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威登堡神学著作
2875.生活的良善,或对良善的情感是在人不知不觉的情况下由主通过内在途径注入的;而教义之真理,或信仰是通过外在途径注入,并被引入记忆的。主按自己的时间和自己的秩序把它从记忆中召唤出来,并将其与对良善的情感结合在一起。这个过程会考虑到人的自由,因为如前所述,人的自由来自他的情感。这就是信仰的植入和扎根。凡在自由之中所行的都与人结合,而凡在强迫之下所行的则不会结合,这从以下事实清楚看出来:没有任何东西能与一个人结合,除非他对这种东西拥有一种情感。那实际去接受的,是情感;接受违背情感的东西就是接受违背生命的东西。由此明显可知,教义之真理或信仰只能被对它的情感接受。不过,情感如何,接受就如何。只有对真理和良善的情感才会接受信之真理,因为它们彼此一致,并因一致而结合在一起。
2555.创世记20:12, 13.况且她也实在是我的妹子,是我父亲的女儿,不是我母亲的女儿;她成了我的妻子。当神叫我离开我父家的时候,我对她说,我们无论走到什么地方,提到我,你都要说祂是我的哥哥;这就是你待我的恩情了。
“况且她也实在是我的妹子”表示具有这种亲密关系的理性真理;“是我父亲的女儿,不是我母亲的女儿”表示理性是由作为父亲的属天良善,而非作为母亲的属灵真理孕育的;“她成了我的妻子”表示属灵真理通过理性与属天之物结合;“当神叫我离开我父家的时候”表示当祂抛下记忆知识或事实知识和由此产生的表象,连同它们的快乐(在此由“父家”来表达)时;“我对她说”表示那时的思维;“这就是你待我的恩情了”表示因此,那时祂将拥有这种安慰;“我们无论走到什么地方”表示后来对于理性真理,祂所得出的一切结论;“提到我,你都要说祂是我的哥哥”表示要说理性真理已经与属天良善联合。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