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威登堡神学著作

属天的奥秘 #2724

2724.“在那里求

2724.“在那里求告(耶和华)永恒神的名”表示来自它的敬拜。这从“求告神的名”的含义清楚可知,“求告神的名”是指敬拜(参看440节)。那些属于古教会的人并不将“名”理解为名字,而是理解为全部性质或品质(参看144-145, 440, 768, 1754, 1896, 2009节)。因此,他们将“神的名”理解为一个整体上敬拜神的一切事物或方法,因而理解为爱与信的一切。但当敬拜的内在消亡,只剩下外在时,他们就开始将神的名只理解为名字。事实上,他们甚至敬拜名字本身,却不关心他们是出于什么样的爱和信在敬拜,或说是什么样的爱和信在驱使他们敬拜。因此,各个民族开始按他们的神之名来区分自己,表明自己的身份。犹太人和以色列人则将自己置于其他民族之上,因为他们拜耶和华。他们将敬拜的本质置于说出并求告这个名字本身;而事实上,只敬拜名字根本不是敬拜,因为就连最坏的人也能这样做,他们在只敬拜名字的时候会成为更大的亵渎者。
由于“神的名”表示敬拜的一切或全部,也就是我们敬拜主所基于的爱与信的一切或全部,所以你能看出主祷文(马太福音6:9)中“愿人都尊你的名为圣”这句话是什么意思;你还能看出主说下面这些话是什么意思,即:
你们要为我的名被众人恨恶。(马太福音10:22)
若是你们中间有两个人在地上奉我的名同心合意地求什么事,我在天上的父,必为他们成全。因为无论在哪里,有两三个人奉我的名聚会,那里就有我在他们中间。(马太福音18:19-20)
凡为我的名撇下房屋或是弟兄、姐妹、父亲、母亲、妻子、儿女、田地的,必要得着百倍,并且承受永生。(马太福音19:29)
和散那归于大卫的子孙!奉主名来的,是应当称颂的!(马太福音21:9)
耶稣说,从今以后,你们不得再见我,直等到你们说,奉主名来的,是应当称颂的。(马太福音23:39)
你们必为我的名被所有民族恨恶。那时,必有许多人跌倒,彼此出卖,彼此恨恶。(马太福音24:9-10)
凡接待祂的,就是信祂名的人,祂就赐他们权柄,作神的儿女。(约翰福音1:12)
不信的人,已经受了审判,因为他不信神独生子的名。(约翰福音3:18)
耶稣说,你们奉我的名无论求什么,我必作成。(约翰福音14:14-15; 15:16; 16:23-24, 26-27)
耶稣说,我已将你的名显明与世人。(约翰福音17:6)
圣父啊,求你因你所赐给我的名保守他们,叫他们合而为一,像我们一样。(约翰福音17:11-12)
我已让他们认识你的名,还要让他们认识,使你所爱我的爱在他们里面,我也在他们里面。(约翰福音17:26)
要叫你们信耶稣是基督,是神的儿子,并且叫你们信了,就可以因祂的名得生命。(约翰福音20:31)
更不用说旧约中的众多经文了;其中,耶和华或神的“名”并非表示名字,而是表示敬拜所基于的整体上的爱与信,或说激发敬拜的爱与信的一切驱动力。
论到那些只敬拜名字,却没有爱和信的人,经上在马太福音中这样说:
当那日,必有许多人对我说,主啊,主啊,我们不是奉你的名说预言,奉你的名赶鬼,奉你的名行许多异能吗?但我必向他们声明,我不认识你们,你们这些作恶的人,离开我吧。(马太福音7:22-23)
如前所述,一旦教会成员从内在变得外在,开始将敬拜唯独置于一个名字,那么他们就不再承认一神,而是承认多神。因为古人有这样一个习俗:在耶和华的名字后面加上某种东西,从而回想起祂的某种好处或属性,如在本节:“他求告(耶和华)永恒神的名。”下一章:
亚伯拉罕给那地方起名叫耶和华以勒,就是耶和华必看见。(创世记22:14)
出埃及记:
摩西筑了一座坛,给它起名叫耶和华尼西,就是耶和华是我旌旗。(出埃及记17:15)
士师记:
基甸在那里为耶和华筑了一座坛,称它为耶和华沙龙,就是耶和华的平安。(士师记6:24)
此外还有其它地方。正是由于这种习俗,那些将敬拜唯独置于一个名字的人承认如此多的神;在外邦人当中,尤其在希腊和罗马,有如此多的神被承认和敬拜;而这些属性名字或称谓所源于的古教会,从来不拜多神,只拜一神。他们之所以用如此多的名字来崇敬这一位神,是因为他们将“名”理解为性质或品质。

