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威登堡神学著作

属天的奥秘 #2799

2799.“自己手里

2799.“自己手里拿着火与刀”表示爱之良善和信之真理。这从“火”和“刀”的含义清楚可知:“火”是指爱之良善(参看934节);“刀”是指信之真理。用于祭牲的“刀”表示信之真理,这一点从圣言中“剑”或“小剑”的含义可以看出来,因为经上用“小剑”这个词代替了“刀”。两者具有相同的含义,唯一区别在于:用于祭牲的“刀”表示信之真理,而“剑”表示进行争战的真理。“刀”因稍后所给出的一个秘密原因而很少出现在圣言中,所以让我来说明“剑”表示什么。“剑”在内义上表示进行争战的信之真理,以及真理的荒凉;在反面意义上表示进行争战的虚假和虚假的惩罚。
I.“剑”表示进行争战的信之真理,这一点从以下经文可以看出来。诗篇:
大能者啊,愿你大腿边佩剑,以你的荣耀和威严发达,乘驾真理的话语前进,你的右手必指教你奇妙的事。(诗篇45:3-4)
这论及主,“剑”表示进行争战的真理。诗篇:
愿有怜悯的人因(耶和华的)荣耀欢乐,愿他们在床上歌唱。愿对神的高声赞美在他们喉咙里,愿两刃的剑在他们手中。(诗篇149:5-6)
以赛亚书:
耶和华从子宫中呼召我;从我母腹里祂就提我的名,使我的口好似利剑,又使我成为磨亮的箭。(以赛亚书49:1-2)
“利剑”表示进行争战的真理,“磨亮的箭”表示教义的真理(参看2686, 2709节)。同一先知书:
亚述必倒在不属人(vir)的剑下;有不属人(homo)的剑要吞灭他;他必在这剑面前逃走,他的少年人必成为服苦的。(以赛亚书31:8)
“亚述”表示在神性事物上的推理(119, 1186节);“不属人(vir)或人(homo)的剑”表示虚假;他所逃避的“剑”表示进行争战的真理。
撒迦利亚书:
你们被囚而有希望的人,都要转回堡垒;我今日宣告,我必加倍回报你们;我为自己把犹大弯紧如弓,我已充满以法莲;锡安哪,我必激动你的众子,攻击你的众子、雅完啊,我要使你如勇士的剑。耶和华必显现在他们以上,祂的箭必射出如闪电。(撒迦利亚书9:12-14)
“勇士的剑”表示进行争战的真理。启示录:
七灯台中间有一位好像人子;祂右手拿着七星,从祂口中出来一把两刃的利剑,祂的面貌如同日头满有力地发光。(启示录1:13, 16)
又:
这些事是那有两刃利剑的说的;我就快来到你那里,用我口中的剑攻击他们。(启示录2:12, 16)
“两刃利剑”明显表示进行争战的真理,所以这真理表现为“口中出来的剑”。
启示录:
有利剑从骑白马者的口中出来,可以击杀列族。他们被骑白马者口中出来的剑杀了。(启示录19:15, 21)
此处很明显,“从祂口中出来的剑”是指进行争战的真理。骑白马者是指圣言,因而是指作为圣言的主(参看2760-2763节)。这解释了主在马太福音中所说的话:
不要以为我来是要把和平带到地上;我来并不是带来和平,而是剑。(马太福音10:34)
以及在路加福音的话:
如今有钱囊的,就让他带上,有口袋的也一样;什么也没有的,就让他卖衣服买剑。他们说,主啊,请看!这里有两把剑。耶稣说,够了。(路加福音22:36-38)
此处“剑”只表示真理,他们将用真理并为真理争战。
何西阿书:
当那日,我必为他们与田野的野兽和空中的飞鸟,并土地上的爬行物立约。我必从这地折断弓剑和战争,使他们安然躺卧。(何西阿书2:18)
此处论述的主题是主的国度;“折断弓剑和战争”表示那里没有人为教义或真理争战。约书亚记:
约书亚举目观看,不料,有一个人站在他对面,手里拿着拔出来的剑。他对约书亚说,我是耶和华军队的首领;约书亚就脸伏于地。(约书亚记5:13-14)
