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威登堡神学著作
3653.从这些考虑清楚看出,这几节经文全面描述了教会在爱之良善和信之真理上荒废或洁净时的状态;同时,经上也告诫那些处于这些良善和真理的人在这种情况下应该怎么做。教会里有三种人,即:那些处于对主之爱的人,那些处于对邻之仁的人和那些处于对真理的情感的人。属于第一类的,也就是那些处于对主之爱的人具体由“在犹太的,应当逃到山上”这句话来表示。属于第二类的,也就是那些处于对邻之仁的人具体由“在房顶上的,不要下来拿家里的东西”这句话来表示。而属于第三类的,也就是那些处于对真理的情感的人具体由“在田里的,也不要回去取衣裳”这句话来表示。可参看前面关于这些话的阐述和解释(2454节);那里还解释了“回头”和“在他身后一看”是什么意思。
2497.本章论述了当主首先在仁与信的教义方面接受教导时,祂的状态。这种状态本身由“加低斯和书珥”来表示;信之教义由“基拉耳王亚比米勒”来表示(1-2节)。一开始,祂认为当请教理性(2节),但最终没有请教它(3-4, 8-9节)。祂这样认为的原因(5-6, 10-13节)。仁与信的教义是属灵的,来自一个属天源头(7节)。这就是祂接受教导的方式;在此期间,一切理性概念和一切记忆知识或事实知识都像一个遮盖物或衣服一样为祂服务(14-16节)。以这种方式教义是完美的(17节)。如果教义来自理性,情况就不同了(18节)。
内 义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