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威登堡神学著作
2906.“就是撒拉一生的岁数”表示当地上还有神性真理时。这从“一岁”、“岁数”和“撒拉一生”的含义清楚可知:“一岁”或一年(a year)是指教会从开始到结束的整个时期;“岁数”或年数(years)是指各个时期(参看2905);“撒拉一生”是指在神性真理方面的各个状态,也如刚才所述(2904节)。此处的意思是,当神性真理荡然无存时,结束就会到来,这也可从刚才的内容推知。
“一岁”或一年表示教会的状态从开始到结束的整个时期,或也可说,整个时代;因此,“岁数”或年数(years)表示在整个时期之内的各个时期或时间段,这一点从以下圣言经文可以看出来,以赛亚书:
耶和华膏了我,叫我报好信息给困苦的人;祂差遣我包扎心里破碎的,向被掳的宣告自由,向被囚的宣告各种开释;宣告耶和华的喜年,和我们神报仇的日子。(以赛亚书61:1-2)
这论及主的降临;“耶和华的喜年”表示新教会的时间。同一先知书:
报仇之日在我心中,我救赎之年已经来到。(以赛亚书63:4)
这也论及主的降临;“救赎之年”表示新教会的时间。又:
这是耶和华的报仇之日,为锡安争辩的报应之年。(以赛亚书34:8)
此处意思是一样的。
这个时间还被称为“察罚之年”(year of visitation,中文圣经或译为追讨之年),耶利米书:
在察罚之年,我必使灾祸临到亚拿突人。(耶利米书11:23)
同一先知书:
我必使他们的察罚之年临到摩押。(耶利米书48:44)
在以西结书更清楚:
过了多日,你必被察罚;到末后之年,你必来到脱离剑从多民收回之地,到以色列不断成为荒场的山上。(以西结书38:8)
“末后之年”表示教会的末期;这时教会灭亡,前教会成员被弃绝,来自其它地方的人被接受。以赛亚书:
于是主对我说,一年之内,照雇工的年数,基达的一切荣耀都必消没。(以赛亚书21:16)
这也表示末期。
以西结书:
你因流了人的血,就为有罪,又被自己所造的偶像玷污;使你的日子临近,你到了你的年岁;所以我使你受列族的凌辱和各地的讥诮。(以西结书22:4)
“到了年岁”表示快要结束的时候,就是主离开教会的时候。以赛亚书:
现在耶和华宣告说,三年之内,照雇工的年数,摩押的荣耀与他所有的大量群众必被藐视,余剩的人必极其稀少。(以赛亚书16:14)
“三年之内”也表示前教会的结束。“三”表示完结或完满之物,也表示一个开始(可参看1825, 2788节)。
“七”,以及“七十”也有同样的含义(参看720, 728, 901节)。因此,在以赛亚书,经上说:
到那日,推罗必被忘记七十年,照着一王的日子;七十年终了以后,推罗必像妓女之歌所唱的。七十年终了以后,耶和华必察罚推罗,她必回去得妓女的雇价。(以赛亚书23:15-17)
“七十年”表示整个时期,就是从教会开始的时候直到它逝去的时候,这也是“一王的日子”,因为“王”表示教会的真理(参看1672, 1728, 2015, 2069节)。犹太人被掳的“七十年”也涉及类似的事。耶利米书以下面这些话描述了这种被掳:
这些民族要服事巴比伦王七十年;七十年满了以后,我必察罚巴比伦王和这民族的罪孽,这是耶和华说的。(耶利米书25:11-12; 29:10)
“一岁”或一年,以及“岁数”或年数表示教会的整个时期,或它持续的时间,这一点在玛拉基书看得更清楚:
看哪,我要差遣我的使者,他必在我前面预备道路;你们所寻求的主,就是你们所仰慕的立约的使者,必忽然进入祂的殿。看哪,祂快要来到。这是万军之耶和华说的。祂来的日子,谁受得了呢?那时,犹大和耶路撒冷所献的供物必蒙耶和华悦纳,仿佛古时之日、往古之年。(玛拉基书3:1-2,4)
这论及主的降临。“古时之日”表示上古教会;“往古之年”表示古教会;“犹大的供物”表示出于属天之爱的敬拜;“耶路撒冷的供物”表示出于属灵之爱的敬拜;显然,此处不是指犹大,也不是指耶路撒冷。诗篇:
我思想古时之日,往古之年。(诗篇77:5)
此处“古时之日”和“往古之年”表示这两个教会,即上古教会和古教会。这一点从摩西五经看得更清楚:
你当追想古时之日,思念代代之年。问你的父亲,他必指示你;问你的长者,他必告诉你。至高者将地业赐给列族的时候,就是将世人分开的时候。(申命记32:7-8)
“一岁”或一年和“岁数”或年数表示教会的完整时期,这一点也明显可见于哈巴谷书:
耶和华啊,我听见你的名声就惧怕。耶和华啊!求你在这些年中间复活你的作为,在这些年中间显明出来,在发怒的时候以怜悯为念。神从提幔而来,圣者从巴兰山临到。(哈巴谷书3:2-3)
这论及主的降临;“在这些年中间”表示在时间满足的时候;至于时间满足的时候是什么意思,可参看前文(2905节)。
由于当论及主在地上的国度,也就是教会时,“一岁”或一年和“岁数”或年数表示从开始到结束的一个完整时期,所以当论及主在天上的国度时,它们表示永恒。如诗篇:
我的神啊,你的年数一代又一代。你就祂,你的年数没有穷尽!你仆人的子孙要延续,他们的种要坚立在你面前。(诗篇102:24,27-28)
