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威登堡神学著作
2822.“说,亚伯拉罕,亚伯拉罕;他说,我在这里”表示试探之后,理性的神性良善所感知到的安慰。这从“说”的含义清楚可知,在圣言的历史部分,“说”是指感知,如前面频繁所述。此处它之所以是指理性的神性良善里面的感知,是因为“亚伯拉罕”在此表示主的理性,换句话说,祂的人身或人性的神性良善。至于理性的神性良善里面的感知是什么,这无法解释清楚,因为在能对它作出任何解释之前,必须先知道许多不同概念,从中形成对主的神性人身或人性的一个观念。在没有形成这样一个观念之前,所解释的一切要点都会陷入要么空虚,要么模糊的观念中;而这些观念要么扭曲真理,要么把它们带到不一致的观念当中,让它们变得荒谬。
本节论述的主题是主经历试探后的第一个状态,这是一种安慰的状态。这解释了为何现在经上没有再用“神”这个名,而是提到“耶和华”,因为当论述真理时,经上就用“神”这个名;但当论述安慰所来自的良善时,经上就用“耶和华”(2769节)。试探之后的所有安慰都被注入良善,因为良善是一切喜乐的源头;这喜乐从良善转入真理。因此,“亚伯拉罕”在此表示理性的神性良善,在其它地方,尤其当“耶和华”这个名出现在同一节时,也一样。
3894.由于天使和灵人的呼吸完全取决于他们的爱和源于这爱的信之状态,如前所述(3892节),故没有哪两个社群的呼吸是一样的。处于自我之爱和尘世之爱的,并由此处于虚假的恶者无法与善者相伴。一旦靠近善者,他们就觉得自己好像无法呼吸,可以说被窒息了。结果,他们像半死不活的人,或石头那样沉入地狱,在那里重获呼吸能力,这种呼吸是他们和那些早就在那个地方的人所共有的。由此可见,凡沉浸于邪恶与虚假者,都无法待在大人或天堂。因为当他们靠近时,其呼吸就开始停止,其洞察和思维也停止,其一切行恶言假的努力同样停止。其伴随这种努力的全部行为和生命运动都会消失。因此,他们什么也做不了,只能从那里一头栽下去。
3894a.由于这是实情,还由于善良的人一进入来世,首先被带回到他们在世时所拥有的生命中(参看2119节) ,因此也被带回到那生命的爱欲和乐趣中,故他们无法移到天使当中,与他们共呼吸,因为他们还没有为此做好预备。因此,他们在经历这种预备时,首先通过与天使和谐一致的呼吸被引入天使的生命,与此同时进入内在感知和天堂的自由中。这一切在一个由许多人组成的社群或唱诗班进行,在那里,没有哪两个成员的呼吸、感知和自由行动的方式是一模一样的。实现这一切的方式也直观地向我展示了。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