这些话出现在约书亚与以色列人进入迦南地的时候,表示那些有信的人进入主的国度。教会所拥有的进行争战的真理就是“耶和华军队首领手里拔出来的剑”。
但“小剑”或“刀”表示信之真理,这一点从以下事实可以看出来:它们不仅用于献祭,还用于割礼。用于割礼的,是由火石制成的,被称为“小火石剑”,如约书亚记所说明的:
耶和华对约书亚说,你制造小火石剑,第二次给以色列人行割礼。约书亚就制造了小火石剑,在包皮山那里给以色列人行割礼。(约书亚记5:2-3)
割礼是从爱自己和爱世界中洁净的代表(参看2039, 2632节);由于这种洁净通过信之真理实现,所以用的工具是小火石剑(2039e节, 2046e节)。
II.“剑”表示真理的荒凉,这一点从以下经文明显看出来。以赛亚书:
这两样临到你;谁怜悯你呢?荒凉、毁灭、饥荒、剑;谁会安慰你呢?你的众子发昏,在各街头躺卧。(以赛亚书51:19-20)
“饥荒”表示良善的荒凉;“剑”表示真理的荒凉;“在各街头躺卧”是指被剥夺一切真理。“街”是指真理(参看2336节);至于何为荒凉或荒废,可参看前文(301-304, 407-408, 410-411节)。同一先知书:
我要命定你们归于剑下,你们都必屈身被杀。因为我呼唤,你们不回答;我说话,你们都不听。(以赛亚书65:12)
又:
耶和华必以火与剑审判所有肉体,被耶和华所杀的必多。(以赛亚书66:16)
“被耶和华所杀的”表示那些经历荒凉的人。耶利米书:
毁坏者来到旷野中一切的山坡上,耶和华的剑,从地这边直到地那边,尽行吞灭。凡肉体都不得平安。他们播种了麦子,却收割了荆棘。(耶利米书12:12-13)
“耶和华的剑”明显表示真理的荒凉。同一先知书:
他们说谎反对耶和华,说,这并不是祂,灾祸必不临到我们,剑和饥荒,我们也看不见。先知必成为风,话也不在他们里面。(耶利米书5:12-13)
又:
我必察罚他们;少年人必死于剑下,他们的儿女必因饥荒而死。(耶利米书11:22)
又:
他们献燔祭和素祭,我也不会悦纳。我却要用剑、饥荒、瘟疫灭绝他们。我就说,唉!主耶和华(Lord Jehovih),看哪,那些先知对他们说,你们必不看见剑,也不遭遇饥荒。(耶利米书14:12-13)
又:
城也因剑、饥荒、瘟疫交在攻城的迦勒底人手中。(耶利米书32:24, 36)
又:
我必打发剑、饥荒、瘟疫到他们当中,直到他们从我所赐给他们和他们列祖的土地上灭绝。(耶利米书24:10)
在这些经文中,荒凉被描述为“剑、饥荒、瘟疫”;真理的荒凉被描述为“剑”,良善的荒凉被描述为“饥荒”;攻击掠夺直到毁灭,被描述为“瘟疫”。以西结书:
人子啊,你要拿一把利剑,把它当作剃头刀,剃过你的头和你的胡须,,拿天平将须发平分。你要将第三部分在城中间用火焚烧,将第三部分在城周围用剑击砍,将第三部分任风吹散;我也要拔剑追赶他们。第三部分必遭瘟疫而死,在你中间必因饥荒消灭;第三部分必在你四围倒在剑下;我必将第三部分分散四风,并要拔剑追赶他们。(以西结书5:1-2, 12, 17)
这论及属世真理的荒凉,它以这种方式被描述。同一先知书:
在外有剑,在内有瘟疫、饥荒;在田野的必死于剑下,在城中的必有饥荒、瘟疫吞灭他。(以西结书7:15)
又:
对以色列地说,耶和华如此说,看哪,我要攻击你,并要拔剑出鞘,将义人和恶人都从你那里剪除。因为我要将义人和恶人都从你那里剪除,所以我的剑要出鞘,从南到北攻击所有肉体;所有肉体就都知道我耶和华已经拔剑出鞘,必不再入鞘。耶和华的话临到我说,人子啊,你要预言说,耶和华如此说,你要说,一把剑,一把剑,已经磨利擦亮。磨利为要大行杀戮,擦亮为要像闪电。人子啊,要预言说,主耶和华论到亚扪人和他们的凌辱,如此说,你要说,一把剑,一把剑已经拔出,为行杀戮,已经擦亮,为像闪光以行吞灭,而人为你见虚假的异象,为你行谎诈的占卜。(以西结书21:3-5, 8-10, 28-29)