又:
你要给王的日子加添日子,他的年岁必如代代;他必永远住在神面前。(诗篇61:6-7)
此处“年岁”表示永恒,因为这些话论及主和祂的国度。
献为燔祭和祭物的一岁羊羔(参看利未记12:6; 14:10; 民数记6:12; 7:15, 21, 27, 33, 39, 45, 51, 57, 63, 69, 75, 81等)表示主国度中的纯真的属天事物,这些属天事物是永恒的。因此,弥迦书(6:6)也提到一岁牛犊的燔祭,把它描述为最蒙悦纳的。
“一岁”或一年在内义上并非表示一年,这一点也可从以下事实明显看出来:拥有圣言内义的天使不能拥有任何年的观念。但在自然界,一年是一个完整的时间段,所以他们拥有涉及教会状态的完满和涉及天堂状态的永恒的观念,以取代一年的观念。对他们来说,时间段就是状态(参看1274, 1382, 2625, 2788, 2837节)。
920.本节描述了古教会总体上的敬拜,并且是以“祭坛和燔祭”来描述的,“祭坛和燔祭”是一切代表性敬拜的主要元素。然而,我们首先要描述一下上古教会的敬拜是何性质,由此表明通过代表敬拜主是如何兴起的。上古教会成员只有内在敬拜,就是天上所献的那种,因为在他们当中,天堂与人交流,以至于他们成为一体。这种交流就是感知,前面频繁提到过这种感知。因此,他们因是天使般的人,故是内在人。他们的确感觉到属肉体和世界的外在事物,但却不关心它们。他们在每个感官对象中都感知到某种神性和天堂之物。例如,当看到一座高山时,他们感知到的不是一座山的概念,而是高的概念,并从高而感知天堂和主。这就是为何经上说主住在至高处,并被称为“至高至上者”(Most High and Lofty One);又为何后来对主的敬拜在山上举行。这同样适用于其它一切对象。如,当观察早晨时,他们不会感知一天的早晨,而是感知天堂之物;它就像人们心智中的早晨和黎明,主由此被称为“早晨”、“东方”和“黎明”。同样,当看到一棵树及其果和叶时,他们并不关心这些,而是仿佛看到以它们来代表的人。他们在果实中看到爱和仁,在叶子中看到信。教会成员由此不仅被比作一棵树、一个园林,他里面的东西则被比作果和叶,甚至还被如此称呼。这就是那些拥有天堂和天使般的观念之人的性质。
谁都能知道,一个总体观念掌管一切细节,因而掌管一切感官对象,无论是看到的还是听到的,以至于人不会注意到这些对象,除非它们流入他的总体观念。因此,对内心快乐的人来说,他所听到和看到的一切似乎都洋溢着欢声笑语;而对内心悲伤的人来说,他所看到和听到的一切似乎都是忧伤难过。这同样适用于其它情况,因为总体情感就存在于一切细节里面,并使细节在总体情感中被看到和听到;而其它一切事物甚至都不显现,仿佛不存在或微不足道。上古教会成员就是这种情况。他眼中看到的一切对他来说都如天堂一般;因此,对他来说,一切事物可以说都是活的。由此清楚可知上古教会的神性敬拜是何性质,即:它是内在的,决不是外在的。
然而,当教会衰落,如在其后代当中的情形,这种感知或与天堂的交流开始消失时,一种不同的情况开始出现。人们不再像以前那样在感官对象中感知到任何天堂之物,只感知到世俗之物。他们对世俗之物的感知越多,他们的感知就越少。最终,大洪水来临之前的最后一代在这些物体中只看到世俗、肉体和尘世之物。天堂就这样与人类分离,并且只能以一种极其遥远的方式与人类交流。现在与地狱的交流向人打开,他从地狱获得其总体观念;如前所述,一切细节观念都源于这总体观念。在这种情况下,当有天堂观念临到他们时,这观念对他们来说一文不值。最后,他们甚至不愿承认任何属灵或属天之物的存在。人的状态就这样被改变和颠倒。
主因预见人类的状态会变成这样,故规定信之教义事物要得以保存并可获得,好叫人们能知道属天之物和属灵之物。前面提到的那些被称为“该隐”的人和那些被称为“以诺”的人从上古教会成员那里搜集了这些教义事物。这就是为何经上论到该隐说,给他立一个记号,免得人杀他(参看创世记4:15,393, 394节);论到以诺说,神将他取去(创世记5:24)。这些教义事物完全由符号语言,因而由看似神秘之物构成。也就是说,它们由地面上各种具有属灵意义的物体构成,如:山,它们表示天上的事物和主;早晨和东方,它们也表示天上的事物和主;各种树及其果实,它们表示人及其天堂事物;等等。诸如此类的事物构成他们的教义事物,这一切都是从上古教会的符号和象征中搜集而来的。因此,他们的著作也具有这种性质。由于他们仰慕这些代表或教义事物中的神性和天堂之物,并且觉得自己似乎看到了它们,还由于这些教义事物的古老性,所以他们开始并被允许将这类事物作为其敬拜的基础。这就是他们在山上、小树林和各树木中间举行敬拜的起源,也是他们露天的柱子或雕像,以及后来祭坛和燔祭的起源;祭坛和燔祭最终成为一切敬拜的主要特征。这种敬拜始于古教会,又从古教会传给他们的后代和周边所有民族。蒙主的神性怜悯,这些和其它许多事容后再述(1238, 1241, 2180:4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