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威登堡神学著作
2839.“耶和华在山上必看见”表示仁,主规定他们要通过仁得救。这从“山”的含义清楚可知,“山”是指爱和仁(参看795, 796, 1430节)。“耶和华必看见”表示主的规定,或主所规定的,如刚才所述(2837节)。此处论及仁,而非爱,因为仁与爱是有区别的(参看2023节)。至于属灵人通过仁,而非与仁分离之信得救,这一点从圣言中的许多经文明显看出来。关于仁和信,情况是这样:无信之仁不是真正的仁,无仁之信不是信。仁若要存在,信必须存在;信若要存在,仁必须存在。然而,绝对的本质要素是仁,因为信的种子不能种在其它任何土壤中。两者相互和互惠的结合产生天上的婚姻,也就是主的国度。信若不植入仁,就只是纯粹的记忆知识,仅止于记忆,因为内心没有接受它的情感。但当植入仁,也就是生活时,信就变成了聪明和智慧。无信之仁,就是诸如小孩子和正直的外邦人或非基督徒所拥有的那种仁,仅仅是等待信播种于其中的土壤,即便活在肉身时没有播种于其中,到了来世也要播种进去(参看1802, 2280, 2289-2309, 2417, 2589-2604节)。
3890.前面已频繁说明,天堂或大人被分为无数社群,并且总体上和身体内的器官并脏腑一样多;每个具体社群都属于这些器官和脏腑中的一个(参看3745节)。还说明,这些社群虽然数不清,并且各种各样,但仍行如一体;就像身体内的一切事物尽管各种各样,但仍行如一体一样。属于心脏区域的天堂社群是属天社群,位于中间或至内层。而属于肺脏区域的天堂社群是属灵社群,在周边或外层。从主而来的流注经由属天社群进入属灵社群,或经由中间进入周边,即经由至内层进入外层。这是因为主经由爱和仁慈流入,这是其国度中一切属天之物的源头。祂经由爱和仁慈流入信之良善,这是其国度中一切属灵之物的源头。所有这一切还有一种无法言传的多样性,不过,这种多样性不是由流注,而是由接受产生的。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