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威登堡神学著作

属天的奥秘 #3175

3175.“让少女同

3175.“让少女同我们再住”表示被他们阻留。这从“住”的含义清楚可知,“住”在此是指被阻留,如内义上的整个思路所表明的。因为事情的真相是这样:人根本没有生在任何真理中,甚至没有生在任何属世真理中,如“不可偷盗、不可杀人、不可奸淫”等等的诫命。他更没有生在任何属灵真理中,如有一位神,人拥有一个死后会活着的内在。因此,这样一个人凭自己对凡关系到永生的事一无所知。他不得不学习一切诫命和真理;否则,他远比任何野兽坏得多,因为由于其遗传性,他倾向于爱自己胜过所有人,并渴望占有世上的一切。因此,除非社会法律,以及对丧失地位、利益、名声和生命的惧怕约束他,否则他必毫无良心地偷盗、杀人或奸淫。很明显,事实就是这样,因为甚至连一个受过教育的人也会毫无良心地犯下这类罪行。事实上,他会为自己的行为辩护,找出许多论据来支持它们的合法性。那么,他若没有接受过任何教导,又会是什么样呢?这在属灵事物上也一样。在那些出生在教会,拥有圣言并不断接受教导的人当中,仍有许多人将一切都归于自然,很少或根本不归于神。所以他们就是那些从心里不相信任何神的存在,因而不相信他们死后会活着的人。因此,他们就是那些不想知道关乎永生或死后生命的任何事的人。
由此明显可知,人没有生来在任何真理中;相反,他不得不学习一切。他不得不通过一种外在途径,换句话说,通过听觉和视觉来学习。真理不得不通过这种途径被引入并植入他的记忆;但只要真理仅局限于记忆,它就是纯粹的记忆知识。为叫真理可以充满一个人,它必须从记忆中被召唤出来,更多地被带向其心智的内层。毕竟他的人性是更内在的,就在他的理性心智中。除非人是理性的,否则他不是人;因此,一个人所拥有的理性的种类或品质和数量就决定了这个人所拥有的人性的种类或品质和数量。人决不会是理性的,除非他拥有良善。使得人超越动物的良善就是爱神和爱邻,这是一切人类良善的源头。真理必须被引入这良善,并与其结合,而且这一过程是在理性心智中进行的。当人爱神、爱邻时,真理就被引入良善并与其结合;在这种情况下,真理进入良善,因为良善和真理互相承认彼此。事实上,一切真理都来自良善,真理视良善为自己的目的和灵魂,因而为其生命的源头。
但真理很难与属世人分离,并从那里被提升到理性层,因为属世人包含谬误、恶欲和虚假的说服。这些东西在那里,并粘附于真理到几时,属世人就会阻留真理,不让它从自己那里被提升到理性层到几时。这就是这些话在内义上所表示的,即:“让少女同我们再住几天,至少十天,然后你们可以去。”原因在于:属世人怀疑真理,推理它是否真的是真理。然而,一旦恶欲和虚假的说服,以及由它们所产生的谬误被主分离出去,这个人出于良善开始厌恶反对真理的推理,并蔑视或嘲笑对它的怀疑,那么真理就抵达了离开属世人,并被提升进入理性心智,披上良善状态的阶段。因为在这种情况下,真理成为植根于良善的真理,并拥有生命。
为更好地理解这些问题,我们举些例子。这是一个属灵真理:一切良善都来自主,一切邪恶都来自地狱。这个真理在能从属世人中被提升出来进入理性心智之前,必须以多种方式被证实和说明。更重要的是,在一个人爱神之前,它决不能朝那个方向被提升,因为在此之前,该真理不被承认,因而不被相信。其它真理也是这样,如这个真理:圣治存在于一切事物的最小细节中,它若不存在这些最小细节中,就不会存在于整体中。又如这个真理:当人在世上认为构成生命全部的东西消失,他现在所接受的生命与他以前的生命相比,是无法形容和无限制的,并且只要陷入邪恶,人完全意识不到这种生命时,他才第一次开始活着。这些和其它类似真理无法被相信,除非这个人处于良善。理解它们的,是良善,因为主通过良善以智慧流入。

宇宙星球 #36

36.他们有这样的习

36.他们有这样的习惯,他们所知道的,不会告诉任何人,却又想从每个人那里获知他所知道的。不过,他们会与自己的社群分享他们的一切知识,以致所有人都知道一个人所知道的,每个人也都知道所有人所知道的。在天堂,各种良善都得以共享,因为天堂之爱将自己的一切与其他人共享;这就是天使智慧和幸福的源头(AC 549-550, 1390-1391, 1399, 10130, 10723)。

属天的奥秘 #2496

创世记20:1-18

创世记20:1-18
1.亚伯拉罕从那里向南地迁移,就住在加低斯和书珥之间,寄居在基拉耳。
2.亚伯拉罕论到他的妻子撒拉说,她是我的妹子;基拉耳王亚比米勒派人把撒拉取了去。
3.夜间,神在梦中来到亚比米勒那里,对他说,看哪,你要死了,因为你所取的那女人,她是嫁了丈夫的。
4.亚比米勒还没有亲近她;他说,主啊,连公义的民族你也要杀害吗?
5.他岂不是自己对我说,她是我的妹子吗?连她自己也说,祂是我的哥哥。我做这事是心正手洁的。
6.神在梦中对他说,是的,我知道你作这事是心中正直,我也拦阻你犯罪得罪我;所以我不容许你接触她。
7.现在你把这人的妻子还回去,因为他是先知;他要为你祷告,你才可以存活。你若不把她还回去,你当知道,你和你所有的人必要死。
8.亚比米勒清晨早早起来,召了他的众臣仆来,在他们耳边将这一切话都说了;这些人都非常害怕。
9.亚比米勒召了亚伯拉罕来,对他说,你对我们作的是什么事?我犯什么罪得罪了你,你竟给我和我的国招来大罪?你向我行了不该行的事了。
10.亚比米勒对亚伯拉罕说,你看见什么才做这事呢?
11.亚伯拉罕说,因为我说,这地方必定没有对神的惧怕,他们必为我妻子的缘故杀我。
12.况且她也实在是我的妹子,是我父亲的女儿,不是我母亲的女儿;她成了我的妻子。
13.当神叫我离开我父家的时候,我对她说,我们无论走到什么地方,提到我,你都要说祂是我的哥哥;这就是你待我的恩情了。
14.亚比米勒取了羊群和牛群、男仆和女仆,送给亚伯拉罕,又把他妻子撒拉还给他。
15.亚比米勒说,看哪,我的地都在你面前;哪里在你眼里是好的,就住在哪里吧。
16.又对撒拉说,看哪,我给你哥哥一千锭银子;看哪,为你给凡与你同在,并与众人同在的人作遮眼的;她被证明是清白的。
17.亚伯拉罕向神祷告,神就医好了亚比米勒和他的妻子,并他的众女仆,她们便生产了。
18.因耶和华为亚伯拉罕的妻子撒拉的事,完全关闭了亚比米勒家所有的子宫。
概览
2496.前面第12章(1401-1502节)已经论述了亚伯拉罕寄居在埃及,以此表示当主还是个孩子时,祂在记忆知识或事实知识方面所接受的教导。本章则论述亚伯拉罕寄居在亚比米勒所在的基拉耳。这种寄居同样表示主所接受的教导,但现在是仁与信的教义方面的教导。此处尤其论述仁与信的教义的起源;也就是说,该教义是属灵的,来自一个属天源头,而非来自理性。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