此处“剑”实际上表示荒凉,这从内义上的每个细节明显看出来。
又:
巴比伦王必以剑拆毁你的塔楼;因他的马匹众多,它们扬起的尘土必遮蔽你;你的墙垣必因骑马的、车轮和战车的响声震动;他必用他的马蹄践踏你一切的街道。(以西结书26:9-11)
至于“巴比伦”是什么,可参看前文(1326节);它造成的荒凉(1327节)。诗篇:
他若不回转,神必将祂的剑磨快,将祂的弓拉紧,预备妥当了。(诗篇7:12)
耶利米书:
我说,唉!主耶和华啊,你真是大大地欺哄这百姓和耶路撒冷说,你们必得平安;其实剑甚至已经抵达灵魂了。(耶利米书4:10)
同一先知书:
你们要在埃及宣告,使它在密夺被听见,要站起来自作准备,因为剑要在你周围施行吞灭。(耶利米书46:14)
又:
有剑临到迦勒底人和巴比伦的居民并她的首领与智慧人。有剑临到矜夸的人,他们就成为愚昧;有剑临到她的勇士,他们就惊惶;有剑临到她的马匹、战车和她中间一切混居的群众,他们必像妇女一样;有剑临到她的宝物,它们就被抢夺;有干旱临到她的众水,它们就必干涸。(耶利米书50:35-38)
“剑”明显表示真理的荒凉,因为经上说“有剑临到智慧人、矜夸的人、勇士、马匹、战车和宝物”,并且“有干旱临到她的众水,它们就必干涸”。
又:
我们束手投降埃及和亚述,为要得粮吃饱。奴仆辖制我们,无人救我们脱离他们的手;因为旷野的剑,我们冒着生命之险才得到粮食。(耶利米哀歌5:6, 8-9)
何西阿书:
他必不回到埃及地,亚述他却要作他的王,因他们拒绝回来归我,剑必悬在他的城邑之上,毁坏他的门闩,因着他们自己的计谋,吞灭他们。(何西阿书11:5-6)
阿摩司书:
我打发瘟疫在你们中间,像在埃及一样,用剑杀戮你们的少年人,使你们的马匹被掳掠。(阿摩司书4:10)
“像在埃及一样”表示当人们基于记忆知识或世俗学问推理神性事物时,这些知识或学问造成荒凉;“被掳掠的马匹”表示被剥夺了自身固有品质或天赋的理解力。
III.“剑”在反面意义上表示进行争战的虚假,这一点可见于诗篇:
到于我的灵魂,我躺卧在给世人点火的狮子中间;他们的牙齿是枪、箭,他们的舌头是利剑。(诗篇57:4)
又:
看哪,他们用口吠叫,嘴里有剑,因为有谁听见?(诗篇59:7)
以赛亚书:
惟独你从你的坟墓中被抛出,好像可憎的枝子,被杀之人的衣服,就是被剑刺透,坠落坑中石头那里的,如同被踩在脚下的尸首一样。(以赛亚书14:19)
这论及路西弗。耶利米书:
我责打你们的儿女是徒然的,他们不受管教;你们自己的剑吞灭你们的先知,好像毁灭的狮子。这世代的人哪,你们要看明耶和华的话:我岂向以色列作旷野呢?(耶利米书2:30-31)
同一先知书:
你们不要往田野去,也不要行在路上,因四围有仇敌的剑和惊吓。(耶利米书6:25-26)
又:
你接这杯忿怒的酒,使我所差遣你去的所有民族都喝它;他们喝了就要东倒西歪,并要发狂,是因我要打发到他们中间的剑。你们要喝,且要喝醉,要呕吐,且要跌倒,不得再起来,都因剑。(耶利米书25:15-16, 27)
又:
马匹上去吧!车辆狂奔吧!让勇士,就是紧握盾牌的古实人和弗人,并握紧拉弓的路德人,都出去吧。那日是主万军之耶和华的日子,是报仇的日子;剑必吞吃得饱,喝醉他们的血。(耶利米书46:9-10)
以西结书:
他们必剥去你的衣服,夺取你的华美珠宝,留下你赤身露体;他们也必带一群人来攻击你,用石头打死你,用剑刺透你。(以西结书16:39-40)
