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威登堡神学著作
3008.首先:“基督”和“弥赛亚”、“受膏者”、“王”是一样的,这一点从以下圣言经文明显看出来。约翰福音:
安得烈找着自己的哥哥西门,对他说,我们遇见弥赛亚了,弥赛亚翻出来就是基督。(约翰福音1:41)
同一福音书:
群众中有许多人听见了这话,就说,这真是那先知。另有人说,这是基督。但也有的说,基督岂是从加利利出来的吗?圣经岂不是说,基督是从大卫的种,从伯利恒,就是大卫所在的城镇出来的吗?(约翰福音7:40-42)
“基督”在此明显表示他们所等候的弥赛亚。又:
难道官长真承认这真是基督吗?然而我们知道这个人从哪里来;只是基督来的时候,没有人知道祂从哪里来。(约翰福音7:26-27)
“基督”表示弥赛亚。没有人知道祂从哪里来,是因为祂不会被承认。又:
犹太人围着耶稣,对祂说,你叫我们的灵魂犹疑不定到几时呢?你若是基督,就明明地告诉我们。耶稣回答他们,我已经告诉你们,你们却不信。(约翰福音10:24-25)
此处“基督”也表示他们所等候的弥赛亚。又:
群众回答,我们从律法上听说,基督是永存的。(约翰福音12:34)
“基督”表示弥赛亚。又:
马大说,我信你是基督,是神的儿子,就是那要到世上来的。(约翰福音11:27)
也就是说,祂是弥赛亚。路加福音:
在耶路撒冷有一个人,名叫西面。他从圣灵得到的回答是,他未见主基督以前,必不见死。(路加福音2:25-26)
换句话说,直到他看见弥赛亚,或耶和华的受膏者。同一福音书:
耶稣对门徒说,你们说我是谁?彼得回答说,是神的基督。(路加福音9:20; 马可福音8:29)
也可参看其它经文,如马太福音26:63-64; 约翰福音6:68-69; 马可福音14:61-62。
由于“基督”和“弥赛亚”是一样的,并且希腊文的“基督”和希伯来文的“弥赛亚”都表示“受膏者”,所以显而易见,“基督”和“受膏者”是一样的,和“王”也是一样的,“王”一般被称为“受膏者”,这从圣言的历史和预言部分中的许多经文明显看出来,如诗篇:
地上的列王都站稳,首领一同商议,要反抗耶和华和祂的受膏者。(诗篇2:2)
又:
现在我知道耶和华拯救祂的受膏者,必从祂的圣天上用祂右手的拯救能力回答祂。(诗篇20:6)
又:
耶和华是他们的力量,又是祂受膏者的拯救力量。(诗篇28:8)
撒母耳记:
耶和华必将力量赐与祂的王,高举祂所膏立者的角。(撒母耳记上2:10)
在这些和其它许多经文中,“受膏者或所膏立者”表示“王”。这个词在原文是“弥赛亚”。在所有预言中,内义所论述的主题都是主,主就是“王”,这从新约中的经文也明显看出来。如马太福音:
总督问耶稣,你是犹太人的王吗?耶稣对他说,你说的是。(马太福音27:11)
路加福音:
彼拉多问耶稣说,你是犹太人的王吗?耶稣回答他说,你说的是。(路加福音23:3; 马可福音15:2)
约翰福音:
他们喊着,和散那!奉主名来的以色列王是应当称颂的。(约翰福音12:13)
又:
拿但业说,拉比,你是神的儿子,你是以色列的王!(约翰福音1:49)
119.要知道,主通过天堂赋予我们的圣言是联结天堂与尘世的纽带。正是为了这个目的,圣言字义中的一切事物才对应于天上的神性事物;就其至高和至内在的意义而言,圣言论述主,祂在天上和地上的国度,对祂的爱和信,因而论述出自祂并在祂里面的生命。当我们地球上的圣言被阅读和传讲时,这些主题就呈现给天上的天使。天上的天使对圣言的理解完全不同于世人对它的理解,天使遵循圣言的内在意义或属灵意义,而世人遵循它的外在意义或属世意义(AC 1769-1772, 1887, 2143, 2333, 2396, 2540, 2541, 2545, 2551)。圣言是联结天与地的纽带(AC 2310, 2495, 9212, 9216, 9357, 10357)。因此,圣言纯由对应写成(AC 1404, 1408, 1409, 1540, 1619, 1659, 1709, 1783, 8615, 10687)。就圣言至内在的意义而言,它唯独论述主及其国度(AC 1873, 2249, 2523, 7014, 9357)。
2249.“亚伯拉罕近前来说”表示主出于人身或人性的思维,这思维与神性贴得更近了。这从前面论述主对人类的思维的地方可推知,因而无需解释。就内义而言,本章充分描述了主的思维和感知的状态,开头则描述了主的人身或人性与其神性结合的状态。诚然,在世人眼里,这些事似乎不那么重要;然而,它们却是至关重要的。
在天使眼里,他们的圣言就是内义;这些大事与它们的代表一起以一种最美的形式活生生地呈现在他们面前。此外,随它们而来并与类似它们的无数事物也都呈现出来,这些事物都涉及主与天堂的结合,以及对他们人身或人性里面的主之神性的接受。事实上,天使的观念是这样:他们享受这些事物胜过其它一切事物,并感觉它们是最快乐的。他们由此在主的人身或人性本质与其神性本质结合方面越来越被这些观念光照和确认。因为天使曾是世人,当他们为世人时,只能想到主是一个人,并且主就是神,以及神性三位一体,从而为自己形成各种观念,尽管那时他们不知道这些观念是何性质。
天堂的奥秘具有这种性质:尽管它们完全超出我们的理解,但我们每个人仍可以为自己形成关于它们的某种观念,因为若不通过以这样或那样的方式形成的某种观念,没有什么东西能留在记忆中,更不用说进入任何思维了。天使的观念只能从世上的事物,或类似它们的事物中形成;而那时由无法理解的事物产生的谬念或幻想也渗入进来。在来世,这些谬念或幻想会使那时更为内在的思维观念疏远信之良善和真理。
为了驱散这些谬念或幻想,本章的内义大量阐述了主的人身或人性与其神性的结合,以及祂的感知和思维。当世人阅读圣言时,这些事同时以这样一种方式进入天使的感知,即:他们以前从其它源头,以及很容易由这些源头产生的顾虑中形成的观念逐渐被驱散;而与天使所享有的真理之光一致的新观念则被注入。这种情况在属灵天使当中比在属天天使当中更突出,因为天使的观念越纯粹,天使就越完美地接受天堂的思维。众所周知,在主眼前,天也不洁净(约伯记15:15);天使们不断被完善,这的确是真的。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