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威登堡神学著作
3854.“耶和华见”表主的预见和提供。这从“见”的含义清楚可知,当论及主时,“见”是指预见和提供,如下面关于流便那一节所论述的,他因“看见”而得名。“耶和华”就是主(参看1343, 1736, 1793, 2156, 2329, 2921, 3023, 3035节)。
至于预见和提供,一般来说,预见更多地涉及人,而提供更多地涉及主。主自永恒就预见人类未来是什么样,人类的每个成员又是什么样,并且邪恶不断增长,直到最后人凭自己只会一头扎入地狱。正因如此,主不仅提供了使人能转离地狱、被引向天堂的方法,还通过祂的提供不断转移并引领他。主也预见,任何良善若不扎根于人的自由,就不可能扎根于人,因为凡不扎根于自由的,一有邪恶和试探的迹象,就会被驱散。主预见了这一点,还预见了这一事实:人凭自己或出于他自己的自由会倾向于最深的地狱。因此,主规定,人若不肯在自由中被引向天堂,仍能被折向中间的地狱;不过,他若肯在自由中被引向良善,就能被引向天堂。这一切表明何为预见,何为提供,以及为所预见的事而作出适当规定。
由此可见,若有人以为主没有预见并看到属于人的最小个体事物,或在这些最小个体事物中预见并引领,那他错得就太离谱了。然事实上,主的预见和提供就存在于涉及人的最小个体事物的最细微的细节中,并且这些细节如此微小,以致其百万分之一都不可能以任何思维方式来理解。因为人生命的每一个最微小的瞬间都涉及一系列延到永恒的后果。实际上,每一时刻相对于接下来的时刻而言,就像一个新的开始,因而生命的每一个时刻,无论其认知的生命还是其意愿的生命,都是一个新的开始。由于主自永恒就预见人未来是什么样,永恒又是什么样,故显而易见,祂的提供存在于最小个体事物中,并且如前所述,还管理和转移他,以便他能成为那个样子;这一切通过不断重塑他的自由而实现。不过,蒙主的神圣怜悯,这个主题容后再述。
2904.“撒拉的一生”表示在神性真理方面,教会先前的一切时间和状态,这从此处“一生”的含义和“撒拉”的代表清楚可知。“一生”在此因涉及年龄和构成它的各个时期,即童年,青少年,成年和老年而表示状态,如总体上一切时间段所表示的那样(参看2625, 2788, 2837节);由于接下来的几节论述教会,所以“一生”表示教会的时间和状态。“撒拉”代表神性真理(参看1468, 1901, 2063, 2172, 2173, 2198, 2507节)。由此可知,此处“撒拉的一生”在内义上表示在神性真理方面,教会先前的一切时间和状态。
撒拉作为亚伯拉罕的妻子活着时,代表与其神性良善结合的主的神性真理,这可见于刚才所引用的章节。她因代表主的神性真理,故也表示教会的神性真理,因为教会只有主的真理,没有其它真理。真理若不来自主,就不是真理,这一点也可从圣言和源于圣言的信之教义明显看出来。这一点从约翰福音中的圣言本身明显看出来:
若不是从天上赐给人的,他就不能得什么。(约翰福音3:27)
又:
离了我,你们就不能做什么。(约翰福音15:5)
这一点从信之教义明显看出来,该教义教导说,信的全部,即一切真理都来自主。
圣言中的一切代表和有意义的符号或象征在至高意义上都关注主;圣言的生命本身即源于此。它们因关注主,故也关注主的国度,因为主是其国度中的全部。来自主、在其国度中的神性事物构成祂的国度。因此,一个天使、灵人或世人越从主接受良善和真理,并相信它来自主,就越在主的国度。相反,他越不接受它们,不相信它们来自主,就越不在主的国度。因此,来自主的神性事物构成祂的国度或天堂;这就是主是其国度中的全部的意思。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