这论及耶路撒冷的可憎之事。撒迦利亚书:
丢弃羊群的无用牧人有祸了!剑必临到他的膀臂和右眼上。他的膀臂必全然枯干,他的右眼也必完全昏暗。(撒迦利亚书11:17)
何西阿书:
他们竟思想恶事抗拒我。他们的首领必因舌头的狂怒倒在剑下,这在埃及地必作他们的讥笑。(何西阿书7:15-16)
路加福音:
将有大灾难降在这地,也有震怒临到这百姓。他们要倒在剑刃之下,又被掳到所有民族当中。最终耶路撒冷要被列族践踏。(路加福音21:23-24)
此处主正在谈论时代的完结;从字义上看,祂谈论的是犹太人的分散和耶路撒冷的毁灭;但从内义上看,祂谈论的却是教会的最后状态。“倒在剑刃之下”表示不再有任何真理,只有虚假;“所有民族”表示各种邪恶,他们要被掳到这些邪恶当中;“列族”表示邪恶(参看1259, 1260, 1849, 1868节);“耶路撒冷”表示教会(2117节),该教会将被他们如此“践踏”。
IV.“剑”还表示虚假的惩罚,这一点清楚可见于以赛亚书:
到那日,耶和华必用祂刚硬、巨大、有力的剑察罚利维坦,就是那伸长的蛇,察罚利维坦,就是那弯曲的蛇,并杀海中的大鱼。(以赛亚书27:1)
这论及那些通过基于感官证据和记忆知识或事实知识的推理进入信之秘密的人;“刚硬、巨大、有力的剑”表示由这些推理产生的虚假的惩罚。
当我们读到人们被置于剑刃之下,并被剑杀死,有时包括“男人与女人,少年人与老人,公牛、绵羊、驴”时,内义上的意思是惩罚,这惩罚在于虚假的定罪或诅咒(如约书亚记6:21; 8:24, 25; 10:28, 30, 37, 39; 11:10, 11, 12, 14; 13:22; 19:47; 士师记1:8, 25; 4:15, 16; 18:27; 20:37; 撒母耳记上15:8; 列王纪下10:25等)。这也解释了为何经上吩咐凡拜别神的城都要被剑击杀,完全毁灭,用火烧尽,永为荒堆(申命记13:13, 15-17);“剑”表示虚假的惩罚;“火”表示邪恶的惩罚。耶和华的使者站在路上,拔出剑来敌挡巴兰(民数记22:22, 31),表示真理抵挡巴兰所拥有的虚假;这也是为何巴兰死于剑下(民数记31:8)。
“剑”在正面意义上表示进行争战的真理,在反面意义上表示进行争战的虚假,以及真理的荒凉和虚假的惩罚,这些含义起源于来世的代表。因为在来世,当有人说他所知道的是虚假时,可以说便有小剑立刻临到他头上,造成惊恐;而进行争战的真理由带有像剑尖一样尖锐的点的物体来代表;因为没有良善的真理的确具有这种性质;但当与良善在一起时,真理就是圆形和柔软的。这就是剑的含义的起源,所以每当圣言提到“刀”、“枪”、“小剑”或“剑”时,天使就想到进行争战的真理。
圣言之所以很少提到“刀”,是因为在来世,有些恶灵被称为“割喉者”。他们身边似乎挂着刀,因为他们性情如此残忍,以至于想用刀割断每个人的喉咙。这就是为何经上没有提到“刀”,而是提到“小剑”或“剑”,因为后者经常用来争战,会使人联想到战争,从而联想到进行争战的真理。
古人十分清楚小剑、小矛和刀表示真理。这种知识传到教会之外的人,即外邦人那里,所以他们在献祭时常用小剑、小矛或刀自割、自刺,直到流血;如我们所读到的巴力祭司:
巴力的祭司大声呼求,按着他们的规矩,用剑和小矛自割,直到鲜血涌流。(列王纪上18:28)
在圣言中,所有战争武器都表示与属灵争战有关的事物,每一种武器都有某种具体含义(参看2686节)。

宇宙星球 #40

40.有些灵人从天堂

