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威登堡神学著作
第32章
最后的审判(续)
4229.我们从第三卷(系指拉丁文的第3卷)开始解释主在马太福音24章关于最后审判的预言。这些解释被放在了那一卷最后几章的开头部分,目前已解释到31节(参看3353-3356, 3486-3489, 3650-3655, 3897-3901, 4056-4060节)。概括地说,主的这些预言的内义从所给出的解释很清楚看出来,即祂预言了教会的逐渐毁灭和最终一个新教会的建立,其次序如下:
⑴教会成员不再知道何为良善与真理,反而开始彼此争论它们。
⑵他们蔑视它们。
⑶他们从心里不承认它们。
⑷他们亵渎它们。
⑸由于信之真理和爱之良善仍存留在某些被称为“选民”的人当中,故经上描述了那时信之真理所具有的状态。
⑹然后描述了仁的状态。
⑺最后论述了一个新教会的开始,由最后所解释的那些话来表示,即:
祂要差遣祂的使者,用号筒的大声,将祂的选民从四风,从天这边到天那边,都招聚了来。(马太福音24:31)
这些话表示一个新教会的开始(参看4060e节)。
内义
1540.如前所述(1020, 1283, 1401, 1403, 1408:1节),圣言的真实历史始于前一章,即第十二章。在此之前,确切地说,在希伯之前,它们都是虚构的历史。此处亚伯兰故事的继续在内义上表示主,尤表在祂的外在人与内在人结合,以至于构成一体之前,也就是在祂的外在人以同样的方式变得属天,成为神性之前,祂最初的生命,以及这生命是什么样。历史事件是代表主的,而这些话本身则表示那些被代表的事物。但由于这是一段历史,所以读者不可避免地将注意力集中在这些事件上;尤其是今天,绝大多数人,事实上几乎所有人根本不相信内义的存在,更不相信内义就存在于每句话中。即便内义被清楚证明至此,恐怕他们仍然不会承认它的存在。还有一个原因是,内义似乎与字义相去甚远,以至于几乎无法识别。然而,仅考虑到以下事实,读者也能看出,这些历史不可能是圣言或圣经,即:当与内义分离时,它们和其它历史一样,毫无神性可言;而正是内义使得圣言成为神性。
内义是圣言本身,这一点从已经揭示的许多事清楚看出来,如:
我从埃及召出我的儿子来。(马太福音2:15)
除此之外还有其它许多经文。主复活后也亲自教导门徒,摩西和众先知指着祂都写了什么(路加福音24:27);由此教导他们,凡圣言中所写的,无不关乎祂、祂的国和教会。这些是圣言的属灵和属天事物;而包含在字义中的事物绝大部分是世俗、肉体和尘世的,永远不可能构成主的圣言。如今的人们都有这样的特点,他们只感知到这类事物,几乎不知道什么叫属灵和属天事物。上古教会和古教会的成员则不然;他们若生活在今天并阅读圣言,根本就不关注字义,而是视字义如无有,只关注内义。如果有人以其它任何方式来感知圣言,他们必大为震惊。因此,古人所有的书都是以这种方式写成的:它们在内义上拥有不同于文字上的意思。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