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威登堡神学著作
3267.“按他们的名字、照他们的出生是”表示内层品质或特征取决于信的衍生物。这从“名字”或“诸名字”的含义清楚可知:“名字”(name)是指性质或品质,“诸名字”(names)是指诸品质或特征(3266节),在此是指内层品质或特征,因为经上说:“这些是以实玛利儿子们的名字,按他们的名字。”“名字”(names)首先表示总体品质或特征,其次在此表示在总体品质或特征里面的具体品质或特征,也就是相对于总体品质或特征来说的内层品质或特征。“名字”(names)这个词也表示内层品质或特征,是因为这些品质或特征符合“照他们的出生”所表示的信的衍生物。“出生”表示信的衍生物,因而教会的衍生物(1145, 1255, 1330, 3263节)。
至于主的属灵教会,情况是这样:它遍及全世界,就信条或信之真理而言,在各个地方各不相同。这些不同就是“出生”所表示的衍生物,而这些衍生物要么同时、要么相继出现。这同样适用于主在天上的属灵国度,即:在信之事物上的不同如此之大,以至于在构成信之真理的事物上,没有哪一个社群,甚至没有哪一个社群成员与另一个是一模一样的(3241节)。尽管如此,主在天上的属灵国度仍是一个;原因在于,对所有人来说,仁是首要事物,因为构成属灵教会的,是仁,而不是信,除非你称信为仁。
凡拥有仁爱的人都爱自己的邻舍,当这邻舍在信仰问题上与他不同时,只要他的邻舍过着良善和真理的生活,他就不会计较。他也不会谴责正直的外邦人,尽管他们不知道主,也不知道任何信之真理。因为拥有仁爱,也就是过着良善生活的人从主接受与他的良善一致的那类真理,而外邦人则接受诸如在来世可以转向信之真理的那类真理(2599-2603节)。但没有仁爱,也就是没有过着良善生活的人永远不能接受任何真理。他可能确实知道真理,但这真理没有植入他的生活。他可能确实口头上谈论真理,但心里却没有它,因为真理不能与邪恶结合。因此,那些知道被称为信条的真理,但没有过仁爱或良善生活的人,尽管因生在教会而在教会中,却不属于教会,因为他们里面没有教会的任何东西,也就是说,根本没有可以与真理结合的任何良善。
895.“水从地上都干了”表示那时,虚假并不明显。这从前面的阐述(857, 868, 887节)清楚可知。这句话尤表虚假已经与属于该教会成员的意愿的事物分离。“水从地上都干了”这句话出现在这里,是因为“地”在此表示人的意愿,而人的意愿无非是恶欲。如前所述(875:3节),“土地”位于人心智的理解力部分,真理就被播种在这一部分。真理永远不会播种在他的意愿部分,在属灵人里面,这意愿部分已经与理解力部分分离。这就是为何在本节最后,经上说“土地面干了”。对上古教会成员来说,他的意愿里面有土地,主将良善植入其中;所以他能从良善认识并感知真理,或能从爱而拥有信。然而,若同样的事发生在现在,人必永远灭亡,因为他的意愿完全败坏了。
至于在意愿部分和理解力部分的这种植入或播种是怎么回事,这从以下考虑清楚可知:事实上,上古教会成员享有启示,他从小时候起就被引入对良善和真理的感知。但由于这些启示被植入他的意愿部分,所以他无需进一步的教导就能感知无数事物。主赋予他们能力,使他们能从一个总体观念知道具体观念和个体细节;而现在的人不得不先学习才了解它们,即便这样,也几乎不知道其千分之一。因为属灵教会成员若不通过学习获得,就一无所知;他将自己以这种方式知道的东西保留下来,并相信是真的。事实上,如果他学到了错误的东西,并且这错误的东西给他留下深刻印象,仿佛它是真的,他也会相信,因为他只会感知某事是真的;事实上,他已经以这种方式被说服相信了它。那些有良心的人从良心获得某种指示;然而,对他们来说,某事之所以是真的,只是因为他们听说并获知它是真的。这就是构成他们良心的东西,这一点从那些拥有虚假良心的人清楚看出来。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