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威登堡神学著作
3153.诚然,这三节经文在内义上的内容从所给出的解释明显看出来,即:属于属世人的事物正在预备接受神性事物;因此,“利百加”所表示的那些真理,就是要被引入理性层的良善,并与其结合的真理,正在变成神性;这一过程是通过流注实现的。但这几节经文在内义上的内容具有这种性质:除非我们在一念之间看到它们,或说在脑海里的一个整体画面中看到它们,否则它们就显得太模糊,以至于无法理解,尤其是因为它们都是未知的事。例如,当人正在重生时,真理如何从属世人中被召唤出来,并被引入理性人中的良善。
现在大多数人完全不知道这些事,甚至不知道这种事的发生。主要原因是,如今很少有人正在重生;甚至连那些正在重生的人也没有从教义知晓:信之真理被引入仁之良善,并与其结合,而且这一过程发生在理性心智中。他们也不知道当这一过程发生时,他们的状态会完全改变;也就是说,他们的思维不再从信之真理奔向仁之良善,而是从这良善奔向真理。然而,对主来说,这不是重生,而是荣耀;也就是说,祂将一切事物,无论理性层的事物,还是属世层的事物,都变成了神性。内义则描述了这是怎么做到的。
1582.“你向左,我就向右;你向右,我就向左”表示分离,这从“右”和“左”的含义清楚可知。右和左是纯粹相对的术语,因为它们都不是一个确定的区域或确定的地方。这从以下事实明显看出来:东和西,南和北既可在右,也可在左,这取决于人所面对的方向。地方也是如此。迦南地既不能说在右,也不能说在左,除非是相对地。主在哪里,哪里就是中心,右和左取决于此。因此,代表主的亚伯兰无论朝这个方向走还是那个方向走,这个代表都与他同行。地同样如此,无论亚伯兰在迦南地,还是在其它地方。这就像是坐在席上的一个最高贵的人,他坐在哪个位置,哪个位置就是首位,或说最高和最重要的位置,其它地方则分列在它的右边和左边。因此,“向右或向左”是提供选择的一种形式,以此表示分离。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