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威登堡神学著作
3833.“到了晚上”表这种状态仍旧模糊的时候。这从“晚上”的含义清楚可知,“晚上”是指一种模糊的状态(参看3056节)。此外,在拥有适当宗教仪式的古人当中,晚上举办筵席,也就是晚餐,无非表示先于结合的引入状态。相对于结合的状态,这种状态是模糊的。事实上,当人正被引入真理,并由此被引入良善时,他学到的一切都是模糊的。但是,一旦良善与他结合,并且他站在良善的立场上看待真理,那么他所学到的一切就会向清楚显明,并且越来越清晰。因为他现在不再怀疑某事是否存在,或它是不是真的,而是知道它的确存在并且千真万确。
一旦人到达这种状态,他便开始知道数不清的事物,因为他现在从他所相信并觉知到的良善与真理出发,如同从一个中心点出发到周围区域;他在何种程度上从这良善与真理出发,就在何种程度上看见周围的事物,且所看的范围越来越广,因为他不断推出并拓宽边界。此后,他又从位于这些边界空间里的每个对象开始,并通过如同新中心的这些对象推出新的周围区域,如此反复。良善所放射的真理之光以这种方式大大增强,变成一片光明,因为他现在沐浴在从主所发出的天堂之光中。但对那些倾向于怀疑并质询某事是否存在、真实的人来说,这些数不清、事实上无限的事物根本就看不见。在他们看来,一切事物,无论总体还是细节,完全是模糊的。他们几乎看不见作为一个整体真实存在的这些事物,仅把它们看作一个他们不确定其存在的整体。如今,人类智慧和聪明便沦落到这种境地。能巧妙推理某事是否存在现已成为智者的标志,而能推理它不存在则成了更有智慧者的标志。
以这个问题为例,即:被这种人称之为神秘意义的圣言内义是否存在。在相信内义存在之前,他们不可能知道存于内义的无数事物中的一个事物。这些事物如此之多,以至于以无限种类充满整个天堂。另举一例:人若推理圣治是否仅仅是普遍的,并没有延伸到具体细节,就不可能知道与天命(Providence)有关的无数奥秘。这些奥秘在数量上和每个人从开始到结束的一生,以及这个世界从创造到结束,甚至直到永远所发生的事一样多。再举一例:人若推理良善能否存在于人里面,因为人的意愿从根上堕落了,就绝无可能知道与重生有关的一切奥秘,甚至不知道一个新的意愿被主植入,并且不知道涉及这种植入的奥秘。这在其它一切事上也一样。由此可知,这种人处在何等的黑暗中,他们甚至看不见、更触及不到智慧的第一道门槛。
8146.“法老就套上他的战车”表一般属于分离之信的虚假教义。这从“战车”的含义清楚可知,“战车”是指教义(参看2760, 5321, 5945节),在此是指属于分离之信的虚假教义,因为战车是法老的,“法老”代表属于分离之信的虚假。事实上,那些赞成与仁分离之信,同时过着邪恶生活的人不可避免地沉浸于虚假(8094节)。
接下来论述的主题是,存在于那些赞成与仁分离之信并过着邪恶生活之人身上、由邪恶所生的一切虚假的聚集。前文描述了存在于这些人身上的信之真理的荒凉,以及他们最终陷入这种状态:他们沉浸于邪恶所生的纯粹虚假,从而迷失在诅咒中。本章现在论述的是他们被扔进地狱,因为随诅咒而来的,是被扔进地狱。至于被扔进地狱的这种状态,情况是这样:当他们即将被扔下去时,属于他们的一切虚假通过打开与他们相通的所有地狱而首先被聚集到一处,然后被注入他们。结果,这些人周围有密集的邪恶所生的虚假,这些虚假在那些从外面观看的人看来,就像诸水(8137, 8138节);事实上,它们是其生命所散发出来的蒸汽。当被这些密集的虚假吞没时,他们就在地狱里。邪恶所生的虚假被聚集到一处,并被注入他们,这样做是为了叫这些人能被诸如已成为其生活的一部分,之后被困在他们里面的那类事物包围。那时其邪恶的种类和它所产生的虚假就会把他们及其地狱与其它地狱区分开。
由于此处论述的主题是属于他们的由邪恶所生的一切虚假的聚集,所以本章才如此频繁地提到法老的战车,他的马匹、马兵、军队和百姓;因为这些表示与这些人同在的虚假的一切能力。如:
法老就套上他的战车,带领百姓与他同去。(14:6)
他带着六百辆特选的战车和埃及所有的战车。(14:7)
埃及人追袭他们,法老一切的战车马匹、马兵与军队。(14:9)
我要在法老和他的全军、战车、马兵上得荣耀。(14:17)
我在法老和他的战车、马兵上得荣耀的时候。(14:18)
埃及人追袭,跟在他们后头,法老一切的马匹、战车和马兵。(14:23)
耶和华使他的轮脱落。(14:25)
叫水回到埃及人并他的战车、马兵身上。(14:26)
水就回流,淹没了战车和马兵,甚至法老全军。(14:28)
这些事物之所以多次重复提及,是因为所论述的主题是邪恶所生的虚假,因为它们被聚集起来,并被注入他们。多次提及的这些事物表示邪恶所生的虚假的一切能力。“法老和埃及人”是指那些沉浸于邪恶所生虚假的人本身;“战车”是指支持虚假的教义事物;“马”是指属于一种败坏理解力的虚假记忆知识;“马兵”是指依赖这些记忆知识的推理;“军队”和“百姓”是指虚假本身。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