40.有些灵人从天堂被告知,水星灵曾被应许他们会看到主。于是,我周围的灵人就问他们,他们是否记得这应许。他们说,他们的确回想起来了,但他们不知道这应许是不是以不容置疑的方式作出的。就在他们彼此议论这一点的时候,天堂的太阳向他们显现了。只有那些至内在或第三层天堂的人才能看到天堂的太阳,也就是主;其他人只能看到由此而来的光。一看到这太阳,他们说,这不是主神,因为他们没有看见祂的脸。与此同时,灵人继续彼此交谈,但我没有听见他们说的话。这时,太阳忽然又出现了,主就在它中间,被太阳的光环围绕。一看到这一幕,水星灵深深谦卑下来,并沉了下去。这时,主也从那太阳向这个星球的灵人显现,这些灵人为人时,曾在世上看到过祂。他们所有人,一个接一个,因而许多人依次承认,这是主自己;他们当着所有会众的面承认这一点。然后,主还从那太阳出来,向木星灵显现;他们大声宣称,这是主自己;当宇宙之神向他们显现时,他们曾在自己的星球看见过祂。主是天堂的太阳,是那里一切光的源头(AC 1053, 3636, 4060)。主向那些在其属天国度的人如此显现,在那里,对主的爱居于主导地位(AC 1521, 1529-1531, 1837, 4696)。祂出现在右眼层面上方的中等高度处(AC 4321, 7078)。因此,在圣言中,“太阳”表示神性之爱方面的主(AC 2495, 4060, 7083)。灵人和天使看不见尘世太阳,取而代之的是一团黑暗,这黑暗不是在前面,而是在后面,与天堂太阳,也就是主相对立(AC 9755)

属天的奥秘 #9755

9755.“院子的海

9755.“院子的海边宽”表该天堂在记忆真理方面的状态。这从“宽”、“院子”和“海”的含义清楚可知:“宽”是指真理(参看1613, 3433, 3434, 4482, 9487节);“院子”是指最低层天堂,如前所述(9741节);“海”是指记忆知识汇集所在的地方,关于真理的推理就基于这些知识,因而也指属世层和感官层,因为这些是包含它们的容器。此处“海边”是指西角,“西”表示住在模糊中的良善。然而,当西不是被称为“西”,而是被称为“海”时,所表示的是记忆知识,记忆知识相对来说也是住在模糊中,因为记忆知识属于属世人或外在人;属世人或外在人住在世界之光中,相对于内在人所在的天堂之光,这光就像日落时的阴影。
  这一点也可从出现在来世的事物看出来。天堂的太阳,就是主,出现在朝向右眼的中等高度处。对天堂天使来说,这太阳是一切光的源头,并与光一起而为一切聪明、智慧的源头。然而,当他们思想世界的太阳时,它却不是这样子出现的;相反,在背后相反的方向上会出现某种幽暗的物体。那也是天堂里西方所在之地,因为在天堂,显为太阳的主是东方。由此可见,“西”表示住在模糊中的良善,外在人或属世人就处于这种良善。如前所述,属世人住在世界之光中,这光相对于天堂之光,就像日落西方时的阴影。但“海水”表示属世人的真理,这真理就是记忆知识;因为属世人或外在人中的真理就是存在于知识中的真理;而属灵人或内在人中的真理则是存在于信仰中的真理。当存在于知识中的真理从属世人或外在人中被提升到属灵人或内在人时,它就变成存在于信仰中的真理了。正因如此,在童年时代与一个人同在的真理就是存在于知识中的真理;但成年后,如果此人允许自己重生,那么它们就会变成存在于信仰中的真理;因为内在人随着这个人进入成年而逐渐被打开。
  “海”之所以表示记忆知识汇集所在的地方,是因为“水”、“泉”、“河”表示真理;因此,“海”表示它们的汇集。事实的确如此,这一点也可从圣言中提到“海”和“诸海”的经文明显看出来;如诗篇:
  地和其中所充满的,世界和住在其间的,都属耶和华。祂把地建立在诸海上,安定在江河之上。(诗篇24:1, 2)
  “地”和“世界”表示教会;祂把世界建立在其上的“诸海”是指记忆真理;祂安定在其上的“江河”是指信之真理。显然,此处不是指地、世界、诸海、江河,因为世界并未建立在诸海上,也未安定在江河之上。
