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威登堡神学著作
3508.“以扫往田野去打猎,要把野味带来”表示对良善的情感获得可以与神性理性联合的真理的努力。这从“以扫”的代表和“往田野去打猎,要把野味带来”的含义清楚可知:“以扫”是指属世层的良善,如前所述,因此是指对属世层里面的理性良善的情感,因为属世层里面的良善不属于属世层,而是属于属世层里面的理性层(参看3498节);“往田野去打猎,要把野味带来”是指为它自己获得真理的努力,因为“田野”是指有良善的土地或好土存在的地方(3500节),“野味(即猎物)”是指从良善获得的真理(3501节),“把野味带来”是指获得它,因而将它与神性理性联合。
如前所述,此处在至高意义上论述的主题是主的属世层的荣耀,在代表意义上论述的主题是人里面的属世层的重生(3490节)。按照次序,这一切应当通过真理,也就是通过良善和真理的知识或认知实现,因为没有这些知识或认知,属世层就不能从理性层,或通过理性层获得光照,从而不能重生。知识或认知是接受从理性层流入的良善和真理的器皿;这些器皿接受的质和量就决定了它们被光照的质和量。从理性层接受良善和真理的器皿就是属世层的真理本身,这些真理只是记忆知识或事实、知识或认知和教义事物而已。良善就来自流入事物的秩序,和那里存在于它们自己当中的秩序;或说对流入事物的安排和它们在自己当中所保持的秩序将这些真理变成良善。这就是属世层的良善的来源。
8318.“惊骇恐惧临到他们”表他们毫无统治的任何希望。这从“惊骇恐惧”的含义清楚可知,当论及那些陷入自我之爱,并因此陷入虚假和邪恶的人,也就是“以东的族长”和“摩押的强者”所表示的那些人时,“惊骇恐惧”是指他们毫无统治的希望。因为那些陷入自我之爱的邪恶之人不断渴望统治,但当由获胜的敌人所造成的恐惧临到他们身上时,他们统治的希望就破灭了。
要知道,邪恶是由双重源头产生的,即自我之爱和尘世之爱,或爱自己和爱世界。陷入起因于自我之爱的邪恶之人只爱自己,蔑视其他所有人,除了那些与他们自己合而为一的人之外。他们若爱这些人,也并非真的爱他们,而是爱自己,因为他们在这些人里面看见自己。由这个源头所产生的邪恶是最坏的;因为陷入这种邪恶的人与自己相比,不仅蔑视其他所有人,还辱骂他们,因为一点点原因就憎恨他们,渴望他们毁灭。报复和残忍以这种方式成为他们生活的乐趣。那些陷入自我之爱的邪恶之人照这爱的质和量而在地狱的深处。
至于那些陷入由尘世之爱所产生的邪恶之人,他们也将邻舍看得一文不值,看重他只是因为他的财富,因而看重的是他的财富,而不是这个人自己。这些人渴望占有属于其邻舍的一切,当这种渴望主宰他们时,他们就缺乏一切仁爱和怜悯。抢夺邻舍的财物是他们生活的乐趣,尤其是那些贪得无厌的人,也就是那些为了金银而非来自金银的任何功用而爱金银之人的乐趣。那些被这爱的邪恶统治的人也在地狱,不过他们所在的地狱不如那些陷入自我之爱的邪恶之人的地狱那么深。除这两种邪恶的源头外,还有第三种源头,该源头就是出于虚假的宗教信仰而行恶。不过,当这种邪恶存在于那些陷入自我之爱和尘世之爱的人身上时,它就算为邪恶;但当它存在于那些处于对邻之爱和对他们的神之爱的人身上时,不算为邪恶,因为他们所关注的目的是良善,目的决定了其它一切的性质(参看8311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