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威登堡神学著作
2742.有些人拥有某种类似婚姻之爱的东西;而事实上,如果这些人不爱良善和真理,这种东西并不是真正的婚姻之爱;它是一种看似婚姻之爱的爱,却是为了爱世界或爱自己,也就是说,为了他们可以在家里被人伺候,或保持稳定,生活安逸,在生病和年老时得到照顾,或为了照顾他们所爱的孩子。对有些人来说,婚姻之爱的这种表象被强加给他们,是出于对他们的配偶、名声,或恶果的惧怕;对有些人来说,是出于淫乱的爱,或说是不洁的情欲制造了这种表象。它在初期模仿婚姻之爱,因为那时,他们表现出某种类似纯真的东西,像小孩子那样一起玩耍,并感受到类似一点天堂喜乐的喜乐。但随着时间推移,他们不像享有婚姻之爱的配偶那样联结得越来越紧密,而是逐渐疏远。婚姻之爱在配偶双方身上也是不同的,可能多少存在于这个配偶身上,在另一个配偶身上则很少,或没有。由于这种不同,这爱对一方来说可能是天堂,而对另一方来说可能是地狱。在这方面,情感和接受是决定性因素,或说一个人对它的情感和接受它的方式决定了它是什么。
6499.“约瑟伏在他父亲的脸上”表内在进入对良善之情感的流注。这从“伏在某人脸上”和“脸”的含义,以及“约瑟”和以色列的代表清楚可知:“伏在某人脸上”是指流注;“约瑟”是指内在(参看5805, 5826, 5827, 5869, 5877, 6177, 6224节);“脸”是指情感(4796, 4797, 5102节);以色列,即此处的“父亲”是指属灵良善或真理之良善(3654, 4598, 5801, 5803, 5806, 5812, 5817, 5819, 5826, 5833节)。由此明显可知,“约瑟伏在他父亲的脸上”表示内在进入对属灵良善之情感的流注。
之所以表示内在进入对属灵良善之情感的流注,是因为就内义而言,所论述的主题属灵教会;该教会是由主建立的。由于“以色列”表示真理之良善,或属灵良善,而该良善构成属灵教会,故“以色列”也表示这个教会(4286, 6426节)。为叫该良善能得以存在,从“约瑟”所代表的内在属天层而来的流注必须存在;没有从它而来的流注,属灵良善就不是良善,因为没有依附于它的情感。下文的内义继续论述该教会的建立(6497节)。如今已死,快要被埋葬的“以色列”之所以描述这个教会,是因为就内义而言,“死”不是指死,“埋葬”也不是指埋葬;相反,“死”是指新生命(3498, 3505, 4618, 4621, 6036节),“埋葬”是指重生(2916, 2917, 5551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