  又:
  你曾用力量将海分开,将水中海怪的头打破。你曾砸碎利未坦(Leviathan,音译)的头,把他给人民,就是禽兽为食物。你使汹涌的江河干了。(诗篇74:13-15)
  此处在内义上论述的主题是摧毁信之真理的记忆知识;“头被打破的海怪”是指总体上的记忆知识(42, 7293节);“利未坦”也具有类似含义(7293节);他当作食物被给予的“人民,就是禽兽”是指那些沉浸于虚假的人,或虚假本身。由此明显可知“海”表示什么,即:被误用来削弱并摧毁真理的记忆知识。哈巴谷书:
  你乘马践踏海,就是践踏多水的泥潭。(哈巴谷书3:15)
  “乘马践踏海”当论及耶和华时,表示教导拥有记忆知识的属世人。
  撒迦利亚书:
  那日,必有活水从耶路撒冷流出来,一半往东海流,一半往西海流。(撒迦利亚书14:8)
  “从耶路撒冷流出来的活水”是指从爱之良善那里获得生命的信之真理;“东海”和“西海”是指记忆知识,也就是真理汇集所在的属世层和感官层。何西阿书:
  他们必跟随耶和华,祂的众子从海上恭敬而来。他们必如一只鸟从埃及恭敬而来。(何西阿书11:10, 11)
  “从海上而来的众子”是指属于属世人的记忆真理;这解释了为何经上说“他们必如一只鸟从埃及而来”,因为在圣言中,“埃及”表示记忆知识(9340, 9391节)。
  以西结书:
  海上的一切首领都必从宝座上下来,除去外袍,剥下刺绣的衣服,披上战兢;他们必说,住在诸海之中的啊,在海上被颂赞的坚固城啊,你现在何竟毁灭了?(以西结书26:16, 17)
  此处论述的主题是“推罗”所表示的良善和真理的认知或知识(1201节)的毁灭;良善和真理的认知或知识是教会的记忆知识;“海上的首领”是指首要的认知或知识(1482, 2089, 5044节);“除去外袍和刺绣的衣服”表示除去记忆真理(9688节)。由于“推罗”表示这些事,所以经上说推罗“住在诸海之中,是在海上的坚固城”。
  耶利米书:
  大海涨起,漫过巴比伦,她被许多海浪遮盖。她的城邑,变为荒场。(耶利米书51:42, 43)
  “巴比伦”表示外在神圣,内在亵渎的敬拜(1182, 1326节);“漫过巴比伦的大海”是指从记忆知识中升上来的虚假;它的“波浪”是指由这种知识构成的推理,和由此而来的否认;“变为荒场的城邑”是指教义事物。
  类似的话出现在启示录:
  凡船主,和坐船的,并众水手,连所有靠海为业的,都远远地站着,看见烧巴比伦的烟,就喊着说,祸哉,祸哉,这大城阿。凡有船在海中的,都因她的奢侈成了富足。有一位大力的天使举起一块石头,好像大磨石,扔在海里,说,巴比伦也必这样猛力地被扔下去。(启示录18:17-21)
  “船”是指取自圣言的教义事物(参看6385节);由此明显可知,“船主”、“水手”,以及“海”、“靠海为业的”表示什么;“一块石头,好像大磨石”是指真理,信经由这真理发展而来;“扔在海里”表示丢进记忆知识的虚假中。在来世有大海出现,也有海上的船只出现;我常蒙允许看到这些船只和大海。那里的海在坏的意义上表示记忆知识的虚假,而坐船的人表示那些贩卖并提供这些虚假的人。
  耶利米书:
  那使太阳白日发光,使星月有定例,做黑夜里的光,又搅动大海,使海中波浪砰訇的耶和华如此说。(耶利米书31:35)
  “白日发光的太阳”是指爱之良善,光从这良善到达真理;“使星月有定例,做黑夜里的光”是指信仰和知识或认知的良善,真理从这良善而拥有光在黑暗中;“搅动大海,使海中波浪砰訇”是指驱散记忆知识的虚假,关于真理的纯粹推理就建立在这些虚假之上。
  以赛亚书:
  我的手岂是缩短、不能救赎吗?我岂无拯救之力吗?看哪,我以斥责使海干涸,我使江河变为旷野,其中的鱼因无水腥臭,干渴而死。(以赛亚书50:2)
  “使海干涸”表示摧毁或废除记忆知识的良善和真理;“使江河变为旷野”表示使真理本身荒废;“腥臭的鱼”表示属世人所拥有的记忆知识(参看40, 991节);“因无水”表示没有真理(2702, 3058, 3424, 4976, 5668, 8568节);“干渴而死”表示由于缺乏真理(8568节)。
  类似的话出现在以赛亚书的别处:
  水必从海中绝尽,河也晒焦干涸。溪流必消退,埃及河必减少而枯干。(以赛亚书19:5, 6)
  “水必从海中绝尽”表示在真理汇集的地方,对真理的偏离;“必枯干的埃及河”是指记忆知识。同一先知书:
  认识耶和华的知识要充满遍地,好像水覆盖洋海一般。(以赛亚书11:9)
  “水”表示真理;“海”表示它们的汇集,也就是关于真理的知识的汇集,这就是为何经上说“认识耶和华的知识要充满遍地”。
  启示录:
  第二位天使吹号,就有仿佛火烧着的大山扔在海中,海的三分之一变成血。海中有灵魂的生物的三分之一都死了,船只的三分之一也坏了。(启示录8:8, 9)
  “火烧着的大山”是指自我之爱;“它被扔进的海”是指总体上的记忆知识;“它所变成的血”是指被歪曲和亵渎的真理(4735, 6978, 7317, 7326节);“由此而死的生物”是指那些拥有真理的教义之人。
  类似的话出现在启示录的别处:
  第二位天使把他的香瓶倒在海里,海就变成好像死人的血,海中一切活着的灵魂都死了。(启示录16:3)
  此处“海”表示服务邪恶来摧毁真理、证实虚假的记忆知识。又:
  一个兽从海中上来说亵渎的话。(启示录13:1等)
  “从海中上来的一个兽”是指摧毁信之真理的记忆知识。由此可见,“海”表示记忆知识汇集所在的地方,这些记忆知识是推理信之真理所用的资源。
  由于“海”具有这种含义,所以经上论到西布伦说:
  西布伦必住在海边,在停船的港口。(创世记49:13)
  申命记:
  他要吸取海里的丰富,并沙中所藏的珍宝。(申命记33:19)
  “西布伦”在代表意义上表示那些利用记忆知识得出关于信之真理的结论之人;这就是为何经上说他“必住在海边”。
  不过,就反面意义而言,“海”表示以世界为目的的记忆知识;在这种情况下,“海浪”是指出于世俗观点对神性事物的推理;因此,“沉在海里”表示如此沉浸于由世俗和尘世观点所产生的记忆知识中,以至于不信神之真理,如在马太福音:
  凡使这信我的一个小子跌倒的,倒不如把驴拉的磨石拴在这人的颈项上,沉在深海里。(马太福音18:6)
  “磨石”是指服务信仰的真理(4335, 7780节);“驴”是指属世层,因为它是服务的牲畜(2781, 5741, 5958, 6389, 8078节);因此,“驴拉的磨石”是指属世和世俗的记忆知识;“颈项”表示内层事物与外层事物的联结(3542节);“拴在颈项上”是指对良善和真理的阻隔和切断(3542, 3603节);“沉在深海里”表示沉入纯世俗和肉体之物中,从而深入地狱。主的这些话,和祂所说的其它一切话一样,都因此而具有灵义。
  不过,“海”表示记忆知识的性质,完全取决于海水的密集和黑暗程度;另一方面,则取决于海水的清澈和透明程度。正因如此,仰望天堂的记忆知识,就是属世人里面的属灵层面,被称为“玻璃海”(启示录15:1, 2)。“海也不再有了”(启示录21:1)表示当没有人利用记忆知识来推理信之真理;但真理将铭刻在人们心上的时候。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