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威登堡神学著作
2811.“亚伯拉罕在那里筑坛”表示主的人身或人性神性(Human Divine,即试探之前的神性人身或人性)所做的准备,这从“坛”和“筑坛”的含义清楚可知。祭坛表示总体上的一切敬拜,因为它们是代表性教会敬拜的主要特征(921节);并且它们因表示总体上的一切敬拜而表示主的神性人身或人性,因为主的神性人身或人性就是一切敬拜和一切教义,以至于是敬拜本身和教义本身;这也可从取代祭坛或燔祭和祭物的圣餐看出来(2165, 2187, 2343, 2359节)。圣餐是外在敬拜的主要特征,因为在圣餐中被赐予的,正是主的神性人身或人性。“筑坛”就是预备人身或人性神性,这从前面的内容明显看出来,因而无需进一步解释。主的人身或人性神性为经历终极试探所做的最后准备就是本节论述的主题,以“亚伯拉罕把柴依次摆好,捆绑他的儿子以撒,放在坛的柴上”来描述。
874.此处描述了试探之后该教会成员重生的第一个状态,这种状态在所有正在重生的人当中是很常见的,也就是说,他们以为他们从自己实行良善、思想真理,或说他们自己是他们所行的良善和所思的真理的源头。由于他们仍处在极大的模糊之中,所以主也让他们坚持这种观点。不过,只要他们坚持这种错误观点,他们所行的一切良善和所思的一切真理都不是信之良善和真理。事实上,凡人凭自己所行的,都不可能是善的,因为它来自他自己,也就是来自一个不纯和最不洁的源头。良善不可能从这种不纯和最不洁的源头发出,因为这个人总是思想自己的功德和公义;有些人甚至走得更远,与自己相比看不起其他人,如主在路加福音中(18:9-14)所教导的;其他人则以其它方式犯错。人的私欲就这样混杂,以至于外面看上去是好的,而里面却是污秽。因此,人在这种状态下所行的良善并非信之良善。这同样适用于他所思想的真理,因为尽管他所想的可能是完美的真理,但只要自我是它的源头,即便它本身是信之真理,他仍没有信之良善在自己里面。一切真理若要成为信之真理,都必须从主拥有信之良善在里面。只有这样,它们才能成为良善和真理。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