宇宙星球 #39

39.我曾看到我们地

39.我曾看到我们地球灵与水星灵在一起,并听见他们交谈。除了其它事情外,我们地球灵还问他们信的是谁。他们回答说,他们信神;但当进一步询问他们所信的神时,他们就不愿说了,因为他们的习惯是不直接回答问题。然后,水星灵反过来问我们地球灵信的是谁,他们说,他们信主神。这时,水星灵说,他们发觉他们(即我们地球灵)不信任何神,并且习惯嘴上说信,其实并不信。水星灵具有敏锐的洞察力,因为他们不断运用这洞察力去探究别人所知道的。我们地球灵属于那些在世时照教会的教导表白信仰,却没有活出信仰的生活之人。在来世,那些没有照自己的信仰生活之人就会丧失信仰,因为信仰没有成为这个人的一部分。一听到这话,我们地球灵都沉默了,因为他们凭那时所赋予他们的觉知承认事实的确如此。那些出于教义表白信仰,却没有活出信仰的生活之人,根本没有信仰(AC 3865, 7766, 7778, 7790, 7950, 8094)。他们的内在反对信之真理,尽管他们在世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AC 7790, 7950)。

属天的奥秘 #7778

7778.“凡在埃及

7778.“凡在埃及地头生的都必死”表那时与仁分离之信的诅咒。这从“死”和“头生的”的含义清楚可知:“死”是指诅咒(参看5407, 6119节);“头生的”是指教会的信,仁经由这信而来(352, 2435, 6344, 7035节)。但“埃及地头生的”是指无仁之信,如前所述(7766节)。
  至于无仁之信,还有更多要说的。无仁之信并非信,只是关于诸如构成信的那类事物的记忆知识。因为信之真理视仁为其最终目的,后来则从作为其最初目的的仁发出。由此明显可知,构成信的事物并不存在于那些没有仁的人身上;然而,众所周知,他们的确拥有信之真理的记忆知识。他们将这种记忆知识称为信。当信之真理和良善的记忆知识被他们用来支持虚假和邪恶时,他们就不再拥有信之真理和良善,因为这些真理和良善同意它们所服务的虚假和邪恶。事实上,这时,它们所支持的真正虚假和邪恶在它们里面可以看到。
  那些构成正信的事物向上看天堂和主;而那些构成与仁分离之信的事物则向下看,当它们支持邪恶和虚假时,则朝地狱观看。由此也明显可知,与仁分离之信并非信。由此可见,与仁分离之信的诅咒表示什么,即:这是信之被歪曲的真理和被玷污的良善的诅咒。因为当真理被歪曲时,它就不再是真理,而是虚假;当良善被玷污时,它就不再是良善,而是邪恶;信本身不再是由真理和良善构成,而是由虚假和邪恶构成的信,无论它外表看上去、听上去是什么样。此外,这是一个奥秘,每个人的信之品质都取决于他生活的品质。因此,如果他的生活是受诅咒的,那么他的信也是受诅咒的;因为当生活是邪恶的生活时,它就是虚假的信。事实的确如此,这一点在世上并不明显,但在来世是显而易见的。当那里的恶人被剥夺真理和良善的记忆知识时,隐藏在他们里面的虚假就从邪恶中露出来。
  一些恶人有一种信之真理是真理的信念;这种信念也被视为信。但它并不是信,因为它是由这个目的产生的,即:它可以作为获取利益、要职、名声的手段而进行服务。只要这些真理作为达到目的的手段而进行服务,它们被爱就是为了邪恶的意图。但当不再以这种方式进行服务时,它们就被遗弃,甚至被视为虚假。“说服性信仰”(persuasive faith)这个术语就用来描述这种信念,它也是主在马太福音中的话所表示的:
  当那日,必有许多人对我说,主啊,主啊,我们不是奉你的名说预言,奉你的名赶鬼,奉你的名行许多异能吗?我必向他们声明,我从来不认识你们,你们这些作恶的人,离开我去吧!(马太福音7:22-23)
  这种信也由五个愚拙的童女所拿的“没有油的灯”来表示,她们也说:“主啊,主啊,给我们开门。祂却回答说,我实在告诉你们,我不认识你们”(马太福音25:11-12);“灯”表示信之真理,“油”表示仁之良善;因此,“没有油的灯”表示没有仁之良善的信之真理。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