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威登堡神学著作

属天的奥秘 #3870

3870.“我被恨”

3870.“我被恨”表若意愿不与它对应的信之状态。这从“被恨”的含义清楚可知,“被恨”是指不被爱,因为这就是若意愿不与它对应的信之状态。就内在意义而言,所论述的主题是人的重生从外在到内在,也就是从信之真理到仁之良善的发展。信之真理是外在的,仁之良善是内在的。为了信之真理可以存活,它必须被引入意愿,以便它能在那里接受生命。因为从知道所发出的真理不是活的,只有从意愿发出的真理才是活的。生命通过主在人里面所造的新意愿而从主流入。首先到来的生命表现为顺从,这是意愿的最初层级。其次到来的是生命表现为对践行真理的情感,这是意愿的发展层级,当在践行真理的过程中感觉到快乐和幸福时,意愿的发展层级就到来了。除非信以这种方式发展,否则,真理不会成为真理,而是成了脱离生活的事,有时变成对虚假的确证,有时变成说服式的信仰,因而成为肮脏的事。因为它与人的邪恶情感或欲望,也就是人自己的意愿和仁爱的反面苟合。这就是当今许多人以之为正信的信仰,他们以为这信凭自身而无需仁爱的行为就能拯救人。
不过,这信,也就是脱离仁爱,因而违背仁爱的信,在下文由与其父亲的妾辟拉同寝的流便来代表(创世记35:22)。对此,雅各,那时名叫以色列,以下面这些话表达自己的憎恶。
流便哪,我的长子,你是我的力量,是我能力的开始。但你滚沸如水,必不能居首位,因为你上了你父亲的床,污秽了它;他上了我的榻。(创世记49:3-4)
这信,也就是脱离仁之信所具有的意愿和情感因是仁爱的反面,故在这一章还以下面这些话通过西缅和利未来描述:
西缅和利未是弟兄,他们的刀剑是残忍的凶器;我的灵魂啊,不要进入他们的隐密处;我的荣耀哪,不要进入他们的集会联络;因为他们趁怒杀人,任意砍断牛筋。他们的忿怒可咒诅,因为非常暴烈;他们的忿恨可咒诅,因为十分残忍; 我要把他们分散在雅各中, 使他们散居在以色列。(创世记49:5-7)
蒙主的神圣怜悯,此处以“西缅和利未”来描述的脱离仁之信将在下文予以说明。

属天的奥秘 #3141

3141.“为什么站

3141.“为什么站在外边”表示有点远。这是显而易见的,无需解释。此处的情况是这样:主的神性理性是从与神性良善结合的神性真理本身出生的。神性理性是以撒,而以撒是此处为神性真理的撒拉给此处为神性良善的亚伯拉罕所生的,如前所示(2010, 2063, 2093, 2172, 2621-2623节)。主的神性理性只以这种方式出生。事实上,它从主自己出生,因为主的本质存在是耶和华,或神性良善本身;而从它发出的主的本质存在也是耶和华的,是神性真理本身。理性中的神性良善,也就是以撒,是这样出生的:这良善不是与真理分离的良善,而是与神性真理在一起的神性良善。然而,合在一起的这两者被称为理性中的良善,或理性心智的良善;来自属世人的真理要与该良善结合,这真理就是“利百加”。主若使祂的人身或人性在良善和真理方面都变成神性,并且以通常的方式如此行(如前所述3138节),就无法以其它任何方式实现。因为这就是掌管一切重生,因而掌管主之荣耀的神性秩序(参看3138e节)。
流入属世人,并光照那里的一切事物的,正是理性中这经由神性真理而来的神性良善。此处描述了这个过程本身,即:神性良善首先稍微远一点流入,这就是此处“有点远”的意思;在主接受教导之前,它不想更直接或更近地流入。因为通常的方式是:教导必须首先到来,然后良善的流注照着教导的程度发生;被引入理性的良善,然后与它结合的真理不断从这个过程中出现,或说从这知识深度中流出。由此可见圣言的内义所包含的奥秘是何性质;这些奥秘的性质是这样:就连它们最宽泛的轮廓,或最笼统的事物,也几乎不被世人理解。然而,对天使来说,它们,连同永远无法用语言来表达的无数细节,都是显而易见的。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