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威登堡神学著作
创世记24:1-67
1.亚伯拉罕已经老迈,到了日子;耶和华在一切事上都赐福给他。
2.亚伯拉罕对他的仆人,他家中的老者,那管理他所有一切的,说,请把手放在我大腿底下。
3.我要叫你指着耶和华,天之神和地之神起誓,不要从我住在他们中间的迦南人的女儿中为我儿子娶一个女子;
4.你要往我的地,我的出生地去,为我的儿子以撒娶一个女子。
5.仆人对他说,倘若那女人不肯跟我到此地来,我必须将你的儿子带回你原出之地吗?
6.亚伯拉罕对他说,你要谨慎,不要带我的儿子回那里去。
7.耶和华天上的神,曾带领我离开我的父家和出生地,对我说话,向我起誓说,我要将这地赐给你的种,祂必差遣使者在你面前,你就可以从那里为我儿子娶一个女子。
8.倘若那女人不肯跟你来,我叫你起的誓就与你无干了;只是不可带我的儿子回那里去。
9.仆人就把手放在他主人亚伯拉罕的大腿底下,为这话向他起誓。
10.那仆人从他主人的骆驼里取了十匹骆驼就离开了,他主人的各样美物都在他手里;他就起身往亚兰-纳哈拉姆(Aram-naharaim)去,到了拿鹤的城。
11.约傍晚时分,众女子出来打水的时候,他便叫骆驼在城外的水井旁跪下。
12.他说,耶和华我主人亚伯拉罕的神啊,求你今日使我遇见好机会,施怜悯给我主人亚伯拉罕。
13.看哪,我站在水泉旁边,城内人的女儿们正出来打水。
14.我向哪一个少女说,请放下你的水瓶来,让我喝点水;她若说,请喝,我也要给你的骆驼喝,愿她就是你为你仆人以撒所选定的那一位;这样,我便知道你施怜悯给我主人了。
15.话还没有说完,看哪,利百加出来了,她是亚伯拉罕的兄弟拿鹤妻子密迦的儿子彼土利所生的;她的水瓶就在她的肩上。
16.那少女容貌极其俊美,还是处女,也未曾有人亲近她。她下到那泉,打满了瓶,又上来。
17.仆人跑上前去迎着她说,请你让我从你瓶子里抿一点水。
18.她说,我主请喝。她急忙放低水瓶到她手上给他喝。
19.她给他喝完了,就说,我再为你的骆驼打水,直到它们喝完了。
20.她就急忙清空水瓶,倒在水槽里,又跑到井旁打水,给他所有的骆驼打了水。
21.那人惊奇地注视她,默不作声,要晓得耶和华使他的道路通达没有。
22.于是,骆驼喝完的时候,那人就拿出一个金鼻环,重半舍客勒,两个镯子,重十舍客勒子的金子,戴在她手上。
23.他说,请告诉我,你是谁的女儿?你父亲家里有地方让我们过夜吗?
24.她对他说,我是密迦给拿鹤所生的儿子彼土利的女儿。
25.又对他说,我们又有干草又有很多饲料,也有过夜的地方。
26.那人就俯伏向耶和华下拜。
27.他说,耶和华我主人亚伯拉罕的神是应当称颂的,因祂没有向我主人放弃怜悯和真理。至于我,耶和华在路上引领我,直到我主人的兄弟家里。
28.那少女就跑去照着这些话告诉她母亲家。
29.利百加有一个哥哥,名叫拉班;拉班就跑出来,到泉旁的那人那里。
30.他看见鼻环和他妹子手上的镯子,又听见他妹子利百加的话,说,那人对我如此说的时候,这事就发生了;他来到那人跟前;看哪,他还站在骆驼旁边的泉旁那里。
31.他说,你这蒙耶和华赐福的,请来,为什么站在外边?我已经打扫了房屋,也有骆驼的地方。
32.那人就进了家,卸了骆驼,拉班给了骆驼干草和饲料,又拿水洗他的脚和与他同来的人的脚。
33.把饭摆在他面前,叫他吃;他却说,我不吃,等我把话说完。拉班说,请说。
34.他说,我是亚伯拉罕的仆人。
35.耶和华大大地赐福给我主人,使他昌大,又赐给他羊群、牛群、银、金、仆婢、骆驼和驴。
36.我主人的妻子撒拉年老的时候,给我主人生了一个儿子;我主人也将他所有的一切都给了他。
37.我主人叫我起誓说,你不要给我儿子,从我所居之地的迦南人的女儿中娶一个女子;
38.你要往我父家、我本族那里去,为我儿子娶一个女子。
39.我对我主人说,恐怕那女子不肯跟我来。
