不相信除了违反十诫的行为外还有其它邪恶存在,也没有意识到情感和思维的无数邪恶,又不反思它们,或称其为邪恶。凡恶欲和放纵带给他的快乐,他都视之为良善,而不是别的。他实际上追求并赞成爱自己的快乐,还为之辩解;殊不知,这些快乐影响、塑造他的灵,他在来世会完全变成这个样子。
这一切反过来表明,属灵人不知道良善是信的本质,甚至不知道什么叫本质上的爱和仁,即便整部圣言几乎只论述对主之爱和对邻之爱的良善。至于被他视为本质的信,除非他通过大量生活经历确认了它,否则他所知道的,就是讨论它是不是真的。属天人从来不讨论这一点,因为他知道并感觉它是真的。这就是为何主在马太福音中说:
你们的话,是就是是,不是就是不是;若再多说,就是出于邪恶。(马太福音5:37)
因为属天人拥有真理本身,而属灵人却争论它的正确性,或说属天人就处于属灵人所争论的真理本身。属天人因拥有真理本身,所以能从这真理看见属于它的无数事物,因而从光可以说看见整个天堂。但属灵人却争论真理的正确性,所以只要这样争论,他们就无法抵达属天人之光的最远边界,更不用说凭他们的光看见任何东西了。

宇宙星球 #120

120.在其它星球,

120.在其它星球,神性真理通过灵人和天使的口耳相传而为人所知,如在前面论及这个太阳系的星球居民时所说的那样。但这种显现方式局限于家庭群体,因为在大多数星球,人类都分为各个家庭生活。因此,通过灵人和天使被如此启示的神性真理仅限于家庭群体,无法传播得更远;并且除非不断做出新的启示,否则真理要么被扭曲,要么遗失。而在我们地球则不然,因为在这里,神性真理,也就是圣言,会永远保持完整。

属天的奥秘 #1890

创世记16:1-16

创世记16:1-16
1.亚伯兰的妻子撒莱没有为他生孩子。她有一个埃及婢女,名叫夏甲。
2.撒莱对亚伯兰说,看哪,耶和华使我不能生育,求你和我的婢女同房,也许我可以从她被建立。亚伯兰听从了撒莱的声音。
3.于是,亚伯兰在迦南地住了十年之后,亚伯兰的妻子撒莱才取了她的埃及婢女夏甲给了自己的丈夫亚伯兰为他的女人。
4.亚伯兰与夏甲同房,夏甲就怀了孕;她见自己有孕,她的主母在她眼里就被小看。
5.撒莱对亚伯兰说,我因你受屈;我将我的婢女送到你怀中,她见自己有了孕,我便在她眼里被小看;愿耶和华在你我之间判断。
6.亚伯兰对撒莱说,看哪,你的婢女在你手中;在你眼里怎样好,你就怎样待她吧。撒莱羞辱她,她就从撒莱面前逃走了。
7.耶和华的使者在旷野的水泉旁,在往书珥路上的泉旁遇见她。
8.就说,撒莱的婢女夏甲,你从哪里来?要往哪里去?她说,我从我的主母撒莱面前逃出来。
9.耶和华的使者对她说,回到你主母那里,服在她手下。
10.耶和华的使者又对她说,我必使你的种极其繁多,多到不可胜数。
11.耶和华的使者再对她说,看哪,你怀着孩子,必生一个儿子;你要给他起名叫以实玛利,因为耶和华听见了你的苦情。
12.他必是个野驴人;他的手要攻打众人,众人的手也要攻打他;他必住在众弟兄的对面。
13.她就称那对她说话的耶和华名为你是看见我的神;因为她说,在这里我也在看见我的那一位后面看见吗?
14.所以,她称那泉为看见我的那一位永活者之泉;看哪,这泉就在加低斯和巴列之间。
15.夏甲给亚伯兰生了一个儿子,亚伯兰给夏甲所生的儿子起名叫以实玛利。
16.夏甲给亚伯兰生以实玛利的时候,亚伯兰是个八十六岁的人。
概览
1890.本章论述的主题是主的第一理性,该理性通过内在人进入外在人对记忆知识的情感的流注而孕育。内在人是“亚伯兰”;而外在人对记忆知识的情感是“埃及婢女夏甲”;两者所生的理性是“以实玛利”。此处描述了该理性的性质;后面进一步描述了它(21章),那里说,当以撒所代表的主的神性理性出生后,它就被逐出家门。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