40.他就对我说,我在祂面前行走的耶和华必差遣祂的使者与你同去,使你的道路通达,你就可以从我本族、我父家那里,给我的儿子娶一个女子。
41.那时你向我起的誓与你无干,因为你到了我本族那里;他们若不把她交给你,你向我起的誓也与你无干。
42.我今日到了泉旁,便说,耶和华我主人亚伯拉罕的神啊,你若使我所走的道路通达;
43.看哪,我站在水泉旁;但愿有个出来打水的少女,我要对她说,请你让我从你瓶子里喝一点水;
44.她若对我说,你只管喝,我也要给你的骆驼打水,愿她就作耶和华给我主人的儿子所选定的女子。
45.我心里的话还没有说完,看哪,利百加就出来,她的水瓶在她肩上;她下到泉旁打水,我便对她说,请给我喝。
46.她就急忙从身上放低水瓶,说,请喝,我也要给你的骆驼喝;我便喝了,她也给我的骆驼喝了。
47.我问她说,你是谁的女儿?她说,是密迦给拿鹤所生的儿子彼土利的女儿。我就把环子戴在她鼻子上,把镯子戴在她手上。
48.我俯伏向耶和华下拜,称颂耶和华,我主人亚伯拉罕的神,因为祂把我引到正路上,为我主人的儿子娶我主人兄弟的女儿。
49.现在你们若愿以怜悯和真理待我主人,就告诉我;若不然,也告诉我;叫我可以或向右或向左看。
50.拉班和彼土利回答说,这话乃出于耶和华;我们不能向你说歹说好。
51.看哪,利百加在你面前,可以将她带去,照着耶和华所说的,作你主人儿子的女人。
52.亚伯拉罕的仆人听见他们的话,就向耶和华俯伏在地。
53.仆人拿出银器、金器和衣服送给利百加,又将宝物送给她哥哥和她母亲。
54.仆人和与他同来的人吃了喝了,住了一夜;他们早晨起来,仆人就说,请打发我回我主人那里去吧。
55.利百加的哥哥和她母亲说,让少女同我们再住几天,至少十天,然后你们可以去。
56.仆人对他们说,请不要耽误我,耶和华使我的道路通达;请打发我走,我要到我主人那里去。
57.他们说,我们把少女叫来问问她的口。
58.他们就叫了利百加来,对她说,你和这人同去吗?她说,我去。
59.于是,他们把他们的妹子利百加和她的乳母,同亚伯拉罕的仆人和他的人,打发走了。
60.他们就给利百加祝福,对她说,我们的妹子啊,愿你成为千万人(或作千万人的母);愿你的种继承那仇恨你之人的城门!
61.利百加和她的少女们起来,骑上骆驼,跟着那人;仆人就带着利百加走了。
62.以撒刚从庇耳-拉海-莱回来;他原住在南地。
63.向晚时分,以撒出来在田间默想,举目一看,看哪,有些骆驼正到来。
64.利百加举目看见以撒,就从骆驼上下来。
65.她对那仆人说,这田间走来迎接我们的人是谁?仆人说,是我的主人。利百加就拿面纱盖住自己。
66.仆人就将所办的一切事都告诉以撒。
67.以撒便领她进了他母亲撒拉的帐棚,娶了利百加,她就作了以撒的女人,以撒爱她;以撒自从他母亲去世后,这才得了安慰。
概览
3012.内义描述了在主的神性理性里面,真理与良善合一的整个过程;本章描述了先于合一到来的引入过程。“以撒”是指该理性的良善;“利百加”在此是指被引入良善的真理;“拉班”是指属世人中对良善的情感。
8705.“将事件带到神那里”表调解和代求。这从“将事件带到神那里”的含义清楚可知,当论及神性真理时,“将事件带到神那里”是指与神性本身进行调解,并代求,因为进行调解和代求的人会把事件带到提供帮助者那里。调解和代求是神性真理所作的工,因为神性真理离神性良善,也就是主自己最近。神性真理之所以离神性良善,也就是主最近,是因为它直接从主发出。既然机会来了,那么就在此阐明主的调解和代求是怎么回事。那些以为三个位格构成神性,然而又合在一起被称为一位神的人按照圣言的字义,对调解和代求没有其它概念,只是认为主坐在祂父的右手边,与祂交谈,如同一个人与另一个人交谈,将人们的祈求带到父这里,并请求父为了祂的缘故而赦免并施怜悯,因为祂为人类忍受十字架之难。这就是每个简单人从圣言的字义所获得的关于调解和代求的概念。
但是,要知道,字义适合简单人的理解水平,好叫他们能被引入更内在的真理,也就是真理本身。因为简单人对天国没有其它任何概念,只是认为它如同地上的王国,对父和主也没有其它任何概念,只是认为父如同地上的王,主如同王子,就是王位的继承人。简单人就有这样的概念,这一点从主的门徒自己对主国度的概念很明显地看出来。因为一开始,他们和其他犹太人一样,也以为主既是弥赛亚,那么将是地上最大的王,会把他们提升到荣耀的巅峰,在全世界所有民族和人民之上。但当他们从主自己那里听说,祂的国不在地上,而是在天上时;他们只会认为祂的天国完全就像地上的王国。这也解释了为何雅各和约翰问,在祂的国里,这一个要坐在祂右手边,那一个坐在祂左手边;而也想在那国里为大的其余的门徒都很生气,彼此争论他们当中哪一个要在那里成为最大的;由于这种观念在他们心中根深蒂固,无法被根除,所以主只好对他们说,他们要“坐在十二个宝座上,审判以色列的十二支派”(参看马可福音10:37, 41; 路加福音22:24, 30; 马太福音19:28)。但他们那时不知道主所说的“十二宝座”、“十二支派”和“审判”究竟是什么意思。
由此可见人们对主与父的调解和代求持什么样的观念,这些观念是从哪里来的。但是,了解圣言内层真理的人对主的调解和代求持有完全不同的观点,即:主代求不是如同世上的儿子向王父代求,而是如同宇宙之主向祂自己代求,如同神独自一人代求,因为父与祂不是二,乃为一,如祂自己所教导的(约翰福音14:8-11)。祂之所以被称为“调解者(即中保)”和“代求者”,是因为“儿子”表示神性真理,“父”表示神性良善(参看2803, 2813, 3704节),调解是通过神性真理实现的,因为通过它才能进入神性良善;神性良善就像太阳的火,是不可靠近的;但神性真理就像太阳发出的光,是可靠近的;它为一个人的内眼,也就是信之眼,提供了进入神性良善的方法和渠道(8644节)。由此可见何为调解和代求。
有必要进一步说一说主自己作为神性良善本身和天堂的太阳本身,是如何被称作“父的调解者(中保)和代求者”。当主在世时,在完全得荣耀之前,祂是神性真理;因此,那段时间是有调解的,祂求父,也就是神性良善本身(约翰福音14:16, 17; 17:9, 15, 17)。但祂的人身得荣耀之后,祂就被称作调解者(中保)和代求者,因为没有人能思想神性本身,除非他把祂想象成一位神性人(Divine Man);任何人更不可能通过爱与神性本身结合,除非祂被想象成这样。任何人若不把祂想象成一位神性人而思想神性本身,其观念就缺乏确定性,一个不确定的观念不是一个观念。或者,为了想象神性,他可能会思想可见的宇宙无止境的延伸,或以模糊而告终。这种观念与自然崇拜者的观念密不可分,也会掉入自然界,从而不再是对神性的观念。由此明显可知,具有这种观念的人不可能通过信或爱与神性结合。一切结合都需要一个对象,而结合的实现取决于这个对象的本质。因此,就神性人身而言,主被称为“调解者(中保)”和“代求者”,尽管祂与自己调解,向自己代求。神性本身无法以任何观念来理解,这一点从主在约翰福音中的话明显看出来:
从来没有人看见神,只有在父怀里的独生子将祂表明出来。(约翰福音1:18)
又:
你们从来没有听见父的声音,也没有看见祂的形状。(约翰福音5:37)
然而,一个值得注意的是,凡出于自己,或出于血气思想神的人都对祂没有确定的想法,也就是没有任何确定的观念;而那些不出于自己,也不出于血气,而出于灵思想神的人对祂则有确定的想法,也就是说,他们以一个人的形状来想象神性。天上的天使便以这种方式思想神性,古代的智者也以这种方式思想祂。此外,每当神性本身向他们显现时,祂就显为一个神性人;因为经过天堂的神性是一个神性人。原因在于,天堂是一个大人,这在许多章节末尾已经说明。由此可见世上的聪明是什么样,天上的聪明又是什么样。也就是说,世上的聪明把人身的观念除去了;结果,他们的心智和神性之间没有调解,所以他们有浓厚的黑暗。而天上的聪明则具有人身里面的神性的观念;因此,主对他们来说,就是调解或中保,他们的心智由